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十年变局 - 沿海地区人口增长

[复制链接]
5 v+ C8 m) P: p* u% v! S: R( J0 a
: d4 B7 p6 q% r
V% L( U. E2 F$ h; n0 L" y9 Q+ Z

▣作者:老船长

- N! ^# Y6 n, }6 v1 D* b, N

1

9 L& i4 k/ R2 q

常看新闻的人会发现,最近官方在回顾过往十年的发展成就。

* ~0 L- {7 Y2 D/ r* V! O

第十八个发展成就,轮到了人口。

, _) m, V+ _6 u

官方给这十年来的人口发展,是这么定调的:

9 ?9 o6 M" J" x$ o. ]1 M" s+ ~

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人口保持平稳增长,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人口流动日益活跃,集聚度提高

2 u2 _( {6 ?7 X% a1 r

全面而到位。

$ }$ C7 M) Y# q2 w4 n. p% H
6 e8 Z! i' f) ~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2012-2021这十年,中国总人口突破14亿,增长了5856万人。

0 J! Q3 I: k; U% B# @) e

城镇人口更是从7.1亿到9.1亿,增长了2亿人。这也让城镇化率从52%提升到了64.7%。

) C( c+ l: P, ]& Y

相应的,乡村人口下降22.4%,如今已经跌破5亿人。

: x$ R' W, M9 G, u9 _; O( r1 w

男女性别比也有所改善。十年来,男性人口增长了2916万,女性人口增长了2940万人,性别比下降到104.8。

/ ^: J7 {7 r/ E4 x1 Z5 l

如果从年龄段看,0-14岁人口增长了2391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了7346万人,而其中65岁以上人口就增加了7342万人。

. M) f( x2 H( C! i% X

老龄化速度,比预想中要快得多。

% ~* a+ B( X; R( }

而作为劳动主力的15-59岁人口,却下降了3881万人。

3 Z8 ]7 {/ v) E7 b

从这个数字中,或许就能窥见过去几年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

4 C% J5 U5 d& P' Z- X. Z

人口的增长,区域分化更加明显。

. J8 y: J- R0 G! Y( \9 L
4 F4 g) O6 t& q0 O: Y# s2 J

31省市中,十年来23个省市人口都在增长。

$ H1 u2 c. ^0 E0 q5 U6 B

广东人口增长2090万人,高居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浙江,增长1063万人,只有广东的一半。

7 D' @) v9 q" L. n

这也是十年来人口增长唯二过千万的省份。

1 S4 P/ v v, |+ Y2 Z

人口增长超过200万的省份还有:

7 P+ X( U& l' `& `

江苏、山东、河南、福建、贵州、新疆、广西、四川、重庆、陕西

+ [2 V$ b9 V. J) |& S

除了江苏、山东、福建,7个省份都来自中西部。

7 Q( a0 @7 H. f; n

东部沿海省份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仍然是人口增长最高的地方。

6 k- ?% ]* U! S

但论速度,中西部的表现并不差。

: ]' j0 C' N- T8 |! a4 @5 Z

比如西藏,十年人口增速19%排在第三位,新疆增长16%排第四,宁夏增长12%排第六。

( ?- J5 c' p8 i* u- L* O

此外,还有8个省市人口在下跌:

1 v) {% P$ U x% r; F# M- y

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甘肃、天津、湖南

; {) Q M/ `3 a# u. D. y3 P

除了湖南,7个省市都来自北方。甚至包括直辖市天津,十年人口下降了40万人。

6 ?9 z. k Y0 ~( ?% F1 z

东北的人口下降,最为严重。

" f; A% O* @0 s

黑龙江下降709万,吉林下降375万,辽宁下降159万。

& I: T4 ^* Q: n( ]7 ^7 J6 ?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这十年,人们开始用脚投票,向东向南,向着更舒适的生活前进。

9 F* B3 @$ i; l8 u' z9 O2 r

2

- P0 b% b" \& O6 x: l

于是这十年来,流动人口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0 Y' S& x1 l5 R# X% f+ V, q

由于各年份的统计公报中,没有流动人口数据,这里只能采用人口普查数据一探究竟。

9 v" f& J9 E: R5 t1 q2 c6 L

流动人口,简单说是归于“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这个不一致的时间必须在半年以上。

1 J! r, o$ L: Y2 O* |! ^* \: |

如果按照这个概念计算,中国的人户分离人口实在太大了。

8 t8 Z, h+ z3 `2 i4 E

比如村口大爷,户口在上海市静安区,但在浦东上班,便在这里租了房子常住半年以上,同样属于人户分离人口。

2 O5 O3 i: e0 d& N3 r

这种严格来说,属于“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

, s7 j& w( q3 ]0 j9 J

那我们所说的流动人口,就是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之外的所有人户分离的人。

1 S# k4 I7 l, S4 t; ]

比如港口大爷,户口在河北省保定市,但他在深圳已经摆摊一年,就属于深圳的流动人口。

1 }* s6 `4 D1 v$ \0 g$ x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共4.92亿,比六普时增加了2.3亿人,增幅接近90%,其中流动人口就增加了1.54亿人。

( h. T, f q0 q- [ f- k( ~

为何这10年突然增幅巨大?

