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确认!人体已被微塑料污染 污染源不仅是海洋 - 海洋微塑料污染源

[复制链接]
; P C: {* R- H& m- o1 c

6 l7 f5 A* n/ }. n2 M# o* C% f- }

短短60秒内,全球就能卖出100万个塑料瓶,200万个塑料袋。

6 p/ [5 f1 U0 m. B) U9 L

人类平均每年制造800万吨塑料废物,然而,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等不及降解,它们很快就会碎裂成被称为“微塑料”的微小碎片,无处不在:海平面以下四五公里,极圈的海冰里,瑞士的高山上,水龙头里,鱼类体内,甚至你桌上的啤酒和盐罐里……

) M0 p, ^8 B [! ?( @/ o. i( n

现在,它还出现在了人体内。

- S0 B3 K( ?) ~; k

6 Q, J# W$ e% ~ j1 Z

▲科学家观察海水中的微塑料 图据纽约时报

! V$ }: I; b2 C6 W8 O* G' ~0 W

据《纽约时报》报道,正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10月22日的学会上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多达9中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3 ]# T# n* \1 q: x" D! \' K

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对动物的危害已经说得不少,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 F( P" C, C. [% E1 P# m) b$ O

+ @3 b- O+ J% D& _$ f! l, U

▲遭到塑料污染的海洋  图据每日邮报

研究首次确认微塑料进入人体 ( Y& @* u) \) B+ e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我个人根本没有想到每个样本都能检测出微塑料。”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维也纳医药大学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沃布尔表示,“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b& G, M' H; L2 ^: w. v4 s2 ^

过去十多年来,微塑料——长度小于0.5毫米的碎片,已经成为环境研究学者的主要忧虑之一。海洋生物学家一直警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危害,海洋生物体内已检测出高含量微塑料。不只是海洋,陆地水源也被严重污染。去年,全球83%的水龙头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美国,94%的水龙头水样本都被污染。

' F- |3 I; {, A( S# ~5 N

研究人员早就怀疑,微塑料终会进入人体。

* ~$ D1 E4 i- P

“这是第一个关于人体内微塑料的研究。”施沃布尔及其团队研究人员想确认人体内是否存在任何微塑料。他们从芬兰、意大利、日本、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和荷兰8个国家分别选择了一名志愿者。这些年龄33到65岁的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饮食控制,最终提供粪便样本供研究。

- }! y: N1 n# d

结果,8个样本均发现了微塑料,而且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0.5毫米不等,比头发丝还小几倍。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两者皆为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2 N7 X# X2 [, J" v6 X2 d4 M

根据这个研究,施沃布尔估计,全球50%的人口体内都有微塑料,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做更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确认。

( a2 ?# `# E: L; \1 Z7 C( c

3 M# i' G: h. I" Y2 ?

▲随处可见的塑料污染   图据美国新闻周刊

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暂未明确 [" X' H9 p$ B

微塑料进入人体,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 l& O5 b- D6 a, {+ A+ R: R) u* p

海洋里,多达114种水生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它们和塑料的遭遇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都不可避免地吃进了各种塑料。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 o* W% X1 g) k" r) U

但微塑料是否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到底造成什么程度的威胁目前尚不明确。

1 d, \/ Q; I$ ~0 |2 J1 U, s/ t

研究人员指出,肠道内的微塑料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或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的传播。但鉴于此次研究的样本量小,很难做太多结论。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微塑料因为体积够大而不太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平均每10克粪便中含20个微塑料颗粒,这种污染浓度相对算低。

! I y. T, M8 w5 a

不过,据CNN报道,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后,很可能被人体循环系统吸收,进而进入人体器官。此外,这些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化学物。“当浓度足够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能伤害甚至杀死细胞。细胞可能会被成功替代,也可能不会,蛋白质及DNA都可能受到伤害。”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弗兰克·凯里称。

! q% x, {, G2 W

伦敦国王学院环境健康科学家斯蒂芬妮·怀特也指出,“这些大体积微塑料的更大威胁是,它们是否在人体内留下相关化学污染,并且在人体组织内逐渐累计起来。”

微塑料污染的来源相当广泛 ( e) V0 e: M' a

人体内的这些微塑料到底从哪来的? 

0 e& D/ n N: V8 @+ Q

人类每年平均制造800万吨塑料废物,这些废物从海岸地区进入海洋。在阳光和海浪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塑料废物变成小颗粒,污染海洋,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陆地上,微塑料也无处不在。合成纤维衣服上的纤维,尤其是聚酯和丙烯酸,会通过洗衣机排水进入淡水系统。

4 @/ L6 L) D$ L8 N! R

“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都喝瓶装水,鱼类和海产品的食用也比较普遍。”施沃布尔称,“很可能食物在加工和包装的各个步骤都受到了微塑料污染。”

- J; A: P1 a b' g$ S. [ {; {" [- m

不管是食用已经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无意识吃下食品包装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体内的微塑料污染。一份研究曾预测,经常吃贝类的人每年可吃进1.1万片微塑料。

5 }2 Z' R% k8 V

. ~5 A7 C8 j8 h1 H. t

▲微塑料被发现进入人体  图据Getty Images

: V1 X6 j/ j4 q- M ]

“在人体内发现那么多种不同的聚合物,这说明污染来源非常广泛。”伦敦国王学院环境健康科学家斯蒂芬妮·怀特也表示。此次实验有两名参与者并没有吃海产品,依然检测出微塑料。

+ s2 S( l$ h+ T6 V5 K, `8 X

“如果人类不改变现状,塑料污染程度会进一步恶化。”施沃布尔强调,人类需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回收再利用。

8 \" f5 G' H( y+ D

/ }1 {5 C- i h, E( ?: v, j4 Z1 O

▲塑料污染问题严重  图据美国新闻周刊

: V8 b; p, t# R' | p( O% Q# ^

关于塑料的危害强调已久,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已经在陆续开展,很多国家已经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美国很多城市计划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及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今年,欧洲议会还投票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微塑料。到2025年,欧盟国家一次性塑料瓶的回收率将达到90%。但这种程度的努力,被质疑为杯水车薪。

, f* Z$ O2 [0 j. A2 x# |

% L& @! w1 q! R4 |. Y3 \* K2 l

红星新闻记者丨林容 编译 

2 O7 s( s& m3 h

编辑丨平静 

. P! o+ k5 E! C. G) Z7 d- P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1 X/ H8 Z" w/ B( b8 S

本文为红星新闻(微信号:cdsbnc)原创

. L7 Q) H( j( o: }$ W( J7 d

如果您发现本新闻有虚假不实等问题

# q! {5 u; B0 n4 V

欢迎向我们后台留言举报

/ A% b d( t# k( { 2 a* a0 w6 E+ C. b9 ]. R3 {( K ' _" F- l% ^2 \# F. Y" y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蕙兰心质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