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 {0 b, n5 s& X G7 u! J. Y  鱼跃鸟鸣醉蓝色 + b" W& g J% @. _4 ~% @
青翠的树冠随风摇曳、树与树相连形成一条绿带,海波粼粼,白鹭飞翔、海鸟成群……初夏时节,记者在湄洲岛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里看到,曾经垃圾遍地的荒滩已变身为鸟类嬉戏的天堂、植物生长的王国。 ! `( Y2 ?& i+ 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 F' _! g& u' d) i% O5 y 近年来,全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调查、监管、修复”等方面发力使劲,全力守卫蓝色家园,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Y' n/ ~. L, x! E# J
开展调查
. q; U6 k4 Z# y' z0 ~1 I 摸清资源家底 " B' D- Q- t3 A3 U# N0 b9 W
调查人员进行海岸线修测
" r& I& J8 f) ?1 a9 H& }- f) _ 海岸线是我省“颜值担当”的风景线,更是孕育无数海洋生物的生命线。研究显示,海岸线的滨海湿地生物种类达8000多种,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基因库。
, w* W9 Q2 J, v: `8 D+ M) d 但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有着 “最美资产”之称的海岸线人工化趋势明显,生态岸线不断减少。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有关专家说,人工岸线的增多虽然助力了经济发展,但也改变了自然海岸的生态环境,阻断了正常的陆海交汇,直接影响到许多水生生物正常的生长、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9 ]5 H! J' z. D9 `# G1 w9 |. j
“要把最美的岸线还给自然!”国务院对我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提出明确目标。
% D; ~$ m0 {& ^+ V 做好岸线保护,调查先行。省自然资源厅海域海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使用的海岸线修测数据还是十多年前勘测采集的,当时修测比例尺较小,数据精准度不高。加上近年来自然变迁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原有的数据已不能真实反映海岸线当前的实际现状。
* H( s5 E' K) A" D: i' h* v 从2019年8月开始,我省开展新一轮海岸线修测,旨在更准确掌握海岸线的位置、长度、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情况,为加强陆海统筹、保护海洋资源、科学制定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提供数据支撑。经过近2年的攻坚克难,目前已形成修测成果,待进一步审核后将予发布。 7 S% o1 F8 ]4 O4 }) x- ?
另一项海洋资源家底的调查——养殖用海调查,目前正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下有序开展。作为渔业大省,我省海水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但一些地方“无序、无度”的粗放养殖模式,导致海水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鸟类及重要水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
8 \* B: M+ A" `& E3 } “这次养殖用海调查任务是查清沿海养殖用海规划依据、审批状态、用海主体和空间分布等现状,为下一步加强和规范养殖用海管理、保护海洋生态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该负责人表示。
) u/ s$ U* G0 f5 j1 j( I 强化监管
0 ^5 @' c5 }6 `7 b" C7 S9 @ 保护海洋资源 黄金海岸新貌
7 Y/ k6 h9 F4 C1 H3 t3 a x 4月初的一天上午,漳州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海警、海洋渔业等涉海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向海洋深处驶去。 ) ?7 i4 B; }. r
“为了严打违法盗采海砂行为,像这样的联合执法行动已成为新常态。”漳州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有关人员介绍,2020年以来,涉海部门每月至少开展1次海上联合执法行动。截至今年4月底,共开展联合执法37次,常态执法779次。 2 R5 O* I m" X7 g
近年来,随着砂石价格飞涨,乱采、盗采海砂行为日益猖獗。盗采海砂行为不仅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还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面条鱼、梭子蟹等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遭严重破坏,数量急剧下降。 & e) X! u9 E% n
强化海域监管势在必行。但我省海域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域面积还大,拥有海岛2214个(有居民岛屿100个)、大小海湾125个,大陆海岸线全长3752公里,全国第二。
( ]& O+ {0 Z# C$ E Y/ F# B( ^ 面对线长、面广的海域,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却存在人手少、执法力量薄弱等实际困难,违法用海行为一度呈多发高发之势。如何破解这一监管难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
