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 a7 B- l+ E; H9 ~: f' Q% e
本文来源王诗成专著《海洋生态经济路径研究与实践》0 k% c0 c3 R' ~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为加强海洋资源节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 \/ p5 ?& j4 T! p& J7 i5 t/ } - [4 c$ S* a; l$ q
关爱海洋,我们在行动 + N# q+ E/ e$ o( t+ x, O
5 y2 H6 S+ _/ Y V' g; h# k* }; G& w 一、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必须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4 m3 R7 ?4 c+ F0 `2 i- v
人类发展至今,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中。 0 m% T3 T8 ]& Z* W9 i! f
1 B. i5 _9 P' F- H
生态海洋 - L) j% h1 R @
% E x+ J G2 {9 I$ b0 M3 V. v% s6 C
众所周知,尽管我国幅员辽阔、物藏丰富,但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拥有耕地、草原、淡水、森林等资源数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1/3、1/4、1/8。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美国、英国以及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1 G$ T) ?( F0 J& e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海洋如何定位,已显得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在发展海洋事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周密策划,统筹兼顾海洋环保工作。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优先的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长效机制,真正掀起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热潮。 3 o/ \ W$ `- H9 b. B0 u; l& O# f
7 n* n" S5 p9 m4 `. x6 g
生态海洋
c) P. _* [: b# q( u4 R4 r
2 M- I X6 v' m8 {7 b$ I 二、山东海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0 z& {8 r5 _* P8 ~
首先,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从山东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2007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山东省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0410平方千米,比2006年增加590平方千米。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分别比上年增加2750平方千米和1730平方千米。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海域和莱州湾,黄河口和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和生境改变等。
2 V6 O, e- H" a5 }7 U. p % E; f1 [! K5 |6 t: m$ B
赤潮灾害 ( Y- Q- V7 h/ F V1 {$ B/ b, E# \: M
3 _% r) [& u3 R# ^( H2 a1 Z* t) H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六六六、滴滴涕和砷的污染。局部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较高,主要污染物为总汞、铅、砷、石油烃、滴滴涕和粪大肠菌群。与2006年相比,超标程度有加重的现象。93.4%的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其邻近海域环境污染较重。莱州湾滨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大,盐渍化程度高。 A" S/ H5 s& |2 U4 O
5 V' X- o1 H; `, z+ b
海域污染
& t8 i; L( R+ S/ ]1 t ; U P X5 D* m8 D. V! U
综合分析,山东省海洋环境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由于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排污和海上溢油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全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比较突出,过度开发造成湿地资源锐减。二是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近两年来,海水增养殖模式趋于科学、合理,养殖密度大幅下降,水体交换能力增强,加之循环养殖模式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制止了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且由于增殖规模不断扩大,贝类等海洋生物的自净能力等因素对维护海洋环境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三是主要河口及邻近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黄河、漳卫新河、小清河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生境遭到破坏,局部海域海洋生物濒于灭绝。四是气候变化对生物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受气候变化影响,降水减少,入海径流量降低,造成近岸海域盐度升高,海洋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趋于不利。对此必须正确应对,确保全省海洋生态良好。 0 u0 V* [- R# N9 x( y$ N0 a! z
) H5 m# Z* L6 Y ~ 生态恢复整治
' Y' o" A$ D. u, E' r+ D8 S9 o1 S
8 L: {8 j0 \6 u( ]) M6 {4 F5 J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海洋环境保护法》《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已出台多年了。这些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都对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做了具体规定,要求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尽快形成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生态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加强海洋保护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海洋环境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社会上,科教界大力呼吁依法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求治理陆域污染源,特别是对沿岸工业源、生活源要依法治理查处;另一方面要求依法坚决查处海上溢油、海上开发等造成的污染事故。依法治理海洋污染,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 N6 K$ u$ |, ~" n
- V- b+ y4 p& y: J 生态保护 & P W" J7 y1 O4 N1 ~! m
) `0 {8 [7 M) |+ d: O9 h0 I 再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海洋环保规划的重大战略行动。目前,《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即将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是国家或沿海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所做出的安排。它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促进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保证海洋的持续利用。《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对保证山东省海洋环境得到有效监控,入海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对已遭到破坏的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海洋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指导性。因此,实施《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必须把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 @9 t2 V2 F7 i1 l& V
