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0 `$ u; j: D
1 s7 O0 x# h7 R7 U0 N; Q1 S# c 惠东县黄埠镇白沙村村边的盐洲红树林保护区,每天都有几千只候鸟在此活动。红树蓊郁、鹭鸟云集、鱼蟹比邻而居,鸟鸣蝉吟,一幅活力十足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1 N3 H5 `/ B* l1 E; m; c9 \% X1 L
; ^( ~4 N5 o+ l ( { T R1 R: I- o$ v5 b* F
再把目光投向大亚湾区,在惠州港荃湾港区码头,船舶出入繁忙,不少船只正在紧张作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六大港口之一,惠州港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 5 n5 x9 k+ t' ~1 q* V' l
- ~$ x) G9 ` w
) k) o; i( x3 v6 m: |: v5 {: f 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去年以来,惠州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陆海统筹,生态优先”理念,持续壮大海洋经济,构建了以临海石化为龙头,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现代海洋渔业、临海清洁能源为重点,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惠州海洋生态环境持续稳定优良,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与修复统筹推进,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序恢复。 9 I* c6 j, N/ t5 j! {+ \
# i; K) m% g7 A6 G3 P % Z* d2 Y; d' K5 k8 K$ V$ B9 i
1 i: o3 \- y" \# t$ i
: o; K9 a- |+ {6 f" o( q3 F : [) E9 v+ u7 ]( j4 f
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成为鹭鸟的天堂。 $ F. O, }& G0 w( F
0 W/ ], f4 g! P: ^5 o
& t( z% U+ a( H 海洋管控
8 j; T) O* D$ b- b
7 x* F( ~# _0 H & J2 A0 }9 g% I2 F2 j: h" r$ \( h
规划先行精准配置资源形成“美丽海湾” + i( @, q1 X6 Z! n7 P* O
1 [# N# {( Q% ~3 M' ?: |8 V' E ! `! {% E2 @( S
惠州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之一,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281.4公里,有162个自然海岛。海岛数量、海岸线长度和海域面积分别居全省第四、第五和第六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惠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惠州市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
( p+ }4 p; _5 y: p7 d
( d+ b0 p0 S3 u# \
2 J J- Q' T0 k, g2 a 当前,惠州市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融湾入圈”,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推动惠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规划统筹引领、精准配置资源是关键。
' R( h6 L3 |" |, e( c4 W" p + @8 G' R, `3 T
8 z7 S/ x$ X$ D/ q# t* q7 ]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惠州市高度重视海洋工作,科学谋划海洋经济。去年,惠州市启动《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了解惠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挑战,并确立了陆海统筹、立体开发的理念,以世界级港口群和临港产业集群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推动全市海洋发展区形成“美丽海湾”。目前该规划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 h* P! B9 ?& a. j) B! @
& n1 i3 U/ S# Z# N9 D; J$ U% h 8 T7 I% f6 I/ b
伴随滨海资源的快速开发,加快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妥善处理当前和长远、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成为海岸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惠州市进一步高起点编制《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20-2035年)》《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科学谋划推进惠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r" t; [' F/ b. u# W. ?
