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9 i1 _1 {2 R2 q: Z% S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 U/ @' K+ [0 J. z+ E9 t+ e
本报讯通讯员李根张妍董昊杨文杰报道近日,由天津市气象局与天津大学联合建成的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落地渤海埕北 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为有人值守的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该站的建成弥补了渤海海洋蓝碳气象观测的空白,对全面掌握海洋碳汇功能在气候变化应对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l: T3 l; K5 y* D2 r$ J 该站位于渤海西部,自6月18日起,持续开展渤海海洋生态系统温度、湿度、辐射、三维超声风速、水汽通量等要素的高频观测和实时传输。天津市气象局将依托该站的监测数据,深化对渤海湾海洋生态健康、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海洋碳汇变化机制及气候变化影响等核心生态问题的专项研究。截至目前,天津气象部门已初步建成海洋、近海滩涂、湿地、农田、城市、绿地、森林全覆盖的天空地一体化高密度大城市生态气象观测矩阵。
/ J* C+ ^) E- t8 f" o- U; I# d7 F 近年来,市气象局不断深化与天津大学的合作。2023年11月,双方共同推动市气候中心与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针对北部森林生态系统与中部农田、城市、绿地、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南部近海生态系统的“天津近地表气象与通量高密度观测网络”。未来,双方还将构建集联合观测、信息共享、合作研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示范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生态气象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气象服务助力“双碳”技术发展、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的交叉科学技术研究。 , D/ y0 a s8 G2 ?
2 ]/ p' i* K8 [9 s8 e/ ]
0 y- r! E' ~+ z2 z ^+ a. L6 z; a$ x8 R
4 T1 D7 h+ X# ~( Z2 V& A+ c
( V. C) ]( x% j/ U; S) x9 i: w! N$ I0 c! v
. x* |8 ] C# Y+ Z( c8 a' z, \7 C2 z( k
: J1 Y5 s3 d) ~4 J, i+ o3 A2 ?- B2 _0 ~: {9 Q7 R+ q9 a5 K,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