\& \0 a* ?# V( H* g4 ? 生态文明 2 |) j: m; k( x
/ C; g; I. e, T1 r) ?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1 K( a# Z* t7 r" ]: E7 W5 U9 P) h 倡导海洋生态文明,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牢用好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不断开启、发展这一智慧大门。我们海洋战线上的同志要积极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自觉行动楷模。为了更好地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海洋环保事业,重点实现三个转变,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
z0 L/ d6 _. i5 B2 X
! y, h2 L4 U$ r( z 海洋湿地
7 X7 k" ?) R# g, x
2 z) N7 Q: w3 E7 n 三个转变即一要转变海洋环保理念。要切实抓好国家有关规划和《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现代经济理论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莱州湾沿海资源环境压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必须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自觉推动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的整体转型,由经济增长向社会发展转型,真正做到优化空间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优化社会建设、优化生态环境。 " k7 A- ~: Z+ a5 {
# m; V" i# D! m" }3 g2 x; n2 U 生态保护 / x: u! Y7 j: ?. P- n3 Y t
; } E0 y, \! m8 q$ A% V3 z; d/ j. R 国家已制定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省政府即将印发《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各级各部门要依据规划,抓好落实,真正把规划的内容和有关要求做细、做实。要依据国家、省里制定出台的规划,制定好本地规划。对当地海洋环境资源统筹安排,做好总体布局。要加快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市县要依据规划优先开展海洋环境承载力和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试点工作,为今后制定污染物排海管理制度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要切实组织监督落实好污染物减排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海洋为荣,污染海洋为耻”的良好风尚。 0 [/ Q6 M9 v* M( [/ y J. O o( \) ^+ B
+ E/ E8 @8 w/ }7 a 生态保护 * Q4 k3 C( T: y
/ |1 \0 P1 O& h, j
二要转变海洋监管思路。在宏观上确保完成总量削减指标和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标;在中观上确保完成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在微观上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关停并转迁和企业污水排放达标。节能减排和海水水质达标的约束性指标,是“利剑”,要让这把“利剑”成为衡量海洋环保工作成效的标尺。把总量减排、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企业达标和生态省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到每项减排工程上,实现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的年度目标。
" o/ k/ D. b# h w: A: B
2 q; D* J/ f$ c, z) ^2 s+ b 生态文明
, T' T1 D5 n* ^: g+ r 6 t, W7 R Z3 M3 k
加强入海排污口检查。要对山东省境内的沿海县、市、区,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海洋排污的企事业单位和主要河进行流检查。通过开展检查活动比较全面地掌握入海排污口的基本信息情况,主要掌握山东省陆源入海排污口数量、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陆源污染物排海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特别是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情况;掌握山东省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质量状况,建立各类入海排污口及其污染源档案、信息数据库,从而科学分析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正确判断海洋环境形势,科学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根据检查情况,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督监测,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要下决心关掉一批污染严重项目,改造一批技术落后企业,整治一批违法排污单位,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总量。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省沿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全省海洋污染面积进一步减少,海水达标率达95%。 ( V9 }; p- C6 i# D: w$ ?
3 i0 B4 |" q3 I5 d; \7 v 生态文明 8 R) _4 d1 y U& _6 T7 A
0 M# q/ N# Z( J9 @. g4 A
三要转变管理方式。把海洋环保优先真正落实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上,着力于提升海洋环境管理与监察水平。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强化污染排放总量管理,从控制新建项目污染增量上实现减排。各类海洋石油、海上航运和港口企业都要防止溢油、漏油、超标排放,严格控制海洋倾废行为。海上养殖活动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控制密度,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有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三同时”的要求,配套建设、运行环保设施。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和建设项目“第一审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不批,污染总量不削减的不批,不具备污染处理能力、危及环境安全的不批。 5 i8 n7 @2 k2 F, l* ^
: q9 J. `. L7 p+ k! |5 w, _* w" _' L
生态文明 6 ?9 ]. ]" e9 B) O
4 J0 x; c* T: M8 X
要进一步加大海洋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活动,重点是查处违法向海洋排污和倾倒废弃物活动,确保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达到突破性下降的目标,海洋环保工作彻底实现由积极预防污染为主到主动治理污染的新转变。提高海洋事故和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和赤潮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和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对海上溢油的重点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要加强监督监测工作,完善监督监测手段,强化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对海上污染事故和赤潮灾害要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处理。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防止事故蔓延,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要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切实查处污染事故隐患,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切实维护好国家和沿海群众的利益。
