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I/ u& Z7 y. p3 y8 N2 R 记者 陈乃彰 $ t# |" D! L% A
12月19日,2023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交流大会在位于南海新区的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蔡锋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宏璞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自然资源部、山东省海洋局、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部门高校代表以及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有关分支机构、会员单位负责人等500多人参加。
; A$ J2 Q; A! {' C+ M) R$ u+ i& m
+ O! t+ J4 N; o8 C0 `8 X# S8 t 本次大会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主办,主题是“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会议期间,与会专家通过主旨报告围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发展规划、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威海和温州市洞头区分别做了案例分享,为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发展提供经验支撑。
! Z3 F0 R+ U* j4 [& W5 w5 ` 会上发布了2023海洋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该目录是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遴选,确定出40项海洋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威海市共有两项技术入选。其中,由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承担的海堤堤面植被修复技术,主要针对海岸带堤面向海侧进行生态护岸,同时进行衍生品的产业化开发,是一项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南海新区的滨海湿地修复中应用。南海新区在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沙滩平整、海岸线修复、湿地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恢复盐地碱蓬湿地1000余亩,建成300余亩盐生植物种质繁育产学研基地,开展种质繁育开发,引种10多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进行繁育。“海洋修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非常有价值的,目前全省的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湿地修复都很有进步,要继续加强对近海海岸环境污染的控制,做好沿海湿地的保护,把经济活动与海洋资源结合起来,做到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说。 ( m! P2 \3 r& b0 i$ H
为了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展现威海决心,会上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威海倡议。大会还特别邀请当代海洋领域青年学者作为生态海洋创新发展的新生代主力军、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一起参与政府决策调研和科学技术系统谋划工作,将海洋生态修复与蓝碳、金融相结合,探索海洋生态经济实现新路径。
4 k, N7 k, B( k+ Z1 W
, v6 R9 c3 e* Q* }" ]& R( p) _6 g3 x. R0 f1 }0 ?3 t
! i. {3 z5 ?0 u2 Q% l! G3 W w
" T# f: R$ r& ~1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