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建设类型8 N5 I( r& e. B' q6 `% v
$ o8 n+ T" C* ~3 M" I综观国外现代海洋渔业园区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韩国为代表的海洋牧场园区,以越南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园区,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休闲渔业园区,以日本为代表的科教渔业园区。目前我国现代海洋渔业园区主要涵盖以下七种类型:海洋渔业综合园区、标准池塘养殖园区、工厂化养殖园区、休闲渔业园区、浅海设施养殖园区、海洋牧场园区和渔港经济园区。. l( H/ f2 E. n3 t+ P7 v/ M
二、工业园区模式借鉴* y0 h/ U# V. `; J" e( {7 ~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产业园区具有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基于系统论的原理,现代海洋渔业园区与工业园区有许多共性,但与工业园区相比,现代海洋渔业园区原发性更浓、生态意义更显著,开放性更强。现代海洋渔业园区的经营模式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成熟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运用工业化思维管理渔业,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园区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世界工业园区发展经历了由降低地区基础设施成本、刺激经济发展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过程。从国内范围来看,国内工业园区起步较晚,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发展存在良莠不齐、较大分化的现象。目前,国内大型工业园区经营模式可分为行政协调型、行政管理型、公司管理型、政企合一型和政企分开型五种经营模式,见表1。4 t2 v8 k! T! W" ^
表1 工业园区主要经营模式及特点 2 b. S0 k& l1 f6 h X
7 x7 c3 c1 m9 q7 Y; p- d8 Z三、经营模式构建6 h' V& V, j& H" V! Y
根据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及目前现代海洋渔业园区经营状况,我国现代海洋渔业园区可以采用以下4种经营模式。7 g- V6 q1 u- g# e
其一,龙头企业主导型。这种模式一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龙头企业充当经营主体。园区资金来源主要靠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是园区机制灵活,管理高效,技术研发能力强,市场开拓经验丰富;缺点是土地整合有难度,公益性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活动难以保障,投融资机制较为单一,融资较为困难。
0 w$ q1 `% [, B其二,专业合作社主导型。这种模式一般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合作社充当经营主体。园区资金来源主要靠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是园区用地争端少,利益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缺点是自身实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融资及风险投资机制缺失,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松散,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 x4 F4 Y% [# T其三,科研单位主导型。这种模式一般采用“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形式,科研单位充当经营主体。园区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是普及推广渔业科技教育,公益性较强,属于典型的“样板工程”、“窗口工程”;缺点是土地为划拨性质,不利于园区的融资,经营能力有限,经济效益意识不强。3 ^; N n# k" N; E- C- L6 ]
其四,政企联合主导型。这种模式一般采用“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政府与企业充当经营主体。园区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政策引导资金和社会投资。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是政府与企业合作紧密,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只手的功能,政府财政投入导向功能明显,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生投入资金的放大效应;缺点是容易产生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出现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
4 D, }6 u' e' P8 f/ f J
, D& v; b2 b/ M/ Z+ ~; _文章来源:节选自《我国现代海洋渔业园区经营模式与机制建设研究》,原刊于《中国渔业经济》2020年第2期6 q- E& [9 m$ W3 o, ^9 ^! l
作者:冯多,大连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万里,大连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3 M6 ]; P, X8 y2 ^" d
+ V9 V4 d. ]( T8 l( i$ i5 O7 {1 w( G- ~4 @
% h- D5 F3 z W, s4 i3 c7 B
0 M! N" ?( P$ A, H5 X' T
* [) n4 e* _/ X/ \( g
, H8 K8 r/ n2 B- |; h"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