% ?; @0 @! u5 t5 s" f, ` " G8 D0 ~2 g' H3 X/ c
除了在规划上的谋篇布局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海域海岛综合管理也是科学用海的关键。
4 t% ?& N8 g8 H# V 9 U5 Z+ l0 G& C1 y7 R
8 q3 J2 `5 Z$ G, z: g# w: i “去年组织开展用海巡查28次,加强了对用海项目全过程的跟踪管理。”该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坚持陆海统筹,不断强化海洋综合管理,通过开展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划定工作,合理划定海洋生态空间和开发利用空间,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分区管控能力。同时,加强用海项目全过程的跟踪管理,通过主动靠前服务,切实有效保障惠州重大项目用海。 0 }3 i7 ^7 j0 h9 n2 ?+ t; h
3 c! ]# D* H7 z v% O& z
) M1 O$ ~ [) s" E$ e, z9 c: L0 G" U" y “全力保障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等用海进展顺利。”该负责人介绍,围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用海,该局建立了重大项目“前置服务”机制,实行主动对接发送“提醒函”,提醒和指导各单位提前开展用海审批工作。同时,全要素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用海报批中的困难,全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 |8 D* Q# W0 H o! Q; |3 E 8 x6 d# w; W. O- F6 ]
! d: w. b3 H- `. e
9 Y* L2 H( U; b( I- {# H A 5 F0 l$ f. c Q6 ~" M" T ?5 k
; u, E$ [" x8 ~9 Q/ M5 | 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成为鹭鸟的天堂。 4 X7 s/ G) k# w8 h
4 R! Q1 X$ Z* `$ `% ^/ z" K
# s: C* o+ u8 C$ G4 K 海洋产业
) ~0 }; e5 ^/ f8 Z3 G : s5 h% y4 b7 ^! y6 v2 l
$ e k8 j4 H6 m/ j* e% m1 s! g/ Q
以世界级港口群和临港产业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
, P- Q4 [. ^" J% K4 K
# u3 y) V1 u9 n+ g6 k* W. F' _: { * Q8 ^: T% |' ^; {1 {- T* a
今年5月17日,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码头最大输送管线规格为DN600,装卸能力将达到每小时3500立方米,一艘5万吨级船舶可在17小时至24小时完成装卸作业,将成为惠州港石化码头装卸效率最快的码头。 ' i' y+ C$ O3 P
4 T0 l1 R5 K1 L" o ) i* K ?, J9 H
惠州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六大港口之一,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不仅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
+ A- A" ]! m& x1 a- F 8 r- j) w- D, b4 v% {. o9 x5 \
3 c- x5 k3 K/ g
广袤的海洋孕育着这座城市,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蓝色动能。如何更好打造蓝色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关键。
/ Y, U1 ?# r- W0 Q# B6 n: s$ R % j$ m( L; Z* a) P/ o G6 M* J, b0 S
. S" m5 O7 Q& V “我市正在构建以临海石化为龙头,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现代海洋渔业、临海清洁能源为重点,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惠州来说,依托石化产业,做好临海、临港产业的谋划,加快推进海港经济区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在《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以世界级港口群和临港产业集群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
$ @; k$ @6 e6 R$ R. B* u/ Z5 x $ b! v1 J) u, T& p/ R1 L, p$ u
`9 ^( ~0 L4 K/ Q/ e! U
当前,在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建设背景下,惠州市正在积极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形成了荃湾港区、东马港区、惠东港区三大港区,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69个,总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
4 T) R/ x# s/ j; N9 `! Z
5 a" `# z3 P3 \) ]9 O 9 ]& }4 G7 x) G+ Y' y* V F1 `3 V
今年,惠州市成立港口发展领导小组,将全市港口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集中到市级层面上来,统筹制定全市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支持政策,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机制,进一步集中力量整合港口资源,夯实基础设施,壮大资产规模,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 |; {" [7 X D' n3 W
) r' l% d# p3 y9 V0 o& |
& ]5 j7 c& Y' j 除了石化和港口运输,滨海旅游业也是惠州海洋经济的重要一环。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惠州来说,巽寮湾、双月湾向来是游客滨海旅游的青睐之地。 4 W3 \2 P$ @, j0 {/ z
( ?# }. ^7 g8 x 3 V! g: Y! [5 {- U
该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推进滨海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惠州市坚持规划先行,编印《提升滨海旅游水平的实施方案(2021-2023年)》,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初步构建了以巽寮湾、双月湾、小径湾、三角洲岛、三门岛为基础的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体系。
