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 沿海文化遗产保护

[复制链接]
2 [2 y! v" ~" }+ y3 R; A$ C0 I

昌邑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山东半岛与内陆地区交界处。地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平原区,北部为洼地海滩。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24.64%,平原占28.68%,洼地海滩占46.68%。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包括潍河、胶莱河、虞河三大水系。

1 h- j/ ~' {2 @ ~3 x$ W3 d% V

全市辖3个街道、6个镇、1个经济发展区。总面积2083.29平方千米。

, w. n2 o7 \* Y' M% J1 v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值554.47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1:43.1:45.8。

/ b. M- q1 o3 y, t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56.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64%。2021年,常住人口55.97万人,城镇化率56.47%。

0 b' m) r& q* b
$ L L) t- j- Q0 X1 r+ [5 P

规划期限

4 Y. z9 @5 m: X$ V. F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1年至2025年,远期为2026年至2035年。

+ N* b) P+ L6 a! ~, b

规划范围

6 A3 @1 O- _+ W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两个空间层次。市域为昌邑市行政辖区范围2083.29平方千米,包括陆域面积1405.3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77.93平方千米。

' m5 y; a- D2 K7 W" {) j$ t

创新发展理念

, M' S: D4 I. S7 Z( W2 q

-谋全局-

$ {: T; k7 g/ v9 P7 T

昌邑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有河海相连的生态格局,有河渠纵横的水网环境,有国家级别的湿地公园,严格保护生态资源,让生态环境成为生物的栖息地,成为昌邑人的后花园,塑造生态型、公园型、森林型、湿地型生态自然景观。

, ]) F! I2 A% n
, B! v2 |9 Y0 A- T

-创路径--

6 z* S0 V( ^9 C" l: s g' n7 y

昌邑市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昌邑人走出了一条强本利民、兴农富农之路。采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改善土壤环境,变贫瘠的盐碱地为千亩“吨良田”。新时期,继续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优化乡村环境。

8 w8 m1 _, L/ h4 O+ ~5 A
6 N& {0 r9 x4 ?; y& K; _7 X

-蕴特色-

- j5 P2 y+ g. s Y$ I p

昌邑市历史文化悠久,多元文化荟萃,东夷文化、海洋文化、渔盐文化、丝绸文化、华侨文化以及厚重的红色文化在昌邑历史上熠熠生辉,塑造了包容、忍耐、淳朴、善良、智慧的昌邑人。新时期,继续雕琢美丽如卷的潍水画廊,高融合多元包容的文化内涵,建设精致和谐的城镇面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交满意答卷。

/ }/ U# _ _0 r$ V" `; `8 N
4 Z* ?. a7 ^& t- q; A

-精发展-

3 N; Q+ ]# X9 O4 ]

城市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增量扩张为主”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由单核集聚型转向组群型、网络化。

% G$ I6 G- X6 Y; C
9 ~0 Z" _% G3 p; }( N: u1 \) `+ P

总体定位

3 X9 C C9 L/ x& ?& l( ^7 z/ h

环渤海南岸和山东半岛北部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区

, K% \. U) z0 A4 v3 o

昌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交叉地区,位于青岛都市圈的腹地,山东沿海城镇带北部节点,胶东半岛咽喉部位。区域板块,处于环渤海南岸的经济发展高地,自身来看,在环渤海三省一区共计421县级行政区排84,处于前20%。

2 W# ^1 @1 k; z$ O. Y. u
F: a8 x1 p; l' w4 i$ v

蓝黄战略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实践区

7 G' f, R2 O+ T: r( \

昌邑市处于蓝黄战略的政策叠加区,山东省主体功能区上,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黄河三角洲农牧复合生态调节功能区,有“黄三角”特色现代畜牧业,潍水田园综合体、梨花水镇等。由“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是全省唯一有2个省级化工园的县级市,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五大主导产业。

9 Q* K/ ?0 p/ G+ p) H6 \+ v& `
) n& C; q7 b( f

潍坊市域次中心城市

2 `" h+ z' g6 s5 K9 {/ z( J

是潍坊市重要组群城市之一,处于潍坊市东北部,是联系胶东门户的重要节点,在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商贸、生态宜居等方面存在发展优势,成为具备未来战略支点的可能。

2 H4 J, O* I# r- a
3 x) M4 A- @1 _/ R% q9 \( G

海河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

^" K7 }- h- m8 [9 M

境内河网纵横,海陆相连,生态资源丰富。北部有国家湿地公园,沿河有潍水湿地公园。昌邑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山东省森林城市,是著名的中国“丝绸之乡”“苗木之乡”“溴·盐之乡”“华侨之乡”,也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铸造产业基地、大姜产业基地、水产养殖基地。

