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同心者同行 -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

[复制链接]
3 W& q% X8 _% G' ]1 D

今天是

" w. P( J% T+ d0 _, F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 _! l# H# T U# g/ k( c

Protect

7 f. n. y0 S! X/ q9 m) @

自2007年成立以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始终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民间组织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积极联动各方共同参与,带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行者。

0 U# Q# l) |" h- G! m* D3 o( G$ Z/ [

Protect

- A! N$ ] W( V' O2 D$ D) M# k) y% T/ J

珊瑚礁

: p0 V2 J" H- B

◎ 在三亚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的支持下,协会联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共同发起“太阳湾珊瑚产卵期调查与人工育苗技术的开发”项目,通过人为繁育、增值放流等人工干预措施,恢复珊瑚的自然群体。

# e8 T6 ?( F# V; f2 l

◎ 在海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发起造礁珊瑚碳潜力研究项目,量化造礁珊瑚稳定和持久的固碳能力,并以此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新机制。

4 k# ]9 ~2 X' J7 X, k+ _. l

◎ 加入“中国珊瑚保护联盟”,联合三亚国家级珊瑚礁保护区开展珊瑚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面向珊瑚保护志愿者以及中小学生,开展珊瑚礁知识科普与保护实践。

# U) D$ |8 F H$ Y, q* f1 k8 j

◎ 联合招商维京邮轮发起“中国海岸旅游目的保护及发展项目”,以开展珊瑚礁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试验工作,助力三亚珊瑚礁修复示范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之美;同时,搭建村民赋能课堂,推动角头湾朝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 Q8 ^9 m) J3 Z

+ \3 {) ]- q: [4 s4 {/ }7 M

Protect

& Q2 j9 O6 j. D* F" m# H+ m

红树林

5 N' G G; w" O/ p+ Y

◎ 协会组织开展三亚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巡护项目,在三亚河、临春河、青梅港、榆林河等红树生长区开展巡护及宣传活动,保护好三亚独具特色的河岸红树林生态系统。

1 @% A8 t& j4 Z' }

◎ 组建生态保护志愿队伍,对三亚市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与研究,该项目获得了2014中国志交会银奖。

: s A: Q8 c* k

◎ 联合红树林保育联盟,开展红树林巡护项目,呼吁人们加强保护红树林珍稀动植物资源与常规红树林生物,该项目荣获2019年度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 y& f2 L/ ~! L2 @( w& p4 B5 k( `

◎ 联合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海南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海南国际红树林保护联盟」,助力重建铁炉港“海上森林”。

" `7 J: ]0 n2 L1 ^1 \

◎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的支持下,“海南省儋州市老市村湿地生态修复及垃圾管理”项目在海南省儋州市老市村落地。协会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密切合作,通过红树林湿地生境修复、生态养殖、公众教育、自然课堂等宣传活动,让当地居民和青少年增强了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红树林种植和垃圾捡拾清理行动中去,该项目入选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 @$ t! ?8 i/ ^$ R# c9 S

◎ 在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支持下,开展海南省红树林概况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沿线村落、居民、以及职能管理部门,了解当地红树林生存、管理现状。

0 L' f) X0 _9 ]+ Z7 V* C) I

◎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的支持下,协会在三亚市铁炉港开展红树林保护区“退塘还湿”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利用项目。拟综合利用生态工程、生物修复和生态增殖等手段,通过模拟自然红树林生境红树林-潮沟地貌,构建人工潮沟,提高已铲平的养殖塘间连通性,形成可供红树林生长和底栖生物繁殖的滩涂和水域;通过重建红树林混交林,引入本土底栖动物,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同时配套红树林生境修复修复工作,邀请专家开展修复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并组织村委和村民代表与技术成熟、模式可复制的试点区进行交流,促进利益相关企业和社区共同建立“红树林生境修复和巡护组织”等。

( S" Y2 H" P ]) u

Protect

, v/ f1 h2 I/ u& I

鲸豚救助

0 B' w i5 e% D

◎ 联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室等单位开展“守护美人鱼的安全港湾”项目,开展鲸豚科普与救助工作,提升公众海洋动物保护意识,提升海洋动物救护技能,累积救助海龟80余只,搁浅鲸豚120余头。

: u5 @: Z) T; Y4 C& o) I

◎ 在“蔚蓝星球基金”支持下,协会发起“山东沿海东亚江豚种群现状调查、评估与保护”项目,针对山东沿海东亚江豚分布、威胁因素、渔民意识等展开综合调查,通过联动山东NGO组织和青年学生志愿者共同形成江豚保护网络,推进东亚江豚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并开展科普宣传、保护研讨等。

3 V3 _9 ~ K$ j$ k

◎ 通过开设水野救助热线、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进校园/进乡村等形式,广泛传播海洋动物保护知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室共同建立“海南中华白海豚保护地”,开展系列中华白海豚保护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公众中华白海豚保护意识。

9 x {- g0 y) _1 q' Y* j

◎ 联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动物救助站等机构开展水野救护培训,普及搁浅鲸豚救护技能,累计培养覆盖大学生、潜水员、海岸救生员、救援队队员、渔民、船员等群体的鲸豚救护队员150余名。

S+ C z5 t' b; A0 j& `# J

Protect

& T0 m0 k1 v0 q X7 e

海草

0 ]% v1 O5 }3 B4 o

◎ 联合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发起了由GEF/SGP/UNDP小额赠款支持的陵水新村和黎安港海草特别保护区社区参与式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

$ H" z! g* U9 ]( d) `+ l3 w( h) l

……

/ Q# j: W+ B1 E7 d+ L$ R2 K

纸短情长

* }$ B0 V0 ^: F8 n4 T6 ]

保护海洋生态

! x( ^5 g6 t6 R: F/ }7 h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1 E9 q9 T5 f! ]( V

过去我们一直在努力

: j2 j! K7 D. s( Q3 A

未来还将继续

( c/ Z! J# X# q1 x8 |' b * s3 r) @2 F; w, D; s" `* }. L, u( S7 s8 C/ l" S; Z+ h ( j3 z6 F. v* @. p* C3 ]/ n; p2 I : T- t7 T& U, J R7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官昊的爸爸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