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向海而行孕育新质生产力,引领高端水下测量国产化丨向“新”寻力 “质”焕新生 -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商家

[复制链接]
2 ]- z8 ]# ~6 y' w9 Z
! D' L+ W+ U) [& Y/ q+ l $ ]8 |( k- q. C, T9 `' |& O( |/ ^, Y 8 ]0 \1 r) K& v* L1 p0 @' ~4 ]5 g 重播' c" p6 m0 x; ? 9 D( z; k+ W$ C; V # p& {/ e$ R1 j0 s 4 Q, \/ ~5 d; @3 L' m8 P8 V7 l# l9 [# _ d! b ! R4 _: b H7 G) O
暂停
* D% f; D* F; p$ q0 O, B6 g / ]3 `! Y) i) \7 p1 E 00:00. a6 ?3 X) i5 Y% }0 p9 ^1 e / 3 ]: i2 A. P) J y. Y0 U 00:005 n. Z0 @5 L4 o h 直播 ) V o! d' q& k+ ^/ ^ r& s; O; F1 d+ X8 t+ _3 B$ l. C2 W/ T0 i / e* L1 |) K0 P; j/ N
, G/ m) d6 \3 s: o* _* {2 I7 ~ 2 ~8 Z0 X- [; W; h) U! O
00:00
4 {* q4 \0 e3 d! x ; {6 d b0 @6 g
5 ~0 f3 F! o8 | 6 \. y. g a" ?, m6 T% c & O$ G% e: w( K4 T0 E ' P1 |5 ?5 q) } E 9 @% x6 C2 r; s9 ` 3 s; M/ a3 x% _; }$ C3 { y
进入全屏
3 \& ]: k' X& a; w2 s ' \& y( g7 n3 `& `% g9 k: D1 ~" M. x4 F- C% M) _. k . O. b' I! z3 J& D& s" b" b4 @% E" l# A# m9 \2 L/ R, Q2 g* b
0
9 Y& Z9 S2 Q9 I" ~! A" v+ U2 l- K 4 x) `4 a0 r/ s3 D) B+ y, f4 ]. E' b; Z8 T ! x5 h" q7 p! P: X" _* m0 h) n3 x ' I: N. P, W' t " v5 c- ~/ R+ F$ }( ~9 n \0 q! D- ~( F $ J4 i/ ^! l! q$ m& y, y& }2 ~$ X; D( Z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 n& y* G& j- g G* o 9 i; T, W8 O! F# D4 v - H- [3 X* B" ]8 g * ~5 @) Z3 M8 ~# i" ?6 p8 E
2 V* `8 B# ?+ W2 j- O! @2 G8 I& Y2 T

“中海达打破国外高端海洋探测装备垄断局面,引领海洋探测装备进入国产化时代,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 U6 W/ A w6 ]; f4 q* y% o

谈及企业不断求新求突破的发展之路,中海达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宋宝雄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中海达自创立以来就携带的“奋进密码”。

' Q( J* O' l% W8 G) D: K
" O/ M# L! w2 b/ }2 ~4 M4 `+ J p

“出生”自带“新质”基因

; }$ ^1 T l! z. g9 |* m

初心向海瞄准国产化之路

0 i6 O/ H, S& i$ D$ [

早在1999年集团创始之际,中海达就推出了国内第一套海洋成图软件。一年后,国内第一套RTD定位系统在中海达诞生。2003年,中海达又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数字化测深仪……这些开创性产品的推出,不仅为中海达在海洋探测装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改变了传统海洋测绘作业模式,引领行业进入数字化测绘新时代。

# J) h2 ?: T1 ~9 _. J
. D) V$ \* K/ p! ]7 J! J' Q9 Q

向海而行,应势而生。2014年,中海达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成立海洋公司,加大海洋领域投入力度。

5 J- i% R: _2 `7 F$ Q. `4 x1 z

“放眼全球市场,当时的水下测量产品几乎被海外垄断,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价格很高。”宋宝雄说,公司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市场拓展的难题,唯一的办法是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

m/ ^7 y7 ^* c8 H* D

为此,中海达海洋公司开始在导航定位技术、水下声呐技术、无人平台技术等相关领域发力突破,通过技术变革,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新形式、新内涵,朝着“实现高端水下测量国产化”的目标迈进。