; Z3 L, `2 m' O* x" i7 F/ ]
- b3 E+ p5 G, x+ p5 e7 \2 P# i' S

目标愿景

) ^5 ^0 J$ @2 F X) M

河海绿谷,精致昌邑

( r I3 B- N+ D7 o
0 M+ ^. O5 P; n6 I

发展策略

2 `9 ?5 M0 }7 l' y6 }& C: A
5 r0 ^0 M8 V7 }& s2 |+ r6 I- Q

加强区域协同

! X7 U* i- w) p. F1 E0 A

通道共建:沟通三大通道,接入环湾体系。连接城市路网,强化昌潍联络。构建开放格局,全面对接胶潍。与胶东快速连通的一小时交通圈。与潍坊同城发展的半小通勤圈。

% J7 a) u) `/ A
9 ?# J) ^$ b' k

生态共保:构建“T”字形走廊为支撑的生态共保格局

: Z% ^. L4 i- i2 ]$ g; q' ?/ P

横向:沿海生态带;统筹海岸带、近岸海域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恢复海岸线自然属性;沿海柽柳林建设;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与潍坊滨海、寿光同设置两横水系。

4 V1 {' J. A. P

纵向:河流生态走廊共建共保潍河、虞河、胶莱河等区域主要水系通道。与潍坊、安丘、诸城、莒县、沂水、五莲协同共治,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统筹有序设置拦河闸、坝,调蓄水量;统筹河堤建设要求,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 |6 ?0 M# D; Z5 b
+ z; P9 Z; F/ g3 v

产业共兴:聚焦蓝黄战略,推进动能转换

- `) i. Q* O0 d: r" [, f4 ^
% U5 e+ w! S" p+ p0 i. o

聚焦蓝色战略,打造“海洋+”产业体系。巩固和提升资源型海洋产业;积极引入制造型海洋产业;培育壮大服务型海洋产业。

. n9 [6 w3 w9 v* i( |

结合黄三角战略,延伸五大特色产业链条。近岸养殖捕捞-水产加工-海产品深加工-新医药加工-滨海体验游;良种繁育-苗木培育-产品展销-大地景观与田园综合体旅游;生姜种植-食品加工-采摘体验;药材种植-中成药加工-新医药加工-种植体验游-健康医养;会展营销-电商商贸-现代物流。

8 k! ?* E" f. d# C2 E% S

对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发展。错位发展,破除环湾同质化;协同发展,对接潍坊产业链。培育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提升三大优势主导产业:高端纺织、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共建三大市级产业集群:滨海化工新材料集群、中部高端装。备集群、新兴产业集群。

7 K; N, \. Y; @4 H
2 l1 O$ C0 ]+ l/ y

文化共荣:强化沿海文化,共营鲁东文化圈

4 y) ]) l/ r! S' Y# |

海洋渔作文化:活化保护东利渔等主要盐业遗址群和下营古港等主要渔业遗址,展现渔盐文化。

5 B% ~5 v0 r4 x% S

沿海村落文化:构建系统、多样开放的胶东沿海历史文化聚落遗产体系。保护传统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建筑肌理。传承展示渔盐、海防、海上贸易、红色等整体文化生态。

% v/ a" @6 W* j, f" l, d

民俗文化:以下营祭海节、小章竹马、郭家庄大秧歌等民俗文化为基础,结合传统村落,加强鲁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等建设。

# T; C$ n t6 Q; v

营商文化:优化营商环境,以石埠为核心弘扬鲁商文化。

( h" n* w& q4 b

优化总体空间格局

/ S# `5 c! N' {. v1 [' b+ D& e

构建“一廊一轴,一主两副,三带四区”国土空间格局

6 _8 `% x l" A0 @" U; n
3 w4 I! ]2 E, C; z9 D6 m6 N# v1 u4 T

一廊:沿海战略协同走廊。融入渤海湾区,滨海协同发展。

) a5 a8 D0 p4 ~2 X9 o$ V

一轴:城镇功能发展轴。依托潍河、下小路,串联市域中心、副中心,构成串联市域功能的城镇与经济发展轴线。

9 z6 Z" V8 f+ s

三带:虞河生态保护带;潍河生态保护带;胶莱河生态保护带

# }& J+ t2 C9 }( ~: `4 Z( k# ?/ e

四区:海域保护利用区;海陆统筹发展区;城镇集聚发展区;高效农业发展区

7 q5 Q2 _* Q/ b0 o0 Y @! F

加强陆海统筹

% f3 [8 d% L, @. Q4 r( T

生活向陆,生产临海,生态向海。四级区段,四类空间

3 c* r9 \' p% t+ X! m
) ?/ {4 R5 I! F7 \1 M/ ~0 e9 j

构筑生态秀美、风光绮丽的绿色海岸

9 Y0 q0 @: a8 f9 \

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水鸟栖息地、防止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衰退的基本要求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充分体现自然性原则。

& j( f) _$ c* [5 L" |
; b" n5 _- r% x& p9 ?

