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 O$ p: U" V* M# b( s6 v 新华社记者高敬
4 ^2 T% a7 r! m% L9 c. q' L 生态环境部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9 Y8 A( `( C: i 加强入海氮磷污染治理
7 q$ n2 t% i! v, s8 K; m(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绍,目前近岸海域仍存在劣四类水质分布,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5 d5 v% \( G& r; C/ {8 A& y 近岸海域海水中氮磷主要来自河流输入、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海水养殖活动和海洋大气沉降等。 0 o# Q0 V& t* `$ N- }/ Q$ g0 e
王菊英表示,要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深入加强入海氮磷污染治理。强化沿海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湿地净化和生态扩容工程、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以进一步削减入海河流总氮总磷等的排海量。通过多种举措,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6 _- u* z1 G: [8 w 扎实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5 y$ Y% q6 @7 c
2022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一批8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当天发布会上,今年第二批1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也正式发布。 ( p# W0 J1 I' E, d/ K0 V+ }1 A" c; e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介绍,近年来,沿海地方扎实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
5 C& V( p5 b n: f3 N 她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深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统筹实施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亲海环境整治等举措,加强一线指导帮扶,着力加强“一湾一策”精准治理。
9 z. w9 }$ q7 Q4 l9 u- } 加强红树林保护工作 + G4 {# A9 b/ y. K* j* O! I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胡松琴介绍,近年来,我国红树林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根据2022年调查数据,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u. l. O/ f& n- | 她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与有关部门共同加强红树林保护工作,指导沿海地方落实好62个海湾内涉及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相关重点任务措施。
, d) h1 Z) ^7 ?* W 同时,加强红树林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和人类活动遥感监管,开展红树林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科学评估红树林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成效。
8 u9 c! Y2 Q1 k/ l w. D 此外,强化红树林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在现有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和保护区监测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监测范围,常态化开展全国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健康状况评价,并将红树林纳入下一步要进行的海湾生态环境精细化调查范围。
3 O1 T$ w1 D9 q+ G# q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突出4个“更加注重”
* f1 F* r- t. ~4 o$ C+ H' k3 |" X 今年,生态环境部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王菊英介绍,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内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状况的全面摸底。 1 x, h2 {: X' \- S0 C5 X `
我国在1976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她表示,与此前相比,此次调查突出4个“更加注重”:调查范围更加注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直接和集中的近岸海域和283个海湾;调查手段更加注重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高新技术;调查指标更加注重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统筹;调查内容更加注重海岸线环境压力和生态状况调查等。 1 M1 T, f# Q. q3 `& [* g+ |; u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于2023年开展,计划于2025年完成全部调查和评估工作。(高敬) $ p# o% F* O9 Z0 e
6 J3 C3 c* ]! _8 k3 }. c8 g
( z, D a( i) |; w; N# U
- c* W/ y$ S( ?5 o; F% K2 A0 W" X u5 a5 ?. P5 W. u- n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