0 v& e* Z( B: i: H Y

这得益于省内流动人口的暴增。七普数据显示省内流动人口达到2.51亿人,比六普时增加了1.16亿人,增长85.70%。而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人,比六普时增加3896万人,增长45.37%。

- u) [+ }) g8 G7 W

形势也在起变化。

( y+ E; Q& b( r3 C# y. j. k2 r

从内陆到沿海的人口迁移趋势有所减弱,省内短距离人口迁移的比例正一步步扩大。

8 I/ s9 G' U" V

这和近十年城市格局的变化不无关系。

- ~7 w# W6 q2 _! b( G/ x: u! W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更多的城市都希望融入国家大战略,国家中心城市不断扩容,各省都在推行强省会战略,新一线、强二线网红城市不断涌现……

* g4 b* I- f5 { g7 p

人们发现,没必要直接一步跨到中国最南方,到自己地区的省会城市或经济强市,也能涨见识、找工作

) v% Q7 X* a! d3 d

省份之间的流动人口分化,同样明显。

: E+ ^1 w, |. o
* S& p4 ]* t6 }& a y

七普时,广东的流动人口高达5206万人,占了总人口的41%。而占比最高的还是上海,1047万的流动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2%。

5 q5 d1 A1 {; R+ B0 }+ @" [8 p

长三角核心和珠三角依然是人口集聚效应最强的地区。

9 U3 ]! n- K$ t" R+ }2 D% ^

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5个省份的流动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位居第二梯队。

4 V# L2 h8 s/ F9 }, K$ T" S: V

若从流动人口十年增长来看,广东增长1774万人,依然高居第一。

8 X: H5 V+ I9 Z# M/ G; L- R8 M

而河南、山东、四川3个省份增长都超过1000万,反而超过了浙江和江苏。其原因就在于省内流动人口的大幅增长。

9 L) U% z# M( G0 l- s: T

比如河南,省内流动人口比六普时增加1248万人,增幅高达167%,而其跨省流入人口仅增长了68万人。

: ~; E( ~9 _5 {+ x0 m

得益于内陆省份和核心城市户籍制度的放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流动意愿在增强,省内流动的比例也将继续扩大,或许将成未来主流。

/ D; F' G2 g3 s) ^; G* ^

3

3 H) |% M9 B: s: q2 k

当然,这十年人口的增长很明显,但问题同样突出。

* b. w8 u4 b S6 w) Z* f3 |# ]) o

最明显的两个问题:少子化、老龄化。

. ]+ _. A- I- h. t! G1 u3 p c) A/ e

少子化的难题,是因为出生率下降太快。

. h) Z8 H6 J E6 Y- ^
# O) q) C$ t# G* o

2012年,中国新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也在14.5‰的高位。

$ o% z$ I- Q/ x2 L# T

十年之后,新出生人口已经下降到1062万人,出生率也腰斩到7.5‰。到今年,出生人口恐怕跌破千万,将成事实。

, }# Q& c P$ O: a- {

新出生人口的下滑,不仅意味着未来劳动力的减少,消费、房地产的支撑需求也会大幅下滑。简而言之,并非好事。

5 W4 @5 L% \1 B7 ]- ~

甚至国家卫健委都官方发声:

1 s1 H- Z, X0 t$ g7 p- V# N+ g

“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 _. J# b1 B* ]) h0 R1 k4 T

于是在2013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到了2021年,三孩政策也已经落地,各地疯狂出台生孩补贴。

. L. ~# X- T: g c$ b" l0 j( z# E

为的都是,补上人口下滑这个漏洞。

_% d9 M3 Q) i3 U$ N' `

另外一个难题,就在于老龄化的加速。

x" X( G9 @& u
8 L5 g* m; i9 w! y" K

201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9.4%,超过了7%的初步老龄化标准。

7 X3 v5 {+ X' k3 ]

十年之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4.2%,刚好超过了14%的中度老龄化标准。

' H" A6 o& {1 i$ p+ G* G% }2 U

卫健委甚至预测:

6 @4 r( E' b* S: R- o. L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H2 U5 d" [$ d# z, r

趋势不可阻挡,只能提前做好应对。

: Q3 z( j T; @4 Q3 i

人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少子化、老龄化不解决,经济增长将会进入另一个阶段。

. F' P7 R" v! D* b% f. }

每个人,都要做好应对变局的准备。

: Y* O ^; @) ]* N' n( x+ H ( X9 @8 J6 S5 @' ]; b( F - {# f9 z8 m5 C* @! n4 Q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亿脉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