4 A+ E% [' g5 q( F 针对“人手少”,强化“合力管”。监管辽阔的海域,各自为战的治理,显然力不从心。打破条块分割,强化联防联治联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强化与海洋渔业、环保、水利等部门联动合作,握指成拳,在控污、监测、修复、执法等多方面形成监管合力。除了将岸线、海岛巡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外,每年还会同国家海洋局、省海洋渔业执法总队开展“海盾”“碧海”“蓝剑”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使违法用海多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 ( y3 R" W" e* D+ U" l4 U
针对“发现难”,强化“天地网”。省自然资源厅创新监管手段,利用国家高分辨率观测系统和实时卫星数据,强化违法用海动态监测,加密监测频次,缩短监测周期,提高执法时效,实现全省陆域和海岸线、海岛岸线监测全覆盖。近一年来,共完成用海监测40多期、海岸线和海岛岸线监测17轮次以上,基本做到违法用海行为“发现在初始”。 9 N0 n8 r$ t0 Q4 D
一条条生态红线,护卫着蓝色空间。我省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将重要河口、滨海湿地、海域海岛、自然岸线、重点渔业水域、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等纳入保护范围,实施最严格管控、强制性保护。全省共划定十种类型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188个,占全省海域总选划面积的38%。 # n' t. x& S: J$ [ {) G! k/ v
生态修复
# T" S# J. x! P6 C 建美蓝色家园 白鹤来“闽”做客8 j0 [7 Y/ V' v2 ^* K% R
“妈妈,快看!那里有跳跳鱼,还有小螃蟹。”初夏一个周末,福州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小明一手拉着王女士,一手指着一块滩涂兴奋地叫着。
0 t) v) y N* I1 g2 D “这里真是动植物的乐园,有鱼有蟹,还有各种水鸟。”家住罗源县县城的王女士时常驾车来到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她说,漫步在红色木栈道上,抬眼能看白云蓝天,低头能呼吸红树林释放的清新氧气,还能教孩子湿地保护的知识,观察水鸟栖息、觅食。谁曾想,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海漂垃圾成堆,造成航道堵塞,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 w) c+ E) @5 c0 v& {8 {
近年来,围绕湿地、沙滩、海湾、河口、海岛等典型生态系统,我省通过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现了碧海蓝天、白沙细浪、鱼跃鸟鸣的美景。
d8 G+ K% u( z. m, z) k1 C* U 在厦门,观音山曾经淤泥遍布、海浪侵蚀严重,通过滩面清理、填沙、排水管涵延伸及拦沙堤的建设等一系列改造,现已华丽转身,成为厦门市风景优美的滨海浴场。“沙滩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其修复不仅仅是简单的还原。”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域海岛处副处长金朱兴说,一段被完美修复的沙滩,不仅要做到技术上“留得住、不泥化、不扬沙”,还必须实现视觉和功能上的双重提升,对周边的海洋生态环境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8 W; i% e/ _, j0 x/ G1 `
在泉州,去年初冬时节,被誉为鸟类“活化石”的白鹤,优雅曼妙的英姿出现在石狮湿地公园,这是白鹤首次来闽“做客”。近年来,泉州通过生态连绵带建设,让曾经的生态“锈带”变成“秀带”,已吸引白鹤、红隼、黑翅鸢、鹰雕、黄嘴白鹭等近百种珍稀鸟类前来“做客”。
% ^3 E) K$ o7 ~6 ^7 W 在莆田,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该项目将整治岸滩、海堤、海岸带16.35千米,修复海滩面积173.1公顷,修复湿地面积 14.08公顷。莆田市自然资源局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伍凤珍说,修复中特别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选用抗性强、色相丰富的乔木、灌木等进行复合式配置,优化海岸带生物群落。 ' a3 x9 ]8 b5 Z
…… 2 N7 ]% B3 h" H1 c* D1 x1 \
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全省海洋生态系统质量,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继去年福州滨海新城海岸带保护修复等4个项目获得中央补助之后,我省今年再传捷报——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等4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1年中央补助项目,获得补助资金12亿元,用于开展海岸线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工作。入选项目数和资金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结语: b- ~8 Y3 q# L g8 n) X7 _- }
保护好海洋生物的家园就是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制度、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全力守护好这片美丽的蓝色。
! k8 i' W; O) o9 B+ Y ·END· " y* o( T, M4 E) o
■ ■ ■ ■ . H$ z2 ^( b3 e* B
供稿:海峡资源报 赵勤恩 ' N2 n# ]4 [. R
“福建自然资源”投稿邮箱:fjzrxmt@163.com
$ |; X8 M' Z, Y3 I  7 U; {3 T, v7 C* P/ c- Y
& h- H1 D( F6 a6 y+ \: Y
* H, C6 Z' h&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