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海洋的「公地悲剧」? - 海洋资源开发道德

[复制链接]
5 I4 x: H C9 _) `. ]4 e, S# X \' W
9 X3 @& w! e" z5 i7 ^0 s2 t

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可以从两个角度谈这个问题,一个是政策模式,一个是合作模式,我这就简单地回答一下,有时间再慢慢补充

8 J7 X" W2 [) z, p/ R$ ^8 Y

从政策来看的话,现在很流行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在推广的模式就是Transferable Quota,如果题主你熟悉碳交易的话,这个模式其实是有点像,就是为公共产品创造一个市场。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个区域内的鱼群量和生长率,来确定一个捕捞的限额。然后在把这个份额分配给此地工作的渔民,渔民之间可以交易自己的配额。这个模式的成功基于两点,一个是对该区域内能整体的资源情况和相应地经济影响有准确的评估,一个是政府的执行能力,即能不能准确的在到港的时候测量每一个渔船的渔获量,如果超额的话进行相应地处罚。目前存在的案例证明,这种方法对恢复渔业资源还是很有效的,同时也是在不会大量影响渔业收入的情况下相对成本最低的方法。此外,这个模式也不一定用在商业鱼类上,对所谓的bycatch,就是那种没什么商业价值但是会被顺便捕上来的鱼类,也很有效果。

. | B7 i2 r/ g9 W2 x" W+ r4 Q

当然,这个方法不可能万能。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生态系统,比如多样性很高,或者种群退化的很严重的地方,可以采用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这个跟陆地上的保护区是一样的,要完全保护,当然配套的海警执法之类的也是必须的。而对于很多国家,没有那么强的政府能力,很多国际组织比如联合国啊,世行啊,推行的是基于社区的合作捕捞。因为往往在一个区域内捕捞的就是一个地方的人,而在这些国家往往地方的传统社群力量是很强的。其实所谓的“公地悲剧”,很大的程度就在于认识不够,沟通不畅。所以这些国际组织做得就是要让当地的渔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渔民对这个问题是认识最清楚的,因为渔获会明显减少同时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充分发挥社群的力量,通过渔民的自治和协调来克制过度捕捞的问题。这个方法虽然没那么精确,但是在有限的预算和执行能力下,这个模式也能缓解问题。最后,现在很多国家也在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来替代野生捕获,这一点我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当然水产养殖也有问题,比如很多鱼类还养不了,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养殖市场的规范等等。但是必须说,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可能会成为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9 W, N7 i2 ~. Q* `+ l3 ^

合作的问题,这个确实就非常难了。目前已经比较成型的就是所谓的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RFMOs),这个主要针对就是的公共海域的渔业资源,特别是高度洄游性的鱼类,比如金枪鱼这种。目前已经形成的RFMOs大约有17个,每个RFMO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一般来说就是有个科学委员会,然后各个成员国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对该区域的渔业资源进行管理。实际情况中,效果只能说一般,首先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因为各国之间的合作执法本身就很难,第二个就是你无法限制准确评估这么大海域内的生态影响,因此你也就没什么动力来针对性的减少捕捞,或者说减少收入。回到刚才评论“公地悲剧”,这仍然是个认识不够,沟通不畅的问题。所以相对来说,欧洲因为合作紧密就做的还不错,比如地中海和白令海这些区域,美国和加勒比海国家也还可以,东亚这几个就因为种种原因缺乏必要的合作,就差一些,至于其他的地方很多就形同虚设了。

* T0 `! z) i& C8 m3 {

不过这些问题也在慢慢改善,比如中韩之间就进行了一个“黄海生态系统项目”(Yellow Sea Ecosystem Project),这个机会就是联合国发展署牵头,WWF,中国,韩国共同承担资金的一个项目。这个不完全是针对渔业的,是针对整个黄海海洋生态系统而言的。双方承诺了一系列的目标,比如减少捕捞作业量25-30%,减少垃圾排放,保护海洋栖息地等等,希望在2020年能达到。我没有具体地跟这个项目的进度,不过这样的努力和态度我认为至少是好的。

6 I$ m. u' m2 q, m; b& \

说一下

. g1 s; \! u% z3 U" G8 ]+ ?8 P ' U! a+ W5 X7 U ]2 Q+ l' P5 f6 ]) u* f

谈到的碳排放的问题,海洋的问题是有些像,但相对来说我认为解决的难度要小得多,因为这不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大部分资源如

& D- l! i: n1 v- \+ U* R Z 6 X3 y% E \( V, Y: n. x/ S$ a8 t ) I; ?1 s3 S3 Z- a1 B

所说,都是在一个区域内的,单个政府执行力够都能解决,甚至不需要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就可以,即使几个国家牵涉的往往也有限。但是碳排放难就难在气体是流动的,全球必须共同承担责任,而往往这种多边谈判是很难成的,比如WTO一直多哈回合,巴厘岛回合谈不成,但是双边FTA就容易很多的原因。

3 F) j# l3 l% |, ^
$ D) J$ x; Z0 L$ u; v `# m% W+ O) A3 [6 B; G0 r " j, N8 e& Z7 E8 Z$ v, b0 _: B5 Q: Q4 w1 G/ | % R2 W, c# l" E7 u% S0 A2 R, m* v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哈依盟
活跃在5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