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吃小龙虾吗?在中国,小龙虾称得上是美食界的“明星大咖”。十三香、麻辣、蒜蓉、清蒸、油焖,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吃货”的心。《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 `7 H; U1 }" K
9 ]& u; M& _& s8 r1 O5 S h5 i$ l" T1 `8 m6 \
1 |( s$ q! J% _ H& t
0 x* B* k7 h: S. R/ k
3 ^8 M6 a& p5 ~6 _4 P3 M5 _: T' e" _
# L7 h; g0 M3 o: z: _! m- K D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小龙虾有着两副面孔,除了是餐桌上的美食,它更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外来入侵物种,鱼类、水生植物等都深受其害。而且,小龙虾打洞,给水库、湖泊、堤坝等也带来不小的风险。所以在2010年,小龙虾便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 Y0 @* J/ D4 j9 K
5 ]; k$ c) A! q/ [5 C' b$ ^) _, Z. ]- A2 z; P1 P. D# r+ t
外来入侵物种是一个很专业的名词。如何引起公众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关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赵彩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对比:“生境破坏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就像车祸中的死亡,容易看见和评估;而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就像疾病导致的死亡,是缓慢且难以预料的。”
) @/ B9 K% d& T G% h1 ?. |1 y+ P8 ~ v5 }# `* J9 _5 ~
O# R9 ^7 K$ j. O
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千亿美元
% n1 c5 l- s+ x6 y8 l2 U1 o7 L3 \' r. N, @
* | ^! Q2 D7 G" x2 }1 }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S' N. M* ~* r- c+ k& O) \# W
在昆明滇池泛滥成灾的水葫芦,一度被当地人视为“魔鬼”。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增加1倍,而且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
% G9 {0 w+ f8 x: \. O水葫芦曾经是滇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罪魁祸首之一。20世纪70年代为治理滇池富营养化引种水葫芦,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已经成为滇池优势群落。随着水葫芦的泛滥,滇池的水生植物种类由100种降低到46种,2000年下降到10种,高原湖泊特有种海菜花在滇池多年未见。水葫芦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待其死亡后沉入水底,还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4 Q$ G! N$ m" ?5 I; h) C
8 q% G3 m3 J3 B' s, `3 r) }/ n F: t# n* J% d: h' h) ~
0 j7 F9 v5 E% H- C# P/ s' q2 i9 w8 d2 u
! S, q; `7 h4 d& K0 ^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需要5~10亿元。4 @: x* d G. {$ S' A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蔓延超过6万亩,挤占了当地物种生态空间,滩涂底栖动物密度降低60%,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大幅度减少,严重威胁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
" O* ?4 u6 T) j/ S; e- v“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最早是我国主动引进的,为了防风固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所长李俊生告诉记者,现在从北部湾到天津,互花米草都有分布。其根系发达,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株甚至上百株,可长至50厘米至100厘米,不利于鸟类生存和迁徙。而且,互花米草威胁滨海湿地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破坏红树林气生根,形成对红树林的绞杀之势。
! R" m9 K: [0 p这还只是互花米草入侵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还不包括对沿海渔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仅是互花米草的防治,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Z! R6 l% Y/ y) |2 ^" e t6 ^
外来入侵物种还会对农业、林业等造成危害。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松材线虫为例,其原产北美洲,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等进行传播。. m7 y4 o& g. ?, R9 i
松材线虫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包括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松材线虫几乎毁灭了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目前已经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 w3 _/ B) O, t, M: {7 e, U
有专家测算过,包括松材线虫在内的1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农业、林业等造成近6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尚且不论这一数据的精确性,但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是实打实的。
$ W( x8 G9 ^1 X- x9 U% m* q5 I) A“此外,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进行杂交,对本地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赵彩云告诉记者。% C& M3 e* |! O/ l7 j) x
面对外来入侵物种,人类也无法躲避。比如,人被红火蚁螯针刺后,会有灼伤般疼痛感,皮肤会出现水泡、脓包,敏感体质人群会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甚至休克、死亡。% x+ W O& F+ @2 ~
外来入侵物种更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研究测算,1965年至2017年,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47亿美元。”赵彩云告诉记者。4 v$ [9 i) a$ d r* R# `1 a* X
