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1 D5 i7 w5 y. V2 D' {6 ?9 A
V. x* n) X. _0 ~4 v
: B( V& X& z4 a, T: P7 a# r. P( E 0 M, E; [2 @$ ~' W, d4 S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出航 校方供图(下同) ! B6 _. \! T$ n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世界海洋日即将到来。5日,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再次出航。本航次任务为2024年度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
9 s% K4 L2 {2 I, n6 K- E! v! ~ 此次科考团队由21名师生共同组成,分为渔业资源组、渔业声学组、浮游生物组和水文环境组,航次计划调查70余天。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叶旭昌担任本次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博士生陈子越担任海上临时党支部书记,船长刘志良为总指挥,统一指挥本次公海科学调查任务。 ( `7 n+ r% O0 t$ B! i
昨天上午,“淞航”号缓缓离开芦潮港码头。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罗轶,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卫东等前往芦潮港码头为出航的科考人员送行。
( ^* P2 J. T2 b& p; D8 N# O$ D 罗轶表示,上海海洋大学开展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已经是第4个年头,调查将继续为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的话语权、积累我国远洋渔业资源专业调查船的运行和保障经验,提升我国大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能力和水平。
- F$ ?' x# } M8 `$ @/ M7 w4 c “本科考航次将会执行多项大洋生态资源调查任务,获取第一手科学调查样本和数据。”叶旭昌透露,“同时,该航次的科考数据和成果将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大洋生态研究领域和渔业谈判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推动研究和保护海洋生态的研究进展。”
' Q! \: u$ I7 b2 F/ J) D
! I# ~% v1 Y5 b9 _! Y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邀请中学生走进鱿鱼解剖室,探索海洋生物 $ M" [5 y! D/ [, a
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普及海洋知识,这两个月来,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中学东校、上海临港建平中学等开展“大手牵小手 再续海洋缘”等系列活动。中学生们带着对海洋知识的渴求,被邀请到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馆、远洋渔业科技馆、校史馆等,了解远洋渔业的发展史各种渔船、捕鱼方式等。在鱿鱼解剖室,初中生化身为小小“科学家”,仔细研究鱿鱼的生理结构,对海洋生物展开探索。此外,他们还参观了“淞航”号上的水文生化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室等,感受海洋的奥秘。 1 n# W0 X7 l* U E6 u
后续,上海海洋大学还将“走出去”,在临港的中小学开展极地科普宣讲、举办极地展览等,传递海洋精神。
& w8 x( f% e: ?9 ^% v6 N# A
7 b; t2 ~- R3 A' Q
7 M/ [/ N M+ f, q: W5 @+ b. m6 \8 J- @3 Y
: ]( w$ k+ ?8 m; \3 Q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