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S2 I4 S( h3 {7 Y N4 A7 x) ^ ▲维修A架滑轮
2 h. M5 {/ D# |- J" E& B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海洋地质九号”船从西太平洋返抵深圳码头,圆满完成大洋科学综合考察任务。这是“海洋地质九号”入列以来,首次利用光缆进行6000米级光学深拖调查,完成了新船、新设备、新团队的深度磨合。  搭建可视实验室助力深海探测
) u4 m0 w8 G' ?' A% h6 H8 g 为确保任务的顺利实施,备航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 w) |/ `6 E7 z& w$ ~
在“海洋地质九号”船完成上一航段任务靠港后,科考团队即登船进行航前准备。由于本次任务为可视化操作,需要将绞车、光学信号、声学信号、GPS信号同时接入。科考团队在短时间内,迅速搭建起临时可视实验室,并在此期间完成了光纤熔合、网络搭建、光缆穿缆等工作,在码头对光学拖体进行了海试以及全流程演练。
* A$ ~' |% g8 Z: I" b4 ` h8 x 海洋探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种设备联动,同时更需要科考队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随船执行本次任务的首席科学家孙建伟,虽然只有34岁,却是一位“多面手”,有多年大洋调查经验,不仅是海洋地质方面的专家,还对电子、机械等多方面有所涉猎。“这次任务对我和整个科考团队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在海上有可能发生很多未知的情况。”孙建伟说。  A架滑轮抱死高空作业维修
# ^6 W) p" G. }) \# f “海洋地质九号”船的光缆系统是一套全新设备,尚未经历过深海的洗礼。
9 u& c9 t+ J2 t7 V, ? 为确保光学深拖稳定运行,航次开启后,科考团队在大洋海域进行了海试。可就在光缆才放出100米后,意外出现了——A架滑轮抱死。这在深拖作业中十分危险。要释放的光缆长度达6000米,与拖体的总重量超过7吨。如此重的重量压在抱死的滑轮上,必将导致断缆。孙建伟和船长柏伟决定立即停止海试,给光缆打油,回收设备。
: h) z8 H. ] W6 V: ]4 @1 e 设备回收后,两个选择摆在大家面前:要么取消本次任务,要么维修滑轮。 ) W- L% b" a; ?1 G% K
船在风浪中止不住地摇摆。抱死的滑轮处在A架距离甲板超5米的高处,这使得滑轮维修面临极为复杂的境况。但没有人愿意半途而废。船长柏伟顶住压力建议,待风平浪静时,登高进行滑轮维修。
+ |) h2 Z- O3 Y9 Z1 L9 B0 s 风浪渐渐平息。科考团队制定了维修方案,由船上吊机配合,维修人员登上A架维修台,把滑轮卸载到甲板上,在甲板上进行滑轮维修。有了精细准备,拆卸、维修、安装一气呵成,滑轮故障排除。  抢修绞车排缆器避免深海拖体撞山
" B5 C( Z$ p! ~ w6 \- H# z8 Z 绞车是深海探测中的核心装备,不论何种深水设备入水,都需要绞车为缆绳提供动力。每次作业时,科考队员们最担心的就是绞车出现问题。 # q7 w, d9 V% w8 K7 N
本次任务中,原本光学拖体作业进展得很顺利,但在测线完成后下线回收时,值班人员却发现绞车排缆器卡死。如果光缆不能有序排列,强大的张力将会造成光缆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缆。 + c, ]2 U3 ]0 @4 A
孙建伟立即叫停绞车操作,随即通知船长、轮机等一同对绞车排缆器进行会诊。经过一系列调试,团队明确了定位维修位置,准备现场维修。 7 a# u+ u% w6 c, Z7 r- t, T! |. [ ]9 ^
但此时,调查船仍拖着着6000米设备低速航行。据地形资料显示,测线前方有一大型海山,设备如果不及时回收,近2000米的落差无疑将使船只面临着撞山的危险。 ' ?* _7 s7 }: r, m2 r
时间不等人。团队随即作出决定,采用人工排缆的方式,迅速回收设备,再进行绞车维修。绞车操作手在绞车机舱冒着高温,经过两小时人工排缆,安全回收了设备,随后立即进行了绞车故障维修,为此后的作业排除了隐患。
0 t2 Y2 @2 X% t$ X1 f% N) w 尽管数次面对危险,但“海洋地质九号”团队都化危为安,获取了长达数千分钟的高清海底影像资料。这些珍贵资料揭示了调查区域的不同构造、地貌单元背景下的地质状态以及生物特征,为矿产资源评估和定量评价提供了可视化数据。
) d K: A; V s4 F, e3 a! d+ i( f+ T 通过这次实战,“海洋地质九号”船这艘年轻的“战舰”在成为深海调查国家重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 N! x ?1 U, z1 Q. i! \: x( W5 F; L1 @
(消息来源: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i' V Q6 v) k+ u+ X0 n2 m) X2 h8 Z# ~
' c# l8 k0 @! a* X% e6 _" Q
2 i: p5 U8 b, B% W2 m8 `( O2 [ A6 E+ W$ b/ E! r7 r8 f7 D* i
8 k4 N0 `& u" e)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