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7 C( C9 @3 c7 ^" u% y; \* s
前言:
( X" _- c0 p5 H- X 2020年9月15日-1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由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主办、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承办的2020年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项目“海洋垃圾、微塑料监测和监管”高级研修班在大连召开。本次研修班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闽江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部属单位的13名领域专家,围绕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的来源、入海通量、污染特征、生态危害、健康风险、管理策略、治理技术与成效等多个主题进行授课。 生态环境部2020年海洋垃圾、微塑料监测和监管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1)《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源汇过程、生态风险及应对》# |% N' V; ?8 H
李道季 教授 . N+ J* ]: G; a' q. ]
华东师范大学 本课程概述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发展的历史进程,海洋塑料和微塑料从源到汇的动力学过程和“全球塑料循环”的原理,以及海洋塑料和微塑料从河流-河口-大洋-深海的输运过程、途径、归趋、生态效应以及潜在的沉降机制等内容;介绍了微塑料在我国部分河口、沿海潮滩、表层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体等不同介质中的分布特征等。结合当前围绕海洋微塑料监测与研究存在的认知制约,提出了我国和国际上推进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治理的主要举措和未来努力方向的建议。 来源:授课人课件,2020,大连  来源:授课人课件,2020,大连 授课人简介:李道季,生物海洋学家,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河口与近海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微塑料监测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科学委员会海洋塑料和微塑料区域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环境署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北欧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全球知识基础能力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
+ A8 k! h! g2 ^3 _ 来源: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9 t! i9 z" b! W7 b+ b& |2 Y 诚邀您和朋友们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碧海银滩也是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诚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入平台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一)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意见征集平台。$ ^, A3 e0 @$ U0 t$ T3 A

) A7 C- Z) k: X; @7 L3 z (二)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公众号,点击“建言献策”,进入建言平台移动端。欢迎微博、微信、官网转发。 . P! M' A- P! S+ E; N t6 g6 j# _
(三)或登录生态环境部官网,点击网页下方专题专栏“我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进入意见征集平台。
f8 d4 u4 \: p* ?( P  , {2 s1 p$ ^$ Y8 ?9 G
 长按二维码 关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v. C1 v; r8 S4 b A U
{+ S/ f( f( ?% |( e3 B# `: j) U9 K" F( z' ^1 H7 ^# X$ Z J+ S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