【海洋观点】建设海洋强国信念来自实践

[复制链接]
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对在场的科研人员讲:“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这番讲话意义深远,中国海洋网编辑部邀请本网特约顾问陆儒德教授一起探讨习近平总书记的建设海洋强国信念。

. P+ e- K  P/ n7 A
主持人: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岛,对科研人员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中国海洋从业人员反响热烈、深受鼓舞。您对这个涵义深长的表述如何理解?
% m/ P/ h, ?. m( }+ n  L) f
陆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是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他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一个坚定的信念,必定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其意义非凡。表达了他深谙中国海洋事业在国家发展、安全方面的特殊重要地位;表达了他对建设海洋强国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表达了他率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
9 N4 A; w* Q# P- Q* b# U4 i& Y3 p
主持人:信念通常指对一种事物一定能够实现的确信与信任。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海洋强国一直有这个信念的底气来自哪里?
! |( V. O* Y+ U; E1 K
陆教授: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他对近代中国遭受来自海洋的灾难有“剜心之痛!”,他要求国人铭记历史教训,要发愤图强,振兴海洋中国。他十分重视实践,这同他在福建、浙江和上海这样的海洋大省强市长达22年的工作实践相关。他长期工作在海洋一线,仰望大海、思考海洋,处理各种海洋问题,沉积了丰富的海洋实践经验,为产生建设海洋强国信念夯实了深厚底气。

" D9 v- j& y0 ]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他在福建的厦门、宁德、福州等海洋一线地区工作了14年,又担任了福建、浙江和上海等海洋强省、大市领导工作8年,这是十分珍贵的工作经历。您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9 Y  m( p0 Z0 n! b( }* d
陆教授:2002年3月29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接受《中国海洋报》专访的报道,是一篇很珍贵的文章,记载着习近平在福建省谋划和实施海洋工作的历程。前瞻海洋大视野,立足海洋新形势,综合发展海洋经济,折射着他对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这同他在浙江、上海工作时的海洋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延续发展。

' _1 c: O! y! s7 ~) a
主持人: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篇报道,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将“建设海洋强国信念”转变为行动,进而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

( m& A2 n  A5 w; P1 E. y
陆教授: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他担任福建省省长时,即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抓手,推进福建省的全面发展。
, A: W6 Q7 Q' a0 I& O, I
首先,他强调:“海,是福建省的‘半壁江山’。福建省地理上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依山面海、山海兼备。”福建省“历史上就有‘开海兴闽’之说,海直接关系到福建省的兴衰和未来发展。”所以,福建省坚持“大念山海经”、“全面开发海上田园”,作出了“再创海的优势,大作海的文章,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构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福建省海洋经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12.2%,海洋经济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 e% Y8 F0 p9 i4 p+ P" @
习近平重视福建的海洋优势、坚持海陆统筹,全面开发海洋,建设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发展领先于沿海各省市。福建省的成功实践,彰显了建设海洋强国思想的基本脉络,呈现了超前的战略思维。

' q  Q/ H! k) U) f' A# T
第二,“以海强国,人海和谐”是习近平海洋强国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专访中指出:“福建省高度重视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把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工程来抓。”“海洋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从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出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平衡。”
; L* a  P- T9 A5 v5 P! |% x
习近平高瞻远瞩,立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在浙江、上海工作时不断发扬,在“十八大”报告中,将“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四项路径之一。
4 s4 R5 h0 q2 y1 m! A/ r
第三,强调综合发展、突出重点。他提出:“重点发展海洋水产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能源、海洋药业和保健业、海洋信息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尽快建立起以资源为基础、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和以现代化港口城市为主干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外向度高、调控有序、生态环境好的海洋经济体系,使海洋经济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和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主要支柱。”

( L6 J" S1 Q# _/ b6 y( s
习近平立足福建,眼望世界,列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大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勾勒了建设海洋大省的建设蓝图。他以前瞻的大视野,实施“开海兴省”、“以港兴城”,在福建省抓福州港、三都澳的港口建设,在浙江省抓建设“舟山-宁波”世界第一大港,在上海抓“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推动中国海洋经济优化布局和掌控全球物流配置起到重要作用。

. j- u. R4 b( N: M
习近平的海洋经济思想,顺应了海洋发展潮流,适应着中国特色的国情,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进行了先行实践、夯牢了坚实基础。

$ n! @+ t; G4 e* X. H" \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思想的引领。”他在建设海洋强国实践中十分注重国民的海洋意识,在专访中他是怎样论述的?
# {6 |" |5 A% G8 u; ~
陆教授: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宏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努力奋斗,方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民众的海洋意识,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意识和激励民众的海洋意识的觉醒,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 B' F) R8 j3 t& O) r' j" Y" s
他在专访中,针对福建省的地缘特征和当时民众海洋的认知度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环境意识,使海洋国土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在思想上实现‘四个转变’:从狭隘的陆域国土空间思想转变为海陆一体的国土空间思想;从单一的海洋产业思想转变为开放的多元的大海洋产业思想;从追求陆地经济效益的大陆经济思想转变为多层次、大空间、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的现代海洋经济思想;从海洋谁占谁开发的旧观念转变为有序开发有偿使用的新观念。”

6 n: P& o! P& G! E3 k
习近平提出的“一个观念、两个意识、四个转变”,不仅是建设福建大省的纲领性文件,也折射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思想。

+ H- T1 n4 E+ \' L; r
“使海洋国土观念深入人心”,从狭隘的陆域国土空间思想转变为海陆一体的国土空间思想。这是国民海洋意识的基础,以彻底改变中国历史上“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树立海、陆整体国土观,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确立了“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道路。
9 S/ n$ e# r9 I( d
“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意识”,强调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价值观,“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海洋产业思想,拓展为多层次、大空间、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的现代海洋经济。“只有全民的海洋意识提高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才具有长久的推动力。”他深刻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4 e/ w0 w8 ^/ q4 k
“进一步提高海洋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领导中国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 X; U% V5 q; F0 ?# n
习近平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要求福建人民“真正在思想上实现‘四个转变’”的大海洋思想”,其基本内涵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系统理论一脉相承、不断丰富。显然,习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时的丰富实践活动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财富,为国家确立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及创建系统的建设海洋强国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3 X: K; w$ |* Q! X
文章来源:海洋网

: S" H$ q1 E+ t8 l7 z0 A6 h
1 m; C& c2 t& R7 m; v$ a%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