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套!这个浮标式海洋地震观测站在江门海域成功布放 - 海洋地震监测站

[复制链接]
; _) E4 l- s# W3 y+ v8 R' M

近日,广东省巨灾防范工程—海洋地震观测系统单项工程在粤西海域圆满完成了浮标式海洋地震观测站的布设,这是广东省内建立的第一套用于地震数据观测的浮标台。

+ W$ W+ ^) w7 y0 K$ d* J6 }0 c7 y

广东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浮标地震观测站的成功布设,标志着广东省地震观测站网进一步向海域拓展延伸,将有效提升粤西海域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为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0 J9 W7 @ v# [# K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牵头该浮标施工。在浮标下水启动仪式上,调查中心主任王伟平分享了在浮标设计、建造和系统联调过程中的挑战和成就,“该浮标式海洋地震观测站采用了先进的三浮筒锚系+动静态缆分离隔振技术,有效解决了水下传输链路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连续性等技术难题。”

1 V; u5 l$ x+ _4 a2 t/ y

王伟平表示,为了保障水下地震观测设备的可靠运行,在设计建造之前,调查中心专门组织技术团队开展了系统模拟仿真研究,从模型建立、网格划分、流固耦合模拟到结果分析与优化,全面评估和优化不同锚泊系统在不同海况下的性能表现。

0 c0 U! H4 F$ e6 P0 A0 |/ t) A

受多个台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目标作业海域海况持续恶劣,调查中心密切关注海况动向,敏锐地抓住两天作业窗口期出海施工。为了保障水下动态缆和地震设备的安全,本航次采用双船同时拖拽的方法,最大程度将浮标三锚系统呈120度展开。作业期间海上风浪高达2米,给人员登标连接光电复合缆带来极大的难度和风险。首次登标穿缆因风浪较大而被迫放弃。

; t, B8 _8 U) D8 s

人员回船后,调查中心副主任冯砚青带领浮标作业团队,认真分析现场情况并及时调整穿缆方案,采用“船尾靠标+A架吊传+登标拖拽”的方式,在恶劣海况下完成了光电复合缆登标连接和水下地震监测设备的精准布放,确保了观测系统的稳定运行。经测试,浮标系统运行稳定,数据质量符合预期。

6 b' n. M5 ~* S

南方+记者 陈薇 黄叙浩

g( ]* Z% l7 X- l" q

通讯员 林冠英 李响 李曼

% l* ^/ z( H, u; v* e- e3 b

供图 黄虓寰

" S& [3 h8 d5 s

【作者】 陈薇;黄叙浩

# S" I( i1 w7 R$ u9 C! h! v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R. b3 c5 X2 O4 G: k , w q& X" L. l4 Y1 j- I& ?' `% C& j2 |7 ?$ o( V * p* g2 _: D, L7 r . q$ n- F3 m/ X" T' A4 E" v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孙一震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