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F; H+ ~$ P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资料图片 $ B7 ^/ Y' b6 U5 e8 ?% g! Q1 G
: S$ |8 b7 j0 ]2 z6 N5 n3 I8 A- Z
# @- O4 J2 _+ z/ q- T “雪龙”号驾驶室 王建忠 提供
: z% z" D7 W) \" E0 g7 A 科考船8日抵深 4 }) a& b' A, y/ W# d* h2 w0 {5 R' g
将停靠盐田港码头,市民可在9日、10日公众开放日期间登船参观 ' T/ s+ U" Q1 o
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将于11月8日抵达深圳盐田港码头,并在11月11日正式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 ]9 V" z3 h4 J6 [4 a 考察队在深圳停留期间将和广大市民进行交流,向市民介绍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普及极地科普知识。在9、10号两天“雪龙”号公众开放日,市民届时可登船参观“雪龙”船。 + `$ t' J( ?( |
据悉,这是极地科考船首次造访深圳,也是南极科考船首次在母港之外的城市港口出发。在“雪龙”号来深之前,记者电话采访了该船的有关负责人。
# D) V5 o. ~9 |6 T/ v3 l 此番来深的第27次南极考察队由193人组成,其中赴长城站执行考察任务的有38名队员,他们将搭乘飞机,途经智利,到达中国南极长城站。到中山站和内陆昆仑站执行考察任务的考察队员则搭乘“雪龙”号船前往。5 Y$ R: Z1 r, d8 ], i' A. [
第27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兼昆仑站站长夏立民告诉记者,“雪龙”船从深圳出发后,经澳大利亚停靠,到达南极中山站,随即深入南极内陆,进行昆仑站的考察。
* C4 M7 B" B# Q* L 考察队抵离深圳期间,除了开放“雪龙”号,还将开展一系列极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极地科普展览和两场极地科考专家报告会。届时市民可以通过报告会,聆听“极地人”讲述他们精彩的极地故事,感受他们为科学奉献青春的“极地精神”。; i0 b' m# _$ g F. P- v4 }
作为南极科考船首个母港之外起航点的深圳,也为迎接“雪龙”做足了准备。9 W, b! Y, G2 y, r) e
“南极科考队把第27次南极科考‘雪龙’号考察船起航仪式选择在深圳,这是国家海洋局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国家海洋部门把深圳作为国家重要的海洋城市的鼓励。”深圳海洋局局长何永志表示。7 H- B" @) V. A4 ~/ X
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岸线长达257公里,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为主体的海洋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觑。
3 X5 \( w7 r0 P, j “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雪龙’号在深活动的机会”,何永志说,站在国家战略和深圳“海洋强市”之梦的高度,“雪龙”号的到来不仅成就了一次海洋科普高潮,增强市民们对南极洲的认识,了解海洋的战略意义,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深圳在建设亲水滨海城市上的潜力和决心。, G# q# N# \, x, M) H
考察队驻留深圳期间,也将深入了解深圳的城市发展成就,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
* b/ W9 m& @7 I; u “雪龙”有3大看点
# ?7 D( _6 K8 p8 g/ F$ o 看点一:“星级”设施
2 G7 t; b$ z6 _6 b, b “雪龙”船上共有120 个床位,科考队员两人一间,普通船员两人一间。每个房间都配有简洁大方的木制家具,独立卫生间内配置真空马桶,只需一点点水就能被冲洗干净。
1 z: S: p8 z8 B% J& w2 f. ~) _ 走进船舱内,会发现餐厅、会客厅、贵宾接待厅、科考会议室等一应俱全。其中餐厅、科考会议室都能容纳80人左右。
* F. X6 r' O6 Q+ ]; c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身设施也大都能觅到踪影。乒乓球室、篮球场、游泳池、健身房,乃至桑拿浴室。船上配有局域网和卡拉OK设备,考察队员们在途中既能运动、上网,还能举办歌咏比赛和各类讲座。' M1 ], w$ C9 x/ d
值得一提的是,船上还有一间被命名为“奥罗拉”(Aurora,意为“极光”) 的小酒吧。这是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在考察途中设立的,布局简单温馨,高脚椅采购自考察途经的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 " Z+ @4 ?. c4 a! C
看点二:载着邮局去极地/ f7 t! J* c4 ^$ T$ r" i9 v
有趣的是,“雪龙”号还有一个船上邮局。* Z _1 P" t- S. t' ` j; q. I( @
尽管只有一个小小房间,但这里是经邮政总局特批的全国唯一的远洋船邮政支局——“雪龙号邮政支局”,地址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251室”,邮编为200138。
& M4 _% U3 _ q4 j% [0 j 航行期间信件无法寄出,会在下一个停靠的港口打包寄出。至于收信,因为“雪龙”号有详细的行程表,有具体码头停靠时间,邮局的一些海外代理机构,会根据行程表就近把信件送达“雪龙”邮局。
( V. \% s3 U- F4 Z. V, q 当然,在通讯设施一应俱全的科考船上,“邮局”的意义远非信件本身,而是信封上的小小邮戳。每一次出航前,“雪龙”邮局都会重新刻一枚纪念邮戳,因此从这里寄出的信件都显得格外有意义。一些有经验的船员会带着上百个信封上船。
' F) S; W6 E6 t 看点三:极地科考“大观园”
