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快讯 | 7.11-7.17 -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规范最新版本

[复制链接]
! t# `6 ]+ T, K' V

$ X) A8 q9 R) r) j

2020年第27期

w v5 A/ ?5 m }

2020.7.11-7.17

( D6 a3 U5 d' D4 v

助您快速了解海洋热点资讯!

海洋热词5 k( W8 g4 A# H0 O. B

5 j A6 a5 |0 D- N

数据来源于海洋类新闻网站中

& K- M9 f$ r- n* W$ ~# u

近一周的词汇热度统计

快讯速览 s: e% l. G' r6 k+ k# m8 b

【地方海洋】

8 D# N k" I/ W

◆广东投入近20亿元保障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5 x9 ? l$ Q" ^2 @) W5 i

◆福建海洋预警报服务精细化海洋预报产品可定制

/ P; H x9 C8 a& l ]1 ?

◆浙江将建1800公里生态海洋带打造濒海休闲空间

9 r+ X) {3 ?! {: C6 j4 W- U/ R

◆广东首艘160吨级高速海洋指挥船中国渔政44616船入列

1 X8 U$ J3 J `1 C- {2 l: Q% c

◆上海近海海域开展常态化、多要素海洋水文水环境综合调查

f6 h d) S5 L2 c* f3 D

【海洋科技】

8 l4 T9 C, a& z5 d& r9 C

◆中国海洋贝类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9 G" G) S6 c- @/ O( u7 r/ G

◆“蛟龙号”技术应用于水库深水监测

% [: ]: |( j" x+ [

◆远望6号船首赴三大洋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 B& w- A, F& |! W. q" J

◆“向阳红03”船首次在南海获得深海水虱样品

! B6 n- F# A& U: V# [2 L

◆“雪龙2”船启航执行我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

$ G9 ~) h& H2 L# i

◆卫星定标“伙伴计划”公布首批名单

+ u/ h; k# j$ u

◆第二代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完成3500米级阶段性海试

. \7 E: S# U2 r- c+ I

◆大型智能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投入运营

5 g9 p7 x' G# e( Q& V

◆大连首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信息监测管理平台交付使用

: A: m5 N1 Q; H* c0 ]

◆中华白海豚大数据展示平台正式启用

& a( E3 m0 D% h. {, T+ W* @1 T, i

【海洋研究】

' I' B. O/ K% L, p# o: ~

◆生物修复油气田废弃物取得新进展

: u/ s4 Q4 A# @3 T% m6 `( P

◆Nature Plants刊发中国海大团队蓝藻光合膜天然结构研究重要进展、

6 T( z7 T2 V1 m% @- b0 i2 P/ E+ s

◆研究表明90%以上塑料垃圾留存在浅海区域

; I7 P# d- Y; \ \ Z4 \6 S

◆《北冰洋国际等深线图4.0版》发布

: u) U% h4 \- ~/ Q {( y/ J6 h# V3 h

【国际海洋动态】

! g4 W# |- B5 H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光滑手鱼”是第一种完全灭绝的现代海洋鱼类

9 Y3 J2 {7 Q; w: x* R8 k

◆加拿大、智利加入全球海洋联盟

' Z, U0 W* S* @# v/ x* M' Y6 s+ c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新技术规范填补海洋能标准空白

地方海洋 9 p g- |5 M$ _/ y ]

广东投入近20亿元保障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近三年,广东省聚焦海洋管理重点难点,从海岸线生态修复、重点岸线海洋环境监测、“蓝色海湾”综合整治、美丽海湾建设等入手,投入19.55亿元用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据统计,2019年~2021年,广东省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每年安排5000万元,推动省、市、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每年安排3.5亿元,支持广州、汕头、江门等沿海地市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洋综合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配合争取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58368万元,支持汕头市、汕尾市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福建海洋预警报服务精细化海洋预报产品可定制近期,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对福建省海洋预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功能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强数据接口安全认证,并增加提供海流数值预报产品调用接口。据了解,海流数值预报产品调用接口可以为海上人员落水、海上溢油等事件提供高效数据预报服务,便于与相关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深度整合与快速调用。目前该接口已在省渔船动态监管系统的落水人员与船只漂移的应急管理决策功能中得到应用。(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浙江将建1800公里生态海洋带打造濒海休闲空间7月17日,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介绍了生态海岸带的基本构想及推进过程以及《浙江省生态海洋带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据了解,浙江省将建设约1800公里的生态海岸带,为浙江人民打造一个可徒步、可骑行、可驾车、可露营、可探险的濒海全新休闲空间。为此,浙江省计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绿色通道联网工程、文化资源挖潜工程、生态海塘提升工程、乐活海岸打造工程、美丽经济育强工程等六项建设工程。(来源:中国网)5 M! z \; P% ^: @( I( y5 d