, X( p, ^4 V7 O" v3 O, e ! |6 J5 i2 B [6 W) D
生态文明 2 H& b" {7 g& C. ]' I
/ T; K1 M+ ]% D0 p+ A. J 五个方面的工作即一是放眼世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的沿海国家,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于50%。我国沿海是国内发达地区,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0%。可以说,在我国发展服务业的潜力十分巨大。要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必须把大力发展服务业放在调整产业结构的首要位置加以推动。要从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入手,尤其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服务业节能降耗。围绕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群。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在沿海地区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 m: p- Q6 i) ]. \ `8 c- h$ W
* l$ E( ~) [! \/ Z+ g- r
柽柳林 5 G. ^" @8 A/ f _6 v" d5 q0 c
3 j9 l. n9 f" e, F
二是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倡导海洋生态文明,要富有超越的思想和风范,勇立时代潮头,敢于破旧立新。要积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将海洋环保工作提上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国家渤海综合治理方略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把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海洋和社会经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要鼓励优先发展海洋环保技术,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海洋潮汐能、海洋风能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海水净化新技术产业,形成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坚强基础和前沿阵地,推动海洋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最终实现海洋生态文明,达到全面健康发展。 ; P8 \; n, A: Q% }8 v: p, _( [
( o( V' w/ k9 x* [
生态文明 ( O+ O% F0 w" I ], @& r# s
( x" S5 W2 K" P: X( Q% O6 x6 G$ k 三是立足创新,强化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倡导海洋生态文明离不开创新。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海洋资源稀缺程度和海洋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要加快出台扶持发展海洋监测、预报、鉴定技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促进海洋监测、预报、鉴定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鼓励发展的政策和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 x0 {- V/ f. r. L# q1 x 要加大投入力度,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财力保障。海洋环保是一项高投入的公共事业,需要逐年加大投入。要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海洋观测预报能力,逐渐完善省市县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优化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使全社会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资源。通过强化有关政策和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推动海洋资源利用技术、海洋环保技术,使之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为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污染防治、海洋资源修复等重大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a. j4 `1 Y- \: T7 p9 r1 f
8 X2 x8 G F, E2 o0 D: b8 S: {
红珊瑚 ' {; l) G7 i4 ^1 ]- a- ^
: i' v$ E/ B0 c1 }) h" u. ~! j6 A 四是推动重点海域的综合整治。要结合全省海洋实际,对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全面部署,搞好治理规划。制定重点海域综合整治方案。用3年时间,开展沿海流域、区域、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综合整治。以胶州湾、莱州湾为重点,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继续推动胶州湾陆源污染企业的拆迁关停工作,将一批重点污染大户撤离胶州湾沿岸,同时加强对胶州湾污染的监督和监测,确保奥帆赛场水质良好。今年同时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实施“莱州湾生态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工程”,重点开展海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莱州湾海洋牧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及渔业生态修复、入海污染源湿地净化处理实验等示范项目,推进莱州湾生态治理。当前要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海洋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及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进行莱州湾海洋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研究制定莱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完成《莱州湾生态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在莱州湾海域加强人工渔礁、增殖放流,修复渔业生态环境,增加渔业资源,达到改善莱州湾海洋生态和资源保护的目的。 * k6 }1 T/ o7 e* Z4 _ e. z
6 `& B0 O. u* t
万鸟岛 * ^& e8 p9 X, c, R
1 e, X8 y3 x! p* c
与环保部门联动,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海洋环保专项行动。强化重点排污企业海洋环境监管和违法排污查处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重大海洋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 4 |! c% Z+ T& x4 g
五是加大近海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在过去3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今年省市县各级海洋渔业部门继续争取财政专项,争取社会投资做好100多个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其中海水增殖项目72个,人工鱼礁项目19个,深水网箱项目13个,渔业资源保护区12个。 7 u1 p8 O. F; U' R! V Z1 h
) n- w; i* |* m
大乳山景区一角
7 @" z! c0 \! a+ I3 A$ d - T% l* ^' y/ h/ o0 i2 r. [
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蜇、乌贼、梭子蟹、牙鲆、半滑舌鳎、黑鲪等。全省在修复资源的基础上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加快选划和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工作进程,建立生态监控区。加强对重要水生物种资源和珍贵濒危水生动物以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2007年9月)
' V2 S9 p+ k* d
. @* x) A6 A. h
% ]( b$ i$ A: k& w4 c e) C- t1 n7 s9 E- E5 g- c$ C
) A9 I* |2 R" U# \* s: ?$ P. u) v"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