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R! Y8 @/ C0 {
+ ~. \& m! |/ v+ r; E 眼下正是去海滨游玩度假的季节,近期国内外出现多起离岸流引起的溺亡事故。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7月15日召开发布会,提醒公众警惕海滩游泳“头号杀手”——离岸流。# x9 _) q- |1 p4 m0 S
3 K4 S, M: B) h& b+ @' {, S
$ ?" q- D3 `8 _! Z$ g
- y* F% j1 ]8 Z2 r 离岸流,学名裂流(Rip Current),是在海面波浪的辐射应力及压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浪带回流入海的条带状表面流。流速大多在0.3-1米/秒,最快可达3米/秒,其长度可在30-100米甚至更长,流向几乎与岸线垂直。% _) y3 V- ~0 h. }( o/ D) C# R
据统计80%-90%的海滩救援与离岸流有关,每年国内外有成百上千人死于离岸流溺水。6 G# g) z3 B7 f
6 W$ F' B$ Y' m, n4 s$ \
2 `0 o6 H* e5 e 不论天气状况和海滩类型如何,离岸流都有可能突然出现。离岸流通常不声不响,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由于离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狭窄,不只是一般的戏水者,甚至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被其拉向外海。& a y r/ ?* v" H5 s) K
如何判断有没有离岸流?7 n3 G- ]8 m& h# {; r) l/ l
8 N/ G, R' Q u" {- a 2 y; z- P5 C: K r3 z
海洋减灾中心助理研究员张尧介绍,裂流通常从岸边高地更容易判断,主要是平行于岸线的条状白色浪花带间断的平静水域。如果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定要当心。此外,落潮时更容易产生离岸流;向海突出的岸线或结构物如海堤、礁石附近是离岸流高发区域。5 i1 ^( h- H% b9 m
万一陷入离岸流,如何自救?
4 }; n7 ^3 @* r( d# _- ]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裂流只会把人带离海岸,不会把人卷到海底。吸足气,人体就会漂浮了。
: T5 P0 a& k0 l9 } 遇到裂流强劲时不要与之对抗或逆流游回岸边,应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 c' C0 p% ?2 A. W7 @5 Z7 X2 z 没有得到救援时,要“随波逐流”,然后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裂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