广东首艘160吨级高速海洋指挥船

$ ^6 a H% ?2 E( t

中国渔政44616船入列

7月16日,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在粤中维权执法基地码头举行省内首艘160吨级高速海洋指挥船——中国渔政44616船入列仪式。中国渔政44616船具有高效的海洋综合执法指挥、监督检查和海上紧急事件应对等诸多功能。该船的入列将有力提升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能力。(来源:中国新闻网)% ]3 \! n# F! ?% I+ H7 T

上海近海海域开展常态化、多要素

h: q0 i* U7 L' N v, j

海洋水文水环境综合调查

为掌握上海海域及邻近海区的海洋水文环境状况及相应变化规律,形成海洋调查数据集,上海目前已连续3年开展覆盖上海市全海域范围的常态化、多要素、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水文水环境综合调查。调查共布设12个固定观测点、52个大面走航观测点、2条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潮流通量数据采集断面。此项调查规模大,每次需出动测船20艘,测员50余人,现场可采集到约6000点泥沙样本、7000点盐度样本和1300点海水水质样品。(来源:新华网)中国海洋贝类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7月16日,“三千玲珑——中国海洋贝类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集中展示了3000余件珍贵的贝类标本及贝文化相关文物,带人们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本次展览是山东博物馆2020年首个原创自然类展览,也是该馆有史以来展出标本数量最多的自然类展览,旨在与广大观众一起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演进交融。(来源:中国新闻网)海洋科技 9 Z( |# H: b& N5 `/ D% O7 \2 z

“蛟龙号”技术应用于水库深水监测

近日,“禹龙号”大坝深水检测载人潜水器在浙江汤浦水库和新安江水库顺利完成水库示范性应用试验工作。“禹龙号”载人潜水器继承了“蛟龙号”的优秀性能,是海洋装备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禹龙号”载人潜水器长4.6米、宽2.6米、高2.3米、总重6.6吨,是一型可搭载两位成员的小型载人潜水器,具有90度开角的大直径球冠型观察窗,极大地提高了观察视野及检测效率,具有专用的附着物清理及示踪等作业工具,同时可模块化搭载三维成像、三维激光、水下切割装置等作业工具,非常适合进行高坝大库的检测与修补等工作。水库试验共完成11次下潜检测任务。试验结果证明潜水器功能可靠、性能优良,达到了预期目标。“禹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成功,将为提高我国高坝大库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技术水平奠定坚实装备基础。(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A4 W; t# `: u! a

远望6号船首赴三大洋

( [$ T1 w) r7 i1 [/ S: k' c

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7月13日,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船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首次单航程奔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指定海域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远望6号船单向航程将超1万海里,海上作业将达100天。今年以来,远望6号船相继完成船舶大修改造、海上综合校飞、设备精度鉴定以及2次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受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高密度任务的双重影响,近七成船员已经在船连续工作超过160天。(来源:新华社)' p9 P$ C/ G% y. m! F' @! d0 `0 ^

“向阳红03”船首次在南海获得深海水虱样品

近日,正在我国南海进行科考和设备海试应用任务的“向阳红03”船,成功在水深1500米的神狐海域陆坡深海区获取了两只巨型深海水虱样品,个体长度超过10cm。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陆坡区通过原位诱捕的方式捕获到深海水虱样品。下一步,科研人员将会对该样品深入开展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以确定其具体种类,研究其演化过程和生态地位。(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6 C9 D/ ?2 }! @

# r7 g P, N, |4 {

“雪龙2”船启航执行

/ m0 v# h4 Q/ L1 Z1 ]