溴盐资源的优化利用

$ T; j8 M2 M, a& R

依据矿盐资源分布、矿山企业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划定了昌邑市盐田保护区,位于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地域上涵盖龙池镇、柳疃镇、下营镇和卜庄镇4镇,北至莱州湾、南至320省道,东西各至昌邑市县界。

/ e! o# R* e' H2 o
% R' n0 ]9 \/ F; K8 x

融入潍坊海岸带“三中心四基地九园区”的产业平台布局

4 ]2 f6 v6 f0 f/ t$ F8 Y

依托下营化工园、龙池化工园、柳疃工业园,形成昌邑滨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协同潍坊海岸带产业平台,融入渤海湾区经济,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 E) \. q+ r# R
- e5 Y0 Z; y6 b7 R

完善城镇体系

$ o" ?( ~* n! t+ y/ p$ N

强化中心,优化两翼,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新农村社区4级轴线+网络化的城镇体系。

( W- X3 D" E. J8 n
9 \6 r5 m2 |$ [! p& A

中心城:包括都昌、奎聚、围子3个街道。重点镇:柳疃镇、饮马镇(含石埠经济发展区)。一般镇:下营镇、龙池镇、卜庄镇、北孟镇。新农村社区:多个新农村社区。

# v) m8 d" i/ {0 b4 J

构建便捷高效的市域交通

& o- y2 B2 O( D; s# }# {: @, z4 }

构建“三横一纵”的对外交通廊道。“三横”大莱龙铁路、荣乌高速、S309田高线、G228丹东线潍莱高铁、潍烟高铁、荣潍高速、G308文石线、宝通街;济青高铁、济青高速、济青中线、G309青兰线;“一纵”下小路、北海路。

; D/ D9 L9 f- H, g7 k

形成“三环七纵九横”的干线路网布局

& j* R3 k* c2 M. v% J: e

规划新增:国防路、G228、新胜至南任-柳龙路、G308改线、G206改线、东海路、西环及其北延;规划打通:灶朱路、宝通街昌邑段、廒卜路-大东环-高坊路;规划拓宽升级:G309青兰线、下小路、北海路、永大路;昌邑境内国道G228、G308、G206 G309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省道S309、S221全线不低于二级公路标准。

! p* {0 t7 w# A
1 m# u6 U& j6 q* O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1 b% ^. N/ `; ~, p! W' A0 |. q

城市向西,对接潍坊,城市向东,跨河发展,北控南优,向北、向南适度拓展。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两心、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 u5 v4 u+ V! J7 q" _+ [( c

“一带”是指潍河两岸文化、娱乐、休闲、生态绿带。“一轴”是指平安街城市发展轴。“两心”是指老城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新城区的公共服务次中心。“四区”是指旧城区、新城区、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高铁聚能发展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区)。

5 Y1 Z* y3 y8 M7 v5 ?3 m: p2 c
( H( H1 E8 B! }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 x# p2 v1 J# b) L

规划城市八大功能区

- @' w) J# m" r/ P

携河发展,依河而居,中心城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

! }9 o* V+ R& T0 A5 b# {& z

规划四大产业发展平台

+ r, G/ ]& S& _+ L

职住平衡,产城融合,集聚提升,打造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四大产业平台。

, i, h3 [7 P0 p6 ^

加强社区生活配套

8 y1 E/ B8 T& m

六大居住片区,打造城市十五分钟生活圈。1城西片区、2北海片区、3文山片区、4城南片区、5潍水片区、6滨河片区;

; ~( w$ j6 \4 k$ _

两大功能板块,促进产城融合发展。7--高铁服务片区;8--生态产业园区

3 Y9 K6 y8 H2 e5 k

三级服务配套,塑造高品质生活服务。按照生活圈分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老有所依,病有所养,幼有所教,文有所乐,健有所园。

' f! {4 p5 L) a6 E1 @( F. n* s: b

建设“花园型魅力城市”。

7 f# Y: G4 @% k- e6 N

公园体系结构: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城市开敞空间结构:绿带渗透、绿环串联,绿斑镶嵌

* J6 u" w) `6 q# a7 p4 [$ ~0 e2 s$ z% } Q) {7 r p. L 6 o' S/ V+ |1 f$ t" c9 u. T% d8 I5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张进国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