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也是评估水中物种情况,水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那么从事这样的调查活动有哪些科技助力?
" k. N1 K" @3 f( N& fA.目视与自动影像辅助观察,捕捉大中型动物水上出没讯号 。
& Z0 V% y2 x1 v! a0 v# J“目视考察是科学考察中最核心的部分,望远镜观测, 由于每个考察队员的体能、目测范围等存在一定差异,为保持精力充沛, 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位置,换下来的队员要及时休息,补充能量。目视考察的同时,考察船前方的自动影像辅助系统也会采集影像资料,同步记录长江沿岸带 生境、岸线、航运等环境信息。自动影像辅助系统辅以后期人工智能AI识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 队员观察能力差异导致的种群数量估算误差,有助于客观记录和分析水域种群现状。. C J: W F$ Y6 M
B.被动声学监测和环境 DNA 分析技术,寻觅动物水下踪迹
3 U; K1 r# L& n; ?& c水上考察借助目视和自动影像辅助系统开展,水下考察则主要运用了被动声学监测和环境 DNA 分析技术。
?' M6 [4 q2 H4 s4 P6 y0 `1被动声学考察主要是将声呐系统放入水中,声呐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收集信号判断周边水域有没有大型动物,这部分占用内存少,但不能全过程收悉声波;还有一部分是持续收集声波,能够形成一天的 波形记录;两部分结合,可以有效判断动物分布和数量。”0 ]# E! ~$ W1 T& j4 D; q( n: |
2.专业的EDNA采水器采集水样,环境 DNA 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物种监测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对水样的连续采样,获取水样中残留的水生生物种类信息。基于不同水域的江豚分布与相对密度等信息,有助于对分布数量极少江段的分布信息进行补充。8 a9 H. E' O$ k( j2 W
- Z7 L' o! h" w- W. X; U. e, ?' K t( l
; v1 n+ D( e% N, ^0 ?转载自:化工仪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