我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

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是“雪龙2”船继顺利完成南极首航后,首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本次科考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北极综合环境调查和北极业务化观监测体系构建等内容,在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中心区等北极公海海域,以走航观测、断面综合调查及冰站考察等方式,重点开展北冰洋中心区综合调查、北冰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调查、北冰洋海洋酸化监测与化学环境调查、新型污染物监测和北冰洋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等调查任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北极气候变化情况的认知水平,掌握北极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与大气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资料,为北极海冰快速变化背景下的前沿科学研究、北极环境气候综合评价与北冰洋中心区环境综合评估等夯实基础。(来源:自然资源部) 1 R9 v% z2 v7 w" z" V7 u

卫星定标“伙伴计划”公布首批名单

近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公布首批卫星定标“伙伴计划”名单,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22个科研团队成为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首批成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等13个科研团队成为雷达高度计定标场首批成员。“伙伴计划”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计划,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实施过程中将增加伙伴成员,积极推动服务器共享。(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7 N8 E2 \8 G3 S- U- R

第二代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

5 r+ S+ |2 I" j( u9 ~

完成3500米级阶段性海试

6月30日-7月12日,由上海海洋大学-西湖大学深渊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搭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在我国南海顺利完成了3500米级阶段性海试。在本次海试中,共完成9次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3577米,验证了潜水器运动航行与深海探测的基本功能,实现了深海近底巡航、布放标志物以及定点沉积物取样等作业功能。(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 w ?" ~# O' o9 y

; |: y+ T0 @2 W( l6 O' c

大型智能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 o/ V% B8 D) s. d

“耕海1号”投入运营

近日,由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智能化多功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在烟台正式开业迎客,首批200余名游客登上平台。“耕海1号”是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犹如一朵海上花绽放在烟台美丽的“四十里湾”海域,采取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台,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来源:齐鲁晚报)4 N: L( A/ Q$ |& H$ D

; I/ {' s; Z9 h! K

大连首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5 W; a. O" u' f; l+ u9 h

信息监测管理平台交付使用

大连海洋大学设计研发的大连市首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多功能信息监测管理平台”正式交付大连财神岛集团有限公司使用,并前往位于长海县广鹿岛西部的财神岛周边海域安装,为财神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安全管护和休闲渔业助力。该平台尺寸为16m×16m,采用钢结构、热镀锌工艺、玻璃钢浮体,平台中间搭载养殖网箱,尺寸为4m×4m,可对牧场区海洋生物进行暂养。平台搭载多种先进海洋监测设备,可实现气象、水文、水质、海洋牧场资源量等海洋数据的实时监测。平台搭载雷达和视频监控系统,对海洋牧场示范区进行实时看护,除此之外,平台还可作为休闲渔业和渔业生产的海上驿站。平台采用太阳能供电,可满足日常生产和管理需求,真正做到“绿色、安全、环保、无污染”。(来源:天健网)* y/ u( d9 w% D5 _/ x% }

中华白海豚大数据展示平台正式启用

7月15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大数据展示平台正式启用。通过该平台,可实现白海豚搁浅信息一键举报、白海豚信息可视化管理、历年白海豚数据成果整合、白海豚相关数据智能化分析等多项功能。(来源:中国新闻网)海洋研究; b5 `/ o& ?# J( R- c

生物修复油气田废弃物取得新进展

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与药物研究所副教授章春芳课题组关于油田压裂返排液的生物修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环境领域著名期刊《化学工程期刊》上发表。压裂返排液是油气田采用压裂技术开采后的一种常见废弃物。采用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压裂返排液,能耗大、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较低。而生物修复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降解彻底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完善了传统物化方法的不足。该研究证明,向压裂返排液中接种土著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是一种有潜力的原位修复策略,为油气田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7 q" Q6 T. c5 _, {) `$ g7 O

Nature Plants刊发中国海大团队

1 _, F b8 d; Y5 i( J% Z) ?