- i* s7 H4 ^, N ~# X* y" p5 I
$ x& y0 X r( g2 t. h+ u+ @

“新质”之力逐浪生长

" l+ B* P$ I3 Q8 n: O4 P

自主研发之路捷报频传

6 T4 w' [5 w& i$ Y

“2014年至今,集团在海洋领域累计投入已经超过1亿元。我们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 L0 h4 K' q$ h5 {' I, S

如何走稳创新之路,宋宝雄这样回答,对于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来说,自主研发是第一要事,核心技术是经得起检验的“真本领”。为了给企业创造肥沃的自主研发土壤,中海达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敢于下“真功夫”。

6 p3 C* ]: s4 P9 n3 W+ E
& Q" K/ N1 u$ N b3 ?

除了科研投入每年均超1000万以外,中海达海洋公司聘请了多名行业经验丰富的应用专家,研发核心人员皆来自国内声呐及相关行业著名科研院校。目前,公司各产品线均已实现突破,取得了相应的市场成果,同时,还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项目工作。

1 p9 B9 M" v$ S2 c/ \0 T) h, g
: x% [3 E9 }" t6 F! f" ]4 T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实力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要素。从打破垄断到夺回市场,中海达抢占创新高地,在时空信息技术领域拥有1653项知识产权,涉水产品相关专利和软著共60余项,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这些专利技术的积累,为中海达实现高端海洋探测装备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国内客户有了更多选择,从而摆脱了对进口设备的长期依赖。

9 T' o1 u& k8 x
9 c' g, N, T6 g, _+ C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宋宝雄向记者介绍,“江北新区以自主创新为使命的发展血液与中海达不谋而合,落址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我们在配套设施、政策制度、产业集群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 N- D x8 f! R

从园区管理角度来看,园区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使企业能够专注研发。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也助力公司与上下游企业贯通协作,为产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5 x" n: j' p# O

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 C" t- I" B/ F* [

“明星产品”掀起“国货”浪潮

5 a' l% h9 q4 v+ ]3 F$ Q' r/ x7 c

核心技术的突破为企业产品创新赢得了更多主动权。宋宝雄指着公司展台上一架iBoat系列无人船说:“这台无人测量船的核心部件已全部实现国产化。”

9 b% W) I# @% k) |, v, B, I- N

过去,相关领域测量普遍使用传统航标船,设备体积大,需要人力多。而中海达研发的这台无人测量船可以被一名成年男子轻松抬起,成功实现单人作业,且能够有效克服水深浅、浅滩多、水上树林等复杂水域问题。

- m- ~: P8 K! J+ ?
; w# }/ J7 h7 I5 t7 Y8 T

产品落地并应用于五湖四海是中海达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的最终目的。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技术中来,到产品中去,实现创新发展的“自给自足”,推出了iBoat智能无人测量船、HD系列单波束测深仪、iBeam8120多波束测深仪、iFlow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iSide5000多波束侧扫声呐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明星产品”,可应用于海道测绘、航道海事、水利水文、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从此,星辰大海有了“中国智造”,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收获了良好口碑。

/ u) C5 g# w. b! K
" }% v9 ]$ N* }+ a; i+ k" b5 o0 O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全球海洋探测技术方案提供商。”宋宝雄说,中海达海洋公司并不止步于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未来还将立足用户定制化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传统行业提供定位、监控、调度等综合解决方案,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企业自身以及更多领域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 b; [2 z! v2 j' J5 J( ]

(记者/金冉 摄像/谢自强 视频/宋梦真 设计/陈敏)

* B- F4 t/ W0 V2 n9 r$ g: w: s9 W! X/ k- ~$ k) g& T + f) s* k9 R- l 6 ?" l5 `; Y6 a5 |3 S) K% N 5 t6 M' D" l4 C- p& p/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太美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