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x6 c" E* W0 Y3 u3 ~: B 2005-2016 中国大陆人口 从2005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人口增长了7600万,城镇人口比例从42.99%增长到57.35%。
5 S: b! ^: f f' A 2005-2016 中国大陆人口按地带分布东部地带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带,主要是中部和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结果。
' F6 A) m3 ^2 [- z" R' V% ?+ m 2005-2016 中国大陆人口按照经济区域分布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的人口比重较大,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
. E5 L% F& O0 r7 _9 } 2005-2016热点地区人口分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占中国大陆人口的65%,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外来人口是人口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 & u) L. M+ [) C5 w1 d& C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人口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是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省。
: p6 x( B$ o3 o' z, @% k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人口占比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肃等省的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占比在逐渐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和人口外流是人口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
K; L0 G! t& i 2005-2016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按地带分布东部地带的城镇人口比例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1 m+ d- M+ @ 2005-2016 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按照经济区域分布北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城镇人口全国占比较高,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地区的城镇人口比例高于全国水平。
0 L7 Z4 g' G, z7 E2 R. z8 x 2005-2016 中国大陆热点地区城镇人口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地区城镇人口的全国占比之和达到了68%,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城镇人口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泛珠三角地区城镇人口比例低于全国水平。
0 r% q F" u, e. o5 t8 n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城镇人口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是城镇人口最多的五个省。
3 g. s9 B( |. c( Q! h2 J8 h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城镇人口占比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内蒙古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低于全国水平。 5 Z3 s1 P$ `+ U8 D z, i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城镇人口比例 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福建、内蒙古、重庆、吉林、山东、湖北等省的城镇人口比例高于全国水平。 ; N' {, E1 e8 b; {
2005-2016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社会抚养比2010年是人口出身率最低的一年,也是社会抚养比例最低的一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和老龄抚养人口比例的增长,社会抚养比从2010年开始逐渐增长。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12.95‰,是从2005年来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
- p( F2 Q2 I- b2 I- j 2005-2016 中国大陆分省人口出生率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北、重庆、四川的人口出生率低于全国水平。 6 r7 r. P& P, ]# |, z+ P
2005-2016 分省自然增长率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浙江、上海、江苏、陕西、内蒙古、湖北、重庆、四川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
* c7 j. O. r, j( g" V 2005-2016 分省社会抚养比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山西、陕西、湖北的社会抚养比低于全国水平。
9 r( j, D, Q( R/ x$ R 2005-2016 分省老龄人口抚养比辽宁、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重庆、四川、广西、贵州的老龄人口抚养比高于全国水平。 . b/ F9 {8 X+ k/ n4 z$ G
2005-2016 分省老龄人口抚养比vs少年儿童抚养比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的老龄人口抚养比超过了少年儿童抚养比,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的老龄人口抚养比也接近了少年儿童抚养比,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 G, \2 J: Y, R7 L3 |3 G+ r 从2005年到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增长了14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也有所恢复,老龄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东部地带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城镇化比例较高。东部地带的人口出生率较低,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使东部地带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带,也减缓了老龄化人口社会到来的时间。 % C. n& [1 e7 ?6 \
$ Y; @, s- n ?1 ]
4 ~5 C8 ~7 {( x3 K+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