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深海稀客”

[复制链接]
    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正在西太平洋对此前人类从未探索过的卡罗琳海山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号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下潜6次,获取了丰富的生物样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见的深海生物。下面,就带读者认识一下这些“深海稀客”。# J3 G* q" y: Q8 r& r" l* v

7 x7 D/ N% U$ I$ {& m,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V7 b. y( U9 u# H& }! V
  “深海小飞象”
7 D! N+ p% O6 Q4 _! O

: k2 \  Q: q9 Q% A9 G! ^  憨态可掬的“深海小飞象”是“发现”号在卡罗琳海山北侧、水深1200米左右的地方采集到的。它的两个鳍如大象的两只耳朵在水中摇曳,非常有趣。“深海小飞象”是一种人们了解不多的特殊章鱼——烟灰蛸属章鱼,它们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寒带海域的大陆架,生活水深在100米~7000米之间。
2 S! \9 a+ j5 D( [
( _/ N3 B  J0 t: O$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W& ?6 ^; g+ v+ b4 ?* J$ C  以海葵为家的寄居蟹
  Y3 G$ [" V6 P; h- y4 B7 [$ C
+ i" x2 M! F6 G3 F' [6 L/ p& A
  “发现”号与寄居蟹邂逅时,它正躲在一个形似手套的海葵里。据科考队员介绍,寄居蟹先寄生在贝壳里,后来海葵附着在贝壳上,随着贝壳逐渐被腐蚀,寄居蟹就势“乔迁”到海葵中,看上去像是寄居蟹“打洞”钻进了海葵的身体里。7 C; u, Y/ e) P: d5 Q. K
# n/ ?7 T6 l- ]! X# `( e: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q8 A% g" L
  “断腕”自保的海蛇尾
  n0 h+ @5 x4 K* V% R3 K7 U
# E5 ]( H5 S# }% N3 z7 A
  “发现”号采集到的海蛇尾有5个“尾巴”,这些尾巴其实是海蛇尾的腕。它在受到攻击或感到有危险时,会将部分腕甚至整个腕断掉,以吸引天敌的注意力,乘机逃脱。不过,海蛇尾失去的腕可以再生。3 U* S- F3 h' L3 B/ }6 J

% }. E9 ]) M$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 }+ H$ K+ p% V0 x
  美丽的柱星螅
9 b$ L# {: g0 k) Y/ @

: p- ^! w* j1 O  |% L0 e% M" y  这应该是至今为止“发现”号采集到最美的深海生物。柱星螅是水螅虫类的珊瑚,在世界各大洋均有分布。它虽然不是珠宝级的珊瑚,却为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栖息地。柱星螅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颜值较高。
% S0 J1 L  v2 v2 e7 t; \' ~  q, b- {) K* r2 ^0 |+ z+ Q1 n( r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孟5172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