. l: m) o: F' a! i
6 I5 a0 g- B0 I$ b- M6 h+ R 4 q1 D( @/ V: A) g; u9 F
此外,在海洋渔业方面,惠州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深蓝渔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休闲渔业和深水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休闲渔业规模逐步扩大。
3 r C, y& {" i+ a 8 s! s! J- x0 @/ S
" @2 n8 R1 N) K* U8 h/ b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惠州市已拥有经营休闲渔业的企业近20家,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已现雏形,惠州市小星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审批,传统海洋渔业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 L4 ]0 _9 Y7 c8 Z5 Y# g
3 n; X5 j4 r% D# q- r
. G; C( U# T* O
海洋保护 + Z3 F" `9 z4 N& Q+ m
* O! x7 u5 H6 k2 a6 \+ p
. Z, V' Y) B" s; m: U3 h
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助力绿色发展 V/ ]- N* o& M4 Z# S5 b; S2 x- ?, A
1 m+ n6 v1 P! H' e1 f3 j
! O5 [, Q8 D4 r7 ^: [6 |) A 日前,来自湖南的市民张先生带着儿子到惠东考洲洋游玩。日落时分,鹭鸟在红树林上空飞翔,盘旋几回后再飞回,与红树林、碧海、蓝天构成一幅静谧、祥和的风景,让他不禁感叹惠州的自然生态之美好。 7 p; h+ S) R: K9 M
" b! {6 E' `, G, \
% }) O$ w+ X- q4 E! y' Y8 P 过去,考洲洋地区因无序过度开发,导致红树林生长空间压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自2014年开始,惠州市积极推动考洲洋红树林保护修复,先后投入将近2亿元,组织实施了多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新增红树林种植约6000亩,进一步提升了海洋岸线的生态功能,有效筑牢海洋生态保护屏障。 9 A, ^2 c8 U8 D5 g. m7 {
+ S R- G- R" P. f 1 i, K: Y; _* n, f/ |
“通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惠东考洲洋地区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推进了乡村振兴发展,也成为了惠州市新的生态名片之一。”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洲洋红树林生态环境系统修复,不仅丰富了海洋生物资源和鸟类资源,为周围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单一传统水产养殖向生态效益型养殖、体验式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 & m8 c# f3 P' x# E3 P
2 c% E9 K6 {+ i; w( \ ( L; Q4 @4 i& O, c( @2 t; F5 V
“海洋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的原则以保护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就是守住‘金山银山’。”该负责人介绍,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惠州坚持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从养殖与捕捞设施的清理整治、海漂垃圾收集、入海河流整治、红树林种植、滨海湿地公园建设等方面入手,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形成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格局。 3 z! A6 J( l( B. ?& `$ |
9 k" ~8 g' P; z
9 q+ j/ Y( d& Z! U
在惠州,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海洋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涉海经济产业项目必须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该负责人介绍,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时,惠州市同步实施岸线整治、滨海湿地修复、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修复、海洋资源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在太平岭核电项目启动时,创新性运用了“生态核电”的设计理念;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围填海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海水养殖方面,通过采取确权发证或补偿清退等方式,对部分海域养殖与捕捞设施开展清理整治,在保障渔民生计的同时,规范养殖用海行为,引导渔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Y, D5 P$ } P( i: T$ {
: o/ J; E3 Q- J; n1 O7 n
2 Y# |# C8 n9 @4 Q/ u" n8 X 接下来,惠州市将更加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功能管控,加强海洋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强化综合管理,继续推进入海污染物治理、深化海洋生态修复,确保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陈佛良 余功为) 1 g" w' T1 w6 M- Q$ F
1 e- q& l3 o: j9 D! C
1 ^; s6 x2 i3 G+ A& n3 T
【来源:惠州文明网_惠州要闻】
. _" X6 K0 T0 a/ ?) x( C : b; A9 \3 M) F3 H# a Z
9 z" Y7 e6 p8 x0 z* U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 b8 S% u. o; M3 c
% z2 W7 u# O, ?1 M - j9 s# J: G# i7 J
举报/反馈 7 x6 m3 _; [0 w" d! c
8 h9 Y3 u5 s9 H5 e% `7 p
( T* d1 ^$ @" Z( X, m0 H
+ y# {. @5 [/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