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32℃不等于北极变热,但北极熊确实处境艰难

[复制链接]
 欧洲被热浪侵袭,北极熊登上令人心碎的热门。“32℃的北极圈,无家可归的北极熊面临灭顶之灾”持续刷屏,极地变暖被视为元凶。但同时,另一篇提出“北极熊的数量稳中有升,2018年夏天并不难熬”的文章声称北极圈很大、北极熊很好。
' n' }' `5 a2 y4 t: _  北极究竟热不热?北极熊生存状况如何?带着一串问号,记者采访了曾先后16次前往北极科考的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 h# c6 U4 X3 {( c' K: M/ {& m3 D, j
  未必异常,是否变暖要“秋后算账”
; ^0 g4 l( R% C. g" x  N; X" p  “热”是近期北半球的关键词。“北极圈气温高达32℃”的新闻主角是挪威北部一个叫Banak的气象站,此地往年20多℃的气温在今夏突破30℃。8 H- @7 H- ?4 J; `  o' H, \
  但赵进平强调:“北极圈内陆地气温偏高不等于北极变热。”据他介绍,最近北极异常温暖现象主要发生在周边陆地,目前没有证据证明2018年夏天北极冰区气温变高。“最近20年,北冰洋夏季冰雪覆盖区的表面温度保持在-4℃到0℃之间,被称为‘无核夏天’。冰层起着平衡气温的作用,海冰没有异常减少,冰区气温一般不会突然升高。”
  g5 @% z/ Z% [5 D/ O& Q  全球变暖以来,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2.5倍,被称作“北极放大”现象。有人将近期北极地区高温归因于北极放大,赵进平表示:“科学研究表明,北极放大现象主要发生在秋冬春三季,夏季北冰洋的海冰覆盖区没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0 ^: e% a) i% P8 K: X* k
  除了陆地气温升高,赵进平说,无冰区域气温也可能明显上升。由于海冰覆盖范围越来越小,如果陆地和无冰海域的气温高于往年,北极整体气温就会升高。要等到夏天过去,评估所有数据,回顾夏季气温升高的范围、区域、时间,才能明确今夏增暖的整体情况。( l, Y3 g1 A$ q) ^  B
  缺少食物,北极熊生存状况堪忧
5 m* E9 ~7 B4 ?+ V  近日流传的影像中,北极熊瘦骨嶙峋,在浮冰上艰难行走。几幅照片由德国摄影师拍于2015年8月,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浮冰加速融化,北极熊因找不到食物被活活饿死。北极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是易危物种,相关报道认为易危不是濒危,北极熊还不如美洲豹受保护程度高。
1 \$ f' E7 t6 B1 s% Q  对此赵进平表示,全球变暖让北极有了更高的生产力,确有北极熊种群数量增加的时期,“但它们现在的生存状况极其糟糕。过去海豹集中生活在海冰边缘几十公里宽的融化带,以海豹为食的北极熊也生活在这里,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但随着多年冰融化的加剧,海豹可以到处觅食、足迹分散,北极熊捕食困难重重。
# P2 t" ^1 o2 k; N  据报道,过去一只北极熊跟踪并捕捉一只海豹只需几天,现在为了一只海豹,北极熊平均要花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e) k+ U3 h4 W7 Y8 R! m
  据统计,北冰洋海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体积不足原来的四分之一,2012年创下海冰覆盖范围的极小值。没有食物,北极熊无法积累足够的脂肪度夏,近年来高分辨率卫星经常在北冰洋上发现它们的尸体,这在过去是罕见的。“北极熊数量增多的报道大多是依据居民区附近见到的北极熊数目统计得来的,但更多的北极熊到居民区觅食恰恰说明它们因生存困难而冒险。真实的种群数量需要更多的观测和研究。”赵进平说。' z% ^- O! h( e+ p2 j+ A
  变暖难逆,人类要为减排行动起来2 J7 f# t# O- E1 ?# F; i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的大气科学家张向东教授表示,他们计算了全球的平均气温,发现全球变暖的速度维持在每10年增加0.112℃。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树木等,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上升,动物不敌自然风险,无辜受难。" k& [3 t6 i9 g2 {7 H
  现在,这把火烧到了极地。赵进平表示,上世纪末讨论全球变暖时,北极没有显性表现,人们认为全球变暖集中在中低纬度。但全球变暖到一定程度后,北极的开关启动了,冰面变少变薄,增温越发明显。“毫无疑问,北极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结果,从中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显现。”
' L  E  \2 V) V* d  v- e0 L  北极变暖后,中低纬度地区受其影响会变暖还是变冷,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如果北极变暖让中低纬度温度升高,就是正反馈。如果北极融化的冰能让中低纬度变冷,则是负反馈,也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7 D  B: F4 r" S0 U  “不过科学家目前尚未发现可能导致负反馈的因素,而正反馈因素是明显存在的,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变暖会继续下去。”赵进平表示,“但是,地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无法用简单的理论解释。气候变化经常向人们未能预期的方向发展,地球科学只能尽力了解和预测,引导人们适应气候变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减排,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促进气候向良性方向发展。”
0 j+ n! y8 m; l9 X2 J/ S8 d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7 s) M5 }2 m. C' [$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5yrov48733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