$ G" g! V) Y/ Y M. p1 z' T' H3 r- G6 R- X; Z8 _3 I- H$ h' ]. ~" s$ U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
. ]2 o- C" N: o( {; m! D" O外来入侵物种2 {" S P0 Z3 n1 A) |: M
5 Z( t$ s& i; y9 a* B" A; J
2 o1 j- u1 n2 |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岛、海湾、河口等多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各类人工生态系统,拥有高等植物34450种、脊椎动物4357种,已查明大型真菌9302种。同时,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南北跨越5个气候带,也为世界各地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6 l) A7 G$ O2 L: m但是,随着国家、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从脊椎与无脊椎动物、陆生与水生植物、海洋与淡水生物到动植物细菌、真菌等,各种类型的入侵生物均有发生。
9 V! g0 a' z% U/ t: j' ?+ X" `; Q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经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显示,219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 P) u# p& l) o+ G2 U# d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室主任马方舟告诉记者,在这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植物有368种,占到一半多;其次是动物,有221种,占到1/3;最后是微生物,有78种,其中菌物27种、原核生物16种、原生生物16种、病毒19种。, [/ e' l1 i9 j" G+ Y7 c' o* ]# S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从境外传入,并建立自然种群,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危害的非本地物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 X* r5 e1 X) V
赵彩云告诉记者,外来入侵物种与外来物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入侵物种需要具备3个特征:一是本地没有,经自然途径扩散以及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二是在野外存活并繁殖形成自然种群;三是对经济、环境、人类等造成危害。6 C% p, W; n9 L( [
事实上,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外来入侵物种就生存在你我身边,比如巴西龟。巴西龟又叫红耳龟,易于养殖,生长速度极快,不仅挤占本土龟类的生境和繁衍空间,还会影响本地龟类的遗传多样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W) Y/ x+ x) Z3 ~- l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已经发现50余种。除了巴西龟,我们常见的还有红火蚁、红脂大小蠹、福寿螺、美国白蛾、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豚草、互花米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大藻等外来入侵动植物。
7 [2 q$ T a; Q, T9 t; {3 P那么,是不是所有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赵彩云解释说,“危害”是区别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的主要特征。如果外来物种没有造成危害,就不能称为外来入侵物种。% m7 k3 E3 G: I+ m
“我们有很多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诸如玉米、马铃薯、菠菜、西瓜、无花果等,它们都是外来物种,但并不会造成危害。”赵彩云告诉记者,要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外来物种,不能“一棍子”打死。5 P. ~5 { m+ P; X
8 x/ @: c$ p# \' a& n
4 O1 P" T: ?# W$ \) K- H- B
跨境电商成为外来物种
9 z# M2 P& h; e1 R a- g/ Q入侵的新“通道”
% `+ v3 n2 G y$ u7 r3 Z3 ?
1 R, P$ M! t/ T8 A# Z, O9 H: P$ }' @! f- \& Z8 ^+ H! f$ ^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主要有3种,分别为自然入侵、有意引进和无意引进。$ r# H+ a5 N- z& w$ w, F
——自然入侵,是指通过气流、风、水流或昆虫、鸟类传带,使植物种子、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赵彩云告诉记者:“紫茎泽兰就是从缅甸扩散到中国,属于自然入侵。”7 F! z; B+ |6 h& N
以紫茎泽兰为例,其属于多年生草本,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此外,紫茎泽兰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在其发生区常形成优势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紫茎泽兰因此也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O I$ x3 ` V* g2 y8 ^; [
——有意引进,主要是指人们出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环境改善、观赏、科研等目的有意引进某些物种。比如,作为蔬菜引进的尾穗苋,作为观赏物种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洋金花,作为养殖品种引入的福寿螺、牛蛙,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水花生、水葫芦等等。 ^; J O1 |/ W* _
以水花生为例,其原产地为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市附近的岛屿出现,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 Y* {+ w" V, m! Y——无意引进,主要通过交通工具带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带入,动植物引种带入,国际游客及其行李带入,国际航运的压舱水携带等。
4 M$ S: ?9 e2 s) ]' e$ g赵彩云以豚草为例向记者介绍,它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粮食货物运输无意引进,引进后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其花粉还是主要的过敏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9 y1 _) n) S2 Q& j1 N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通过这一途径进入我国,其中不乏可能形成入侵的生物,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进入我国的新“通道”。
