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刊收到专家投稿,呼吁应科学认识水产养殖业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水产养殖业污染排放总量仅占整个农业源水污染排放量的6.35%及全国水污染排放量的0.03%,用水产养殖业水污染排放数据与工业污染源中排放极少的水污染排放数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会给公众带来水产养殖比工业污染还严重的错觉,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正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水产养殖业也不例外。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不仅不会造成水域环境污染,还可起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作用。
" P& t9 g- N& |' ?2 u文章全文如下。3 L0 J, p. b. p2 m' y, s$ k9 e6 @
, S* u- ]: q. B3 U! s% ~& m" h& u" r
: y p9 D+ D5 @% ?" z* Y O科学认识水产养殖业与水环境污染* {; B9 Y8 f |! M: a% f
# n9 \8 e; C/ [2 |. k1 `4 V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下,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约5224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9.7%。目前,我国14亿人口平均每天要吃掉近14万吨养殖水产品,水产养殖对保障城乡居民获得优质动物蛋白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水产养殖污染问题也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前不久,在某部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接近于整个工业源排放量及水产养殖业的总磷排放量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源的2倍”说法,该新闻陆续被各类新闻媒体和微信、抖音等平台转发。由于各部门、各专家的工作和研究视角不尽相同,说的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如不加以科学解释和说明,可能会造成社会对水产养殖业污染的误解。
: p7 D$ d- ]! o# v- t+ C$ ~: V6 R0 G8 K- m, M; @( w
' n$ z& {+ w. G4 ~% z$ d; _一、水产养殖业污染仅占水污染0.03%
3 v \2 e9 G+ Q [4 E- \2017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也是农业源专题的组成部分。2020年6月10日,有关部门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基本摸清了我国水产养殖业产排污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及主要养殖模式、养殖品种的污染贡献水平。该公报显示,水产养殖业的污染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66.60万吨、氨氮2.23万吨、总氮9.91万吨和总磷1.61万吨,其中氮和磷是可转化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数据显示,水产养殖业整个行业的污染排放总量仅占整个农业源水污染排放量的6.35%及全国水污染排放量的0.03%,污染微乎其微。
1 t$ v4 L! c; X; D/ S$ U2 i+ F$ g6 m3 S) f: h
/ H+ ]8 i6 V3 `' x; U8 a& }+ C7 x
二、水产养殖业污染不应与工业污染“攀比”) B, f& |: A" J" A/ f/ \
水产养殖源污染与工业源污染不同,水产养殖污染源主要为水污染排放,工业源污染除水污染排放外,还有大气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和伴生放射性矿污染物排放。数据显示,工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水污染排放量的0.04%,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56%。可见,水污染物排放只是工业源污染极小部分,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和伴生放射性矿污染物排放才是工业污染的重点。因此,用水产养殖业水污染排放数据,与工业污染源中排放极少的水污染排放数据进行对比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可能无意间放大了水产养殖业污染程度,造成公众认为水产养殖比工业污染还严重的错觉,甚至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8 o$ t8 q' C0 A. k7 p7 M1 l2 H$ A$ |( \
只有个别高密度、投饵型养殖且不对尾水进行处理的粗放方式,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不会造成污染。相反,不投饵的近海贝类藻类养殖、大水面放养、稻渔综合种养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反而对水生态环境有净化修复的积极作用。
" x3 ?6 Z* w* Q- E& M/ x) t! |4 j
( ?" ]0 z3 b; d: ~" `$ J
* H. ^7 a# [, J' _1 h三、水产养殖减排汇碳在行动
! b( Y! r7 y4 K( D7 W按照单位养殖产量的排污强度来计算,2017年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3.6千克/吨,氨氮0.45千克/吨,总氮2.02千克/吨,总磷0.33千克/吨。与10年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相比,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分别降低了20.0%、23.8%、30.7%(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未调查氨氮排放情况)。明显看出,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十年间产量大幅增加,但单位产量排污强度明显下降。* x# u- t2 B) n+ z: k v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正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水产养殖业也不例外。“渔业碳汇”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收获、沉积等方式形成碳汇的过程和机制,水产养殖是其中的重要类型。据估算,2018年我国通过海淡水养殖合计从水体移除350万吨碳,相当于义务造林150万公顷!而且藻类养殖、贝类增殖还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氮和磷。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不仅不会造成水域环境污染,还会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双碳”战略!1 O! K7 `1 f" A* m* P L( C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 W* h1 f6 o) z- a9 N, k) \$ n0 | n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