蓝藻光合膜天然结构研究重要进展

7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张玉忠教授团队与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相关专家团队等合作,在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光合装置的天然结构状态、相互作用及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论文。对近生理状态下的蓝细菌类囊体膜结构的认知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蓝细菌、真核藻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光合装置的生理功能及环境适应的理解,而且为利用合成生物学制造高效的人工光合膜和光能生物转化系统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 U; H* l1 ]4 U8 u% o" M1 m7 Y

研究表明90%以上塑料垃圾

# K+ r+ w+ R- g4 Y9 o4 n+ `

留存在浅海区域

澳大利亚国家级科研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最新刊登在《环境研究快报》上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塑料垃圾存留在了离岸8公里内的浅海区域。该组织首席科学家丹妮丝·哈迪斯蒂指出,过去人们认为澳大利亚沿岸的垃圾大多来自亚洲国家,而事实上垃圾的源头是自己。今年年底前,澳大利亚政府准备将塑料垃圾整治纳入国家计划。(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3 S4 a& \3 s0 [8 I/ o( \2 S

《北冰洋国际等深线图4.0版》发布

自1997年以来,北冰洋国际等深线图(IBCAO)一直是北冰洋水深数据的权威来源。近日,《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布了最新的IBCAO4.0版本,其分辨率是3.0版本的2倍多。4.0版本增加了格陵兰岛地形/水深测量网格,囊括了格陵兰冰面、冰下及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为一系列海底特征和自然过程提供新见解。(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国际海洋动态 / A& x# r2 c4 P8 T2 K. d0 N! b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

5 F7 T9 [ d- A& [8 u% V# {

“光滑手鱼”是第一种完全灭绝的

6 n: ` f# i8 b J& O

现代海洋鱼类

近日宣布,一种眼睛鼓鼓的、靠鳍行走的不寻常鱼类已经灭绝。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光滑手鱼”被认为是有记录以来第一种完全灭绝的现代海洋鱼类。它是1802年由法国自然学家Péron从澳大利亚科学记录的第一批鱼种之一。光滑手鱼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水域,是底栖动物,利用其高度进化的鳍在海床上行走。Péron在200年前收集了唯一的手鱼标本。由于在大范围的海洋调查中没有发现其他手鱼的例子,这种鱼被宣布灭绝。(来源:cnBeta) ( U) j# r6 l2 [6 y! u$ K# L

加拿大、智利加入全球海洋联盟

近日,加拿大海洋与渔业部部长宣布,加拿大已加入全球海洋联盟。智利环境部部长日前也宣布加入该联盟。该联盟目标为:到2030年至少保护世界上30%的海洋。目前,智利国内海洋保护区比例已达42%,通过实施海洋保护区管理计划,智利正朝着海洋可持续管理不断前进。海洋保护和公共事务专家马克斯·贝洛表示,分享保护海洋的经验可让智利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m0 t. K! a% H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新技术规范

( Z1 R3 F8 [7 @+ f4 g" L9 c; x- v

填补海洋能标准空白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发布新的技术规范,用于测量潮汐能、波浪能、电流能转换器等船用能源转换器的机械负载。新技术规范填补了海洋能标准的空白,对海洋能源开发和项目融资尤为重要,投资者需据此确定海洋能源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否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输出。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海洋能源部门正在制订实施方案,为测试实验室提供应用指南。(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t3 N( O$ ]+ m. Z1 b, K Y

海洋快讯 | 7.4-7.10

! |) y2 j F' C8 j5 d

海洋快讯 | 6.27-7.3

- L1 M2 [! |( }& S; n

海洋快讯 | 6.20-6.26

, _6 n: X' X* z

海洋快讯 | 6.13-6.19

k! M. K, |# d' \$ z

海洋快讯 | 6.6-6.12

" ?5 f* A% |/ g' E

海洋快讯 | 5.30-6.5

0 A3 {8 N( ?+ t: M9 L$ n! g( G

海洋快讯 | 5.23-5.29

. q/ O5 _$ d' ]+ F5 w" B

海洋快讯 | 5.16-5.22

) }# t( a( Y, \ c5 S

海洋快讯 | 5.9-5.15

6 J' N$ |; X' X8 ]8 t+ G$ `1 z& c

海洋快讯 | 5.2-5.8

8 F3 y, O, E0 }, p8 [% @

/ A9 D; k, j( _

编辑:史卓然、陈嘉楠

1 t k( w. F, K% N# @, K

1 N1 C/ z; J) j# q! l,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心网站手机版. R4 C/ A4 x* i1 Z) p$ ^& E3 Y B # j a1 T. t5 p1 n# i+ d8 P2 { 4 G+ R1 H5 M7 B$ m: Q& v: r* _' o' e3 o( y. q. z4 C , A* Y; s1 _7 U9 l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袁爱忠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