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详解地震催生大海啸:挤压俯冲移动造动力

[复制链接]
俯冲、挤压、释放,在一系列的地球板块和能量运动后,日本遭遇1900年以来最大的地震,以及由此带来的毁灭式海啸。如此的大地震究竟如何发生?地震为何引发大海啸?
0 _+ S" y1 ~$ D, m  板块 边缘处易发地震
7 Y$ Y$ `% O2 O  谈论日本多地震,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独特位置。
# c1 b* ^. a1 ?% c* _2 z7 R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介绍说,日本诸岛处在太平洋板块的边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初的全球板块划分,就是按照地质和地震带划分的。所以板块边缘的地区,自然就位于地震带上。日本诸岛、菲律宾群岛、阿留申群岛都一样,因为都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和地震带上,也被称为岛弧地震。”5 N6 B" i: [) i7 \9 h0 W
  挤压 俯冲移动造动力
* Z% F- K- y  V1 S. C; I+ \  孙士鋐告诉记者,虽然具体震动的原因还不好判断,但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地震的动力源来说,本次日本地震可以用板块移动来解释。
4 l  Y) y7 ]% U2 \. a! W- R3 H. _  “太平洋板块在日本的东面,它向西移动,而且是俯冲式的移动,挤压到欧亚板块。形成了地震的动力源。”孙士鋐介绍说,目前科学界对于太平洋板块的变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它向两侧扩张,一种是它在收缩。而去年智利8.8级地震,也应该是受到太平洋板块移动的影响。
+ E5 ?* P* B! q  错位 海水涌落形成海啸4 o$ [3 N2 C, ~+ G2 m6 K

; _  @+ ^6 L" V- h9 M  海啸是海底地震最主要的次生灾害之一,孙士鋐介绍说,内陆发生的地震则不会发生海啸。就此次日本地震而言,由于震中是位于130公里外的海底,而不是陆地,因此海啸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要远远比地震本身要大很多。6 o) R! X! G0 G. X# }! i& w
  孙士鋐告诉记者,引起海啸的是地壳的垂直错动。! I! x. r! R) `# G5 k
  “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既有水平的错动,也有垂直的错动。水平的错动是不会引发海啸,垂直的错动才会引发海啸。所以当一次地震以垂直的错动为主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海啸。”( d. d. l/ f, f6 F
2 k6 n! O2 z; ]" }) v6 H! r
  具体地说,就是当海底出现了大范围的上升或下降,大的高度差引起了重力差。“如果海底塌陷,海水就会迅猛的灌进这个‘坑’里,海水形成了落差,出现海啸。同样,如果地震造成了海底的隆起,也会引起高度差,触发海啸。”
: \; e4 d& Q, f4 X! [* K  落差 海啸波超10米- k& t$ G5 E6 \8 h
  孙士鋐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最高超过了10米。海底的垂直错动的幅度比1923年的地震应该更大一些。
5 T+ |. t% v( U: M  ^" l  据他介绍,1923年的8.3级东京大地震,震源位于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漠湾海底。当时此处海底的高度下降了90米到180米,而另一处海底上升230米,海啸波的高度达到了6到7米。; c* ^! v; D2 ?- J/ o
  ■ 影响
/ o3 F! t0 d& U. [4 _: i1 B  地球自转时间少1.6微秒
7 \, W& R2 c/ |# q& f# S' z' k  据新华社电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 z% k' z" `) }: X/ R- j+ \3 _6 `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7 Z9 O' d" {  O  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指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地轴偏移使得每天减少了6.8微秒,2010年智利大地震使得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26微秒。
# H: P# B" o$ i8 Y2 F) W% y' Q% Z  ■ 防灾5 x/ @: J( z$ {/ e) ^) D
  看到海倒退 立即去高处' A9 ^# i3 Q( h' c8 Q! ^
  预测海啸也是一个很难的科学。- b) i) h& x8 K
  孙士鋐告诉记者,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会发布海啸的预警,但有时候发布预警后,最终海啸没有来。1960年智利的8.6级地震,因为此前发布过一些空预警,导致民众对最终预警没有足够重视,造成巨大损失。- F( P+ {) w- F
  一般来说,高度在50公分以下的海啸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 R; }1 P& C" h: _+ n5 N! v
  普通民众如何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 y5 y$ q% |6 Q2 K
  孙士鋐介绍说,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发生。而且海啸波到来之前,海边的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如果在海边发现了海水倒退的情况,千万不要去海边,而是要赶紧往高处跑。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会有大约五到六分钟的时间,这也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 2 k: j, G* K4 ], }% x
  ■ 观世界
1 p& {: b3 |2 N  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
7 B, I0 q# `! {/ ^  近年强震次数增加,活跃期或达数十年
5 s; i3 R( E. j: ~7 z. l* D+ m" f' c  孙士鋐认为,日本发生强震和近年来地球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期有关。8 q9 r" t* g4 w
  能量释放加速# j- W7 U; R* ]8 w; D$ w2 v1 T
  “地球演化进程中,无论是地壳运动还是地震活动,都表现出强弱交替的现象,在这个时期活动强烈,而在另一个时期活动较弱。因此,地震活动是否处于活跃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孙士鋐说。; Z5 S3 O% s& M! }: i
  如何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强震活跃时期?
1 y* w# U& U. W9 [  孙士鋐表示有两点标准:一是强震的活动水平是否明显高于以往百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8.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频度和强度。二是全球地震能量释放是否出现进入明显加速状态。' n  G3 d4 \, s0 W8 l
  7年5次8.5级以上地震
" A. a. A2 _3 A# [1 k8 ?0 i7 g  “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在上世纪的前60年里,地球的强震活动水平比较高,强震也多发。而在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直到2004年印尼大地震,这60年里,全球都没有发生过8.5级以上的地震,可以理解为这60年是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 K  t& S$ K4 v) Z' @# \4 L3 o
  2004年印尼8.7级大地震,2005年又出现了8.5级地震,2007年再次发生8.5级地震,去年智利又发生8.8级强震,到这次日本的强震,7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5次8.5级以上的强震。”孙士鋐认为,目前,全球地震的强度与频度都明显增强,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加速迅猛。这表明,全球地震活动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的活跃期。2 }, R% B( z* M/ F) g
  这个活跃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孙士鋐表示,从历史上看,稳定期和活跃期大都在数十年,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主要地震带上,要关注大地震产生的可能。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