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微塑料污染或通过海洋生物间接影响人类生殖及发育 - 海洋微塑料食物链

[复制链接]
2 M! Q: U0 ]# X+ v' j. u9 G! W

来源/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 j- T2 }1 p9 u7 p, h& d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普”页卡,查看更多科学资讯

+ a. |' W& R7 m) A* `6 r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众所周知,塑料垃圾一直被认为是对海洋生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而近几年一种被称为“微塑料”的新兴污染物越来越受关注,它们依靠肉眼往往难以看见(部分小于5mm的还是可以看见的),因而还被称为“海洋PM2.5”。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很大,而且,如果它们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将会影响人体的生殖及发育等过程。

2 | `2 m! Z) t6 E3 _$ {

2 J7 v, e/ k# t$ q: _- J

微塑料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 z, O& W1 I6 d1 n* A* J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海洋环境中常见的微塑料主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微塑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现代工业产品,比如塑料工业使用的米粒大小的塑料颗粒原料、塑料填料、各种生活用品的添加物(例如卫生用品、美容用品等)和工业生产使用的抛光料等排放到海洋环境中会形成微塑料污染,甚至家用洗衣机洗衣产生的聚酯纤维和丙烯酸酯纤维碎片也可能产生微塑料。二是进入海洋环境中的大型塑料碎片在环境中分裂、降解而成的塑料微粒。如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船漆、船用玻璃钢等会通过物理作用成为越来越小的有毒碎片而留存在海洋中,最终形成微塑料。

; |# S9 |: i. ~; d! b, k3 \5 p

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与传统塑料垃圾相比,微塑料具有迁移转化能力强和容易富集有毒物质等特性,且会被生物摄入而进入食物链,在食物链中转移和富集。许多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统、肌肉组织甚至淋巴系统中均发现微塑料存在。

) R( ^) _* B! V, Z" X, w0 l4 ^

4 _3 C, h2 E' G

海洋微塑料颗粒

( i+ {' v6 I& H- [

微塑料:隐形的海洋“杀手”,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殖及发育

, w7 b6 }" _9 u3 T* _; L

通常,微塑料主要通过陆地径流、风力作用和人为垃圾倾倒进入海洋。海洋中存在的微塑料会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巨大风险,被称为隐形的“杀手”。悬浮的微塑料(主要为纳米级)会直接遮挡海洋生命主要的能量来源即光线。沉积的微塑料会阻碍沉积物与水体的物质交换,从而影响底栖生物生长。与常规大小的塑料垃圾不同,由于微塑料大小相当于浮游生物,所以容易被无脊椎动物如贝类和浮游动物吞食,并沿食物链传递。已有研究证明,微塑料可以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传递(从贝类到螃蟹),被微小动物吞食的微塑料由于难以消化和排出,可能影响生物如海蠕虫的新陈代谢。

3 D) G3 G2 Y; G% E3 w

! b5 z, w/ \4 j; S

此外,一些栖息在近岸海域的海龟、海鸟等也会摄入微塑料。当微塑料进入到生物体内,造成假性饱腹感,堵塞食物通道,降低动物摄食效率,从而导致生物死亡,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应对环境突变的能力变差。

, P: g9 P/ `* g8 ^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会逐渐降解。降解的过程中,微塑料会释放出内部的增塑剂和添加剂如壬基酚、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等内分泌干扰物质以及由于吸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会成为有机毒素重要的源和汇,而后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间接干扰海洋生态。如果塑化剂和其他有机污染物等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将会对人体的健康早晨影响。例如,大量摄入塑化剂可能干扰内分泌,影响生殖和发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摄入,可能会导致人类婴儿骨骼发育的障碍和代谢的紊乱等;而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 c+ V# n$ t$ H

. w* [, j# @8 Q7 E' o$ z: a

身体里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图片来源见水印

% f% r$ ~% L$ ^7 W4 w, `

海洋微塑料的监测和治理方法有哪些?

+ S0 E" J2 A4 |. o" d) k

海洋微塑料危害大,那么我们有方法对其进行监测和治理吗?目前对微塑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表征、化学表征和一些新开发的针对性强的前沿方法。其中物理表征包括目视法、显微镜检测法和光谱分析法(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化学表征包括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前沿方法包括透射电镜和扫面电镜等。

) }( I4 b" x; |" y# T6 L

而目前关于微塑料的治理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预防,包括含有微塑料产品的使用总量减少、回收和再利用等多种陆基管理行动;清除,包括碎片监测和清理计划;缓解措施,包括含有微塑料垃圾处理和发展,完善倾倒微塑料垃圾的规定;教育,包括宣传活动和经济、激励方法。

" Q9 n. H" R# i; `' T: l# M5 a

尽管有这些举措,但海洋微塑料问题仍在不断加剧。因为目前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不足。这些不足包括塑料污染的来源监管力度不强;缺乏现有的执行法规和管理规范;缺乏国际合作;缺少关于海洋微塑料生态位危害的充分数据。期待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问题能越来越引起重视,世界各国都能积极融入全球海洋微塑料监测和国际治理。

( j2 ~$ [2 z% H7 N

作者| 霍云龙,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程师

- Z& K9 O- e$ U! t7 g0 E6 V

文章由“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

. B6 W; h U. D9 |# F* A

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 q* s0 z+ p( H) z: ]

7 H& v; Y; w7 w7 ?, p 9 u$ p/ O. }' }1 A6 X- d- f4 `7 t4 V: ?# d4 c9 q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為了你我愿給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