/ [' i& p& h: b9 m7 @% t 考察南极留大胡子有妙用' W( X# ?3 @4 B a8 b
作为国内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可谓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乘坐电梯到达顶楼的驾驶室,这个拥有360度的宽阔视野的区域是船长、大副们工作的地方。在这里,极地考察船独一无二的GPS导航和灵敏的双雷达系统,以及精确的电子海图设备等会呈现眼前。
, ?* e* V9 Q. a" o% E* |. g 首层楼的甲板上分布着各类极地科考实验室,前部实验室主要包括生物室、洁净室、冷藏室,后部则以地质采样实验室为主。船上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表面海水采集分析系统,这在国际上也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使用。
+ t- N# h9 J3 G 改造后的“雪龙”是世界上第一艘配有“宽带全球区域网络”(BGAN)系统的科考船。能实现每秒钟512K比特的上网速率。此外,船上还配有能容纳两架直升机的平台,届时参观者可以零距离参观极地考察专用直升机。+ ]& k: C& D& p+ Q+ v4 u- ^
第27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昆仑站站长夏立民:7 b- h2 {3 G9 m+ L* P4 C8 M5 J
考察南极留大胡子有妙用6 e1 T2 l8 l3 V" O8 D/ @" u9 w
船头钢板厚达1米
$ y' ^, @8 s0 J8 o2 z+ t6 t) M 记者: “雪龙”号有哪些特点? " I: J+ f1 [3 ]6 t @- U _" K
夏立民:虽然它是个破冰船,但很难从外形上看出破冰能力,负责破冰的船头前部用的是特种低温钢,厚度达1米。雪龙号的驾驶室在前面,就是为了便于观察破冰情况,而一般的商船,驾驶室是在后边;再者它是一个科考船,有实验室;另外它还是一个客船,一般的货船有30个船员就不少了,“雪龙”可以装100多人,生活设施也是很完善的;同时它还是一个运输船,下面有很多大舱,装满了运往南极的各种各样的物资。
: C, H# X \& V8 N; ~* N 记者:在“雪龙”上您一共呆了多久?船上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s4 V$ N/ f- q
夏立民:我参加了五次极地考察,在雪龙号上累计呆了10个月。因为船上人多,而且各方面的专家都有,每个队都会办一些讲座,把南极考察的事项在船上进行细化,然后再进行业务上的讨论。文体活动也很多,打打球游游泳,船上的生活还是很充实的。小酒吧是免费开放的,每周大约开一次,大伙会找个理由庆祝,比如过赤道等等。
+ S8 H8 V0 ^& f: v- l5 l 留大胡子有妙用
0 {/ f* Y( q0 d 记者:听说您每次去南极都会留大胡子?# ~3 Q6 d, e& {8 \4 Z% J: k+ l$ z+ c# A
夏立民:对,我天生胡子比较重,留起来能挡紫外线,也能保暖。南极在非常冷的情况下,人需要带面罩,呼气时鼻子常会结一个冰疙瘩,没有胡子这个疙瘩是直接贴在脸上的,需要经常揪面罩,很难受,我就不用。+ z; q8 O Y/ C. M8 c" q1 G7 l
记者:南极考察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5 x' {8 W& H$ C1 K6 u 夏立民:比较难忘的是极夜。在中山站有两个月的极夜,没有太阳,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太阳是哪天下山,哪天露头。在太阳最后一天出现的时候,大家会跑到附近的小山顶上去看,看着它从地平线出来一点点,然后马上又下去了。这是最后一天。大家就知道下面两个月时间没有太阳了。算好太阳出来那天,大家也会跑去看,挺有意思的。
" \' ]* }( O* ?1 y3 a 考察归来半年身体才能恢复% f5 r- s+ P1 s) y$ U
记者:极昼极夜会不会扰乱生物钟?
5 V# A6 ]" P: s: E( R 夏立民:极昼期间,大家都会累得要命,因为需要利用南极短暂的夏季进行站区的工程建设和野外科学考察,所以不存在生物钟的问题,倒下就睡。极夜期间,大家就是按照表的时间来作息,但是也很混乱,失眠是非常普遍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回来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 D- L+ Q6 u' G! \* B( | 记者:这次的路线和考察任务是什么?
" c# e+ m2 |$ t/ j' l 夏立民:我们从深圳出发,经过澳大利亚到中山站。到中山站开展各种各样的科学考察和站区建设,我带着16个人、5辆车、20个雪橇去跑昆仑站,那里距离中山站1300公里,是南极的内陆冰盖。; M( A- ?4 v' D1 g& U# o
记者:您也是昆仑站的站长,这一次去昆仑站的任务是什么?
; v5 k0 D, p$ ^ 夏立民:昆仑站从建成到现在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这段时间要把昆仑站的设施逐步进行完善,这次带过去的物资存量共有240多吨。在沿途和昆仑站上我们都要进行冰雪、地质、天文、气象等等各种科学考察。) U* |8 Y2 |8 ~+ p
第26次南极科考“雪龙”号船长王建忠:% s4 \2 a) I$ h& s" R
船上环保设施很有看头' Q* O0 f0 l! l: t
记者:作为老船长,您觉得“雪龙”号在哪些方面值得一看?
2 u4 j' g8 w. y! X( ^# h I9 o 王建忠:南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作为一条穿梭于南北极的船,我们对环保的要求很高,相应的生活设施很值得一看。
) k# G% H7 ]2 U8 x. Z1 |/ F4 C 记者:在“雪龙”赴极地考察的过程中,船长的状态是怎样的? a" x* R8 P* e; B
王建忠:因为航区和任务的特殊性,对船长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是驾驶,还要兼顾船上科考队员和船员的管理,以及南极物资的协调工作,跟别的船相比,这方面要求比较高,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比别的船高。当这个船的船长,压力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