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V0 z% p; R8 }1 s. |' ?! p 工作原理:
' B4 b* n5 l9 j% ^9 L2 D: E/ y# s 叶绿素检测仪采用多波长吸光度法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其原理是利用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特性来计算叶绿素含量。
; v6 z) Y. N+ J1 U0 Q, ~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利用叶绿素的光谱特性,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值的含量。
" S2 {2 r5 Y9 p5 o7 i" _- f2 y9 g  ; N" ?# d( f1 X" @& b* M+ K9 a
1、吸光度测量: ! J3 t* l2 }8 q
叶绿素检测仪使用多个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待测样品,通常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峰波长,以及一条不吸收叶绿素的参考波长。
1 a& _" T4 l" W# c 2、叶绿素吸收特性: 7 i5 \( r* U$ \$ ^. i-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不同波长下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在光谱图中,叶绿素a主要吸收波长在660nm附近,而叶绿素b主要吸收波长在640nm附近。这两种叶绿素在参考波长处的吸收较小。
# y+ ^& k8 v' J; m4 K5 N0 N 3、光透过率测量:
! {, @% p; B3 ^+ z8 P 叶绿素检测仪测量样品中各波长光的透过率,即经过样品后透射到检测器上的光的强度。 4 y- E0 X# a* P& `
4、吸光度计算:
/ |$ Y' U$ _4 ]1 I) \+ I9 l. O 根据光透过率和参考波长处的光强度,计算出各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吸光度的大小与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 l# o' r! O9 c$ F9 D: `$ K3 s 5、叶绿素含量计算:
. z) ?7 k- n" `. R M 根据各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使用事先建立的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将吸光度值转换为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 Z9 O4 n ~4 n4 _5 j& }- e
使用方法:
/ T% F1 F1 u. o d% [) q. d 准备样品:采集待测叶片,并确保叶片表面干燥和清洁。
# Y' c3 F6 E; j. ~4 k, G 启动仪器:打开叶绿素检测仪,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3 }! K1 W+ z" L( o6 N% M" }( G1 T 测量样品:将叶片放置在检测仪上,要将叶片固定在测量叶绿素检测仪上,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L, {/ b% a& _) H5 T8 F' u! I 
2 U2 `: b! p9 K8 e 记录结果:仪器会自动测量样品吸光度,并根据预设的参数计算出叶绿素含量和其他检测项目的数值。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 H- I* }* k, }- s 数据解读: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叶绿素含量和其他参数的变化情况,帮助判断植物的生理生态状态。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9 r- D5 q% x" }3 Q2 r+ g6 `
叶绿素检测仪可在野外对非离体的植物叶片进行定量检测,提供真实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数值,而非SPAD值。
/ a1 ^- H7 W. Q6 L 
, G' L7 }, m( q: s7 A 通过准确测量叶绿素含量等参数,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农业生产者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和精准调控。 ; i1 J* S5 f( I
r1 b4 p* I+ C; |8 x3 F1 ^
b6 |: B: h( A. T
' R/ c4 V, s' R
: S- f$ Q! V# c
2 q1 q7 Z) g! Z8 j0 [4 p4 H
% ]) l$ U# a; k, X& O, D, k6 p5 F6 m$ c6 d
- _: D9 `0 |( m9 c6 @0 c: I- `% U* j; l: o' J1 l- {* P
. A% c- o$ E' w. v! n' F;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