5 k Y& F) d0 w2 Z z今年7月,一票来自欧洲的申报品名为“塑料恐龙组装玩具”的快件,引起深圳邮局海关关员的注意。经开箱查验,深圳邮局海关关员发现了一批夹藏在包裹中的试管,每只试管内分别装有1只活体蚂蚁,共165只。
/ G/ f, F0 m4 S8 n% h& G8 G2 T* V) m7 s1 B
, z# P) [9 F; @! s3 H# \2 \ {3 Y9 b6 A2 Q, K9 w/ B7 p
+ d6 Y, V" J$ ~; W- r5 {7 }
6 _. O2 R/ m+ C# z$ F
据深圳晚报报道,这批活体蚂蚁为须蚁属红胡须蚁,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一旦传入,将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4 u) [# C; Z+ d, s/ E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2020年全国海关从来自102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境植物产品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共6.95万次,同比增长15%,并从进境旅客携带物、寄递物中截获外来物种1258种4270批。今年1月至8月,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288种4.16万次。
8 ]; E0 h) J) ~+ l$ X5 B Y9 q- b0 M. T/ G: E* R: i
/ p% L" q1 V1 q; T/ j建立预防为主、重点控制
% Y8 K& c9 H3 E' j$ }9 X2 y的防控体系/ f+ s: h4 n* R7 i- ^" K4 N
: F3 B b0 C. r+ ~+ Z# X/ e; E' l
H! _5 { |* ]5 e近年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防控压力仍然较大。
$ Y* F" Z: N& b4 C赵彩云向记者介绍,近十年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是20世纪90年代的30倍之多,现在每年面临五到六种新的外来入侵物种。5 Q9 G3 M: ~7 F+ P. H
“外来入侵物种被认为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大原因,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李俊生告诉记者,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了,势必会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方面面。
1 g- g# K# o; x7 |6 P. n) L目前,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措施,主要分为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在预防方面,既要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应急与监测能力,还要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守好国门安全。在控制方面,主要是采取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生物防控和综合防控等4种方法。
7 e( t% A. r9 {) `( w在赵彩云看来,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思路,应该是预防大于控制,因为控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要加大预防力度,既要预防新的外来物种入侵,也要预防已有外来入侵物种的进一步扩散,要集中力量对重点物种开展控制,构建预防为主、重点控制的防控体系。1 q0 H2 D+ X1 j9 g4 [$ H1 x
事实上,从中央到各部委再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 \, q5 w) v9 F+ A6 K
在中央层面,“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今年4月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明确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该法适用范围,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及生态修复等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闭幕的几天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6 }3 ~9 s8 D$ M, ?6 u: i
在部委层面,早在2010年,原环境保护部就印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将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安全管理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
' V7 \- J% p1 w今年1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并从十个方面详细规划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的未来。6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落实了普查工作的具体部署。1 g7 P* V0 ]0 S5 p- L* Y
此外,今年4月,海关总署启动打击非法引进外来物种和种子苗木“国门绿盾2021”行动,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把关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种业健康发展。+ I7 m/ o6 N3 f2 D0 y. n; C( E) N6 M
在地方层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宁夏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打算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依法严格外来物种引入审批。
8 f( X, x' u* f" @; D% f通过地方立法,浙江省杭州市明确禁止向钱塘江投放外来物种,青海省玉树市明确要求不可向公共水域放流、放生外来水生物种、人工杂交或有转基因成分的水生物种。
v) a0 e" h4 D5 H' d5 D: A8 K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不仅需要强而有力的管控措施,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 j; S* W" K8 P4 B5 p2 O+ Y“外来入侵物种势必会造成全球物种同质化问题,我们不仅要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还要开展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赵彩云告诉记者,公众的猎奇心态也是导致外来入侵物种进入我国的原因之一,所以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很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重要意义。
1 y, }6 E$ g2 K% [7 ~ k1 R
4 V$ b: c: j; K9 c6 M6 R! u*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y1 z3 D*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