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南澳Ⅰ号”上万古瓷器即将出水

[复制链接]
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一个项目的“南澳Ⅰ号”,即将于3天后正式展开水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昨天,曾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工程船舶———广州打捞局“南天顺”号已经启程,考古人员已经奔赴南澳岛,等“南天顺”3天后到达南澳海域,正式的考古发掘就将展开。( G( A/ l* p2 m) ~8 _
“现在据保守估计,可能有上万件瓷器将出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单是这上万件瓷器出水后的保护经费,就可能耗费上千万元。2 S7 J$ l3 l. P5 j: k9 h
考古难度大于“南海Ⅰ号”1 `! V7 B7 H7 k  ^* o
只打捞文物不打捞古船: `+ x0 P; d! N* ?3 Y. p
○考古           ! y* s4 c. J1 |
自2007年发现“南澳Ⅰ号”并向外界公布后,围绕这艘明代沉船如何打捞、价值几许的说法众说纷纭,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等人。2 k3 `3 f0 |( @- E7 x& u
去年9月,“南澳Ⅰ号”曾在汕头举行了隆重的考古发掘启动仪式,但随后考古工作被迫中断了接近半年,于近日重新开启。昨天,崔勇解释说:“中断主要是因为天气影响,9月底,南澳岛附近一直遭受季风、台风的双重影响。”崔勇说,当时打捞作业船原本预计3天内到场,结果在海上走了半个多月,为了节省经费,文物局果断中断了当时的打捞。, h) |' w5 J" a$ m2 }% r
4月、5月将是海上作业的黄金季节,对于在海底展开水下考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崔勇说,按国家文物局批准,“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将持续3个月。“我们采用了不同于‘南海Ⅰ号’的发掘方式,直接在海底的考古现场,对古船进行清理发掘。”
# Q* S  N+ O0 r+ y$ c0 Q崔勇称,“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的难度要大于“南海Ⅰ号”。因为“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上岸进入“水晶宫”后,水下考古发掘的环境“人工可控”,相当于在室内游泳池里进行考古发掘。但“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发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水下考古工作者要在海底探方内,清理文物并完成测绘记录,难度比较大。
  C, z2 V" f2 i  G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透露,目前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南澳Ⅰ号”发掘方案,仅限于发掘船上的文物,不包括打捞整个木质船体,这也意味着,这艘明代古船暂时不会出水。5 Y3 y% f3 I) v+ |( D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介绍说,由于“南澳Ⅰ号”科研学术价值不菲,发掘工作将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南澳还有望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为契机,建设国家水下考古基地。
9 X) t/ M4 G& f4 w$ f古瓷出水保护经费超千万
. x9 P. d6 H( O. }: _% ^日后保护和科研难度会非常大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