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挥美丽海湾建设统领作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 海洋生态保护项目

[复制链接]
) N& }! y& Q5 G0 V5 u6 k: H( _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8 f: K7 D9 R Z) e

1900多公里的海岸带蜿蜒闭合,勾勒出海南岛的旖旎曲线。

# x" ]* d; }! s$ y% m

海与陆一次次交融,滋养出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海岸带生态系统;人与海一次次互动,孕育出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体系。

- Y. |& w ~: i$ R9 Y

既是“生态带”,也是“生产带”与“生活带”。

' t9 s$ z: n/ l

当这条“带”承载起多元复合功能,人类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尺度究竟在哪儿?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美丽海湾建设的统领作用,坚持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力求生态环境改善与湾区优化发展相辅相成,正让湾更清,滩更绿,岸更美。

( G5 i& J- M0 K! ]# u1 A& ]

生态修复,持续发力

. j" O0 t" C0 q: M

琼西儋州湾,盘根错节的“海上森林”依依偎偎,唤得成群鹭鸟翩跹而至。

+ l6 b- F# P) s; J* Z

今年1月,在儋州湾过冬的候鸟黑脸琵鹭。记者 陈元才 摄

9 _/ m7 H, Y5 ?/ i( @1 ~

“不仅是各类常见的鹭鸟。”过去这几年,当护鸟人陈正平举起望远镜,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出现在他的镜头下,如白肩雕、勺嘴鹬、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和小青脚鹬等。

) E# a. K6 H7 o! t

鸟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儋州湾“扎堆”的?“湿地恢复了,鸟也就多了。”陈正平说。

; \9 b- \) g* [( {* S' e) w% g

2021年,儋州市成功申报海南省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总规模1300公顷,包括退塘还林、栖息地修复等。自项目启动以来,当地持续清退养殖塘、养殖滩涂,红树林面积从748公顷增至1016公顷,为湿地生灵腾出更多生存空间。

9 r9 l' Z9 h' g. {

2023年,儋州湾监测到鸟类超200种,越冬水鸟数量超万只。

5 s7 \& r2 _, x$ Z* Z' Q

如此景象,不单单发生在儋州湾。从儋州、三亚到文昌、万宁,从海滩整治修复、滨海湿地修复,到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修复……近年来,一场环琼岛海岸带的生态修复“接力跑”正在持续进行中。

$ {& W( }' Z9 J9 u. k' H" p

“经过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将海南岛岸线划分为58个地理单元,‘十四五’期间计划重点推进21个海湾地理单元步入美丽海湾行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量身定制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一湾一策”,以美丽海湾的保护与建设为引领,统筹开展入海排污口核查整治、海水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4 i( ]& ^4 ~& j5 K2 l

2023年,我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优,优于国家下达考核目标。

$ O; B! f; e a+ {' G k A

美丽海湾,各美其美

' a; X: V' n/ }" Q) c# F% K9 g

海口湾畔,晚风徐徐。落日余晖下,水面浮光跃金,鸥鸟飞舞。伴着渐渐散去的暑意,三五成群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或散步或骑行,世纪大桥、云洞图书馆等城市地标前,更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 `$ O; w& U& n

是海湾,也是城市公园、网红地标。

0 w) c; `1 `; U5 n: k# U, [

海口湾夜景。记者 封烁 摄

4 J$ m/ z" l% F; ^

历时数年精雕细琢的海口湾,通过坚持控污净海、打造畅通工程,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亲海品质,将滨海休憩空间与展演活动、商业业态融合,如今早已超脱出海陆交汇的地理意义,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

$ [7 N7 j* p8 j4 `7 A- q& K

去年8月,海口湾、三亚湾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 t0 d& y( G0 G: R/ B

游艇从三亚湾出海。记者 王程龙 摄

2 {+ b% p3 z5 J1 k: H2 e ?5 O

继“国家版”美丽海湾出炉后,去年底,经过层层“选拔”,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3年度海南省美丽海湾名单,海口湾、三亚湾、海棠湾、感城港湾、棋子湾入选。

F: h3 a$ R% R* |, n% _

到这些“美出了圈”的海湾分别转上一圈后会发现,它们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8 }+ x: E- P+ P7 F2 K9 x

三亚湾和海棠湾是著名的城市会客厅,坚持“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两山”转化成果显著;东方感城港湾拥有悠久历史,正朝着农旅文融合发展方向迈进,打造“海湾-河流-湖库-乡村文化融合一体的生命景观线”;昌江棋子湾林海一体、碧波荡漾,积极开展“无塑海洋”行动,建立渔船打捞垃圾首个试点,为海洋垃圾多元共治贡献昌江模式……

/ a$ j' F5 c" ]3 F

不难发现,海湾之美,美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也美在人海和谐。

' h/ E0 F7 z2 q4 @% M4 V

共护碧蓝,久久为功

" ]4 ^3 o' A0 E1 h) u" v+ N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海南推出新玩法:环岛旅游公路观光巴士。

8 \2 o0 N" [4 E2 M/ E! }

两条线路售票通道一经开放,前三日的票便“秒光”。“未经雕琢的海岸风景妙不可言。”乘车一路游览,游客李胜利直言,观光巴士如同一座“移动观景台”,众多海湾美景尽收眼底。

; g2 t$ \# F) x

以景选线,以线串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开通,无疑为美丽海湾建设再添新动力。

3 ?- E( `, w- @$ T C

众多游客在陵水清水湾游玩。记者 袁琛 摄

; L0 u2 {$ w# S5 K& ^' o f

“我们将找准环岛旅游公路景观提升‘小切口’,做好公路沿线现有旅游产品和资源的串联,发掘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以乡村旅游点拓展游客接待和消费空间,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持续优化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 F) a# A/ I7 j* [. B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这是美丽海湾建设的目标。

; w+ v4 F6 R2 X% j, C

“58个海湾就像是镶嵌在海南岛上的58颗蓝宝石,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擦得更亮,让它们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直言,目前,这项工作已初见成效,但还需持续发力。

/ W, B/ V9 [: _6 R$ V- D$ r, L

组织开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暨海南省海湾精细化调查,系统掌握全省58个海湾生态环境基础状况;建立阶段性和周期性成效评估机制,不断巩固、扩大美丽海湾建设成果;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4 T1 w. f: |( U$ Y

眼下,一场久久为功的美丽海湾建设“长跑”正在进行中。可以预见,随着海南在海湾保护上越来越精细,机制保障日益成熟,系统治理不断深入,也将不断增强市民游客临海亲海的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潜能。

- `. Z$ q- [" k6 l( n0 P

(海南日报海口6月7日讯)

: e# q& b: b9 ~: y! ^6 X ' `% ~+ [* r3 r% I: |, R* y/ N 4 R8 E) r& z3 s6 f8 {3 x* f' i) ^* ]5 u3 w7 M1 }0 Q! G& o) K7 u" J, L # M/ S6 z# J# 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穷矮挫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