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m% E3 w) }$ \. g$ [! L 海洋强国梦,中国自古有之。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 U! b3 U. P0 a2 Z7 }+ c9 U
作为“中国南大门、蓝色风景线”,深圳奋蹄扬鞭,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大鹏新区海洋蓝色经济这边独好,前浪澎湃,后浪奔涌。
, Y. C* W" Y4 ^
7 e! s" z% F" S. [3 S ) g1 g# _( W: I% I% k: ?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什么选择深圳?
. ~$ o# ~- j6 Z4 Y 地处南海之滨的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更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领军城市。
* p" t5 S& \ b' Z/ X/ b/ j! } 南海综合开发将成为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深圳能否借助南海开发之势, 一跃成为全球最强城市之列?
, D9 M% E3 b: Z' K! h# W;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春宇认为:“非常有可能!”
" \2 R1 a/ W2 j0 N 他提出深圳打造海洋中心城市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全球海洋经济逐渐向亚洲转移, 深圳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加持下占有重要地位;二是深圳海洋经济得到各级重视,涌现一批代表企业;三是营商环境优越,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四是深圳紧邻香港, 背靠产业链最为完善的珠三角地区,是南海周边唯一的超大型城市,区域优势明显。
4 R' X" x" Y3 @! N3 \ 全球湾区经济强区+国际海洋生态立区,选址大鹏
+ j8 R1 V2 e3 n* p- Z; [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都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
8 {! s" N# |& r3 y+ G1 `5 Q 深圳天生拥有海洋基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7年位居世界前列、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第二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离深海最近的经济中心城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约2600亿元、占全市GDP值约10%。
' P8 ]3 Q r$ N1 a5 r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表示,深圳自2016年海洋产值保持年均30%增长率,预计在 2020 年将达到3000亿元,基本成为具备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 b* b1 t. l9 g5 e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之际,深圳积极推动海洋事业跨越发展,海洋科技创新动能强劲。今年,深圳出台《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将海洋置于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规划引领,先行示范。“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与文化、海洋综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领域,大力推进63个重点项目示范性建设,到2025年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城市和对外彰显“中国蓝色实力”的重要代表。
+ @, ?3 k" }; A8 c1 t& n 作为深圳海洋资源最丰富、基础扎实、增长潜力强劲的新区,大鹏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任。
Z+ w; C$ K( m" V$ r9 | 目前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 1/4),海岸线长128.18公里(约占全市的1/2),全市56个沙滩中54个分布在大鹏。并且是“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及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基地,海洋科研基础十分突出,是天然的海洋科学重镇。
$ s9 s( x, S+ `3 ?0 c' T8 D 在“综合改革试点”“双区驱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历史节点下,大鹏如何抢抓机遇、先行先试? k c3 |" G+ M" ]2 V* @$ P' t
近日,大鹏新区在全市各区率先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首批推出项目共14个。既包括争取用好用足改革政策、破解新区发展瓶颈的南澳码头用林用地用海审批、水头沙非农建设用地等具体项目,也包括积极争取在新区先行试点的探索数据资产评估、特许医疗服务试点等创新项目,以及形成推广复制经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洋碳汇核算等项目。 与此同时,启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统筹打造“三城三湾一区”的发展格局,包括葵涌综合服务新城、大
2 }6 c& @' m2 I! h; k% G. s
! R5 M4 q5 h0 k9 O3 t. h. | V; R% L* V5 ]2 i- M
6 G n L5 I1 T7 L: w: S7 z# s
/ B7 M, ~" e1 a/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