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3 E* E" t1 K+ @8 z+ ]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 8 \ a) e( m ?: S ]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5 M. z* K) g( r 课标解读: 1 j5 M( y$ N" }4 v/ Z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 ) N, E8 N& i( I, u7 S
五——(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 K4 `* j, F1 w1 J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 d( ^: J/ b& C# f5 M5 k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 _8 R! F* s/ G; T0 T2 a
活动与探究建议
; a, t7 X! k5 s7 q6 g H2 N ⑧讨论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 , B) V. Q' U) @$ {
课标分析: - w6 s) z) e2 u" D8 t3 K' A
本节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下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利用”中的内容。海洋化学资源是继空气、化石燃料后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观和化学价值观、分类观以及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 f" e& O( K& n1 X, P4 o* S; s
教材分析: # c, K" D# r0 ^. i% y
通过“认识资源,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等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观和化学价值观等观念,通过分类学习进一步发展分类观,以“认识海洋资源”为背景,通过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启发理性思维,提高学生观察及信息处理能力的教学能力。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背景,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制镁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体会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转化,借从海水中获取物质,形成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以“保护海洋资源”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社会观。 - v5 S+ Y, @. N7 o( ?" C; \
学习目标:
+ v. W8 @5 p4 h2 j3 x& ` 1.通过观察图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海水中的化学资源。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和交流能说出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矿物,认识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7 y, m! y7 x( i% [) P# }4 v9 L 2.①通过回忆、探究和交流,了解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原理,通过观看录像了解膜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②通过绘制流程图和书写方程式了解海水制镁的流程和原理。提高运用流程图的能力。③通过海水淡化和海水提镁的学习,初步认识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感受化学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作用。发展化学的价值观 3 i$ S* w& n6 b( ?0 F) ?! ]& ~& i. X
3..通过观看图片、交流能说出海洋污染的原因、列举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通过辩论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发展化学的社会观。 3 `2 E. a3 a( U$ r" l+ Y5 D
教学重点:
7 N- P! b+ Q) R. ?2 z1 J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9 n: u+ r! r1 O+ b0 Y9 L
2.培养学生形成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9 \8 p0 L/ {- N, o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e) Q4 y& I/ i% \% s5 p A
教学难点:
r* q6 J5 q7 Y P0 O3 I 培养学生形成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 H: m9 ~# I2 a; v7 _) p0 A 学情分析: : s. Z! w* ~3 w& r/ E
海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很小就知道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但是对于海洋中的其它资源学生就比较陌生。初三学习了空气、燃烧与燃料,学生对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保护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本节课化学价值观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以前接触过制取某些物质,但是对于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思路和方法不系统。 - O% i5 [1 Z6 c' `% R* ` P
评价设计: 8 Y2 |# E/ L# [. ?
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基本课堂模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等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作为定性评价。通过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课堂检测作为定量评价。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和多样化的评价。保障学习目标的完成。 : E* C+ o E7 d, c. {8 _7 l
3 c7 Z' s- r/ E6 }
x5 G$ I/ Y* a; X4 H
3 C( h! C: d/ B2 k# Y
8 ~- `- r- V) d1 X6 k) X
; j2 @% d- l7 O. g# a"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