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 h. Z6 y8 p3 q4 X9 i4 D% c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城市健康专题论坛暨《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举办。 - M$ s7 q. o0 x1 i2 u! P
" V, k8 o4 Y1 `& U& R% e% e
$ k( t: v$ E. z
* k- K3 w; x+ \% ~' z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供图 % q$ ?+ j1 d: T3 L3 S! B
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本次论坛以“融健康于万策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为主题,旨在围绕城市健康安全与繁荣发展、和谐宜居与韧性智慧、生态平衡与绿色转型等方面,展示创新成果、聚焦典型样本、交流先进经验、促进合作互惠,为我国人民城市建设凝聚共识、贡献智慧,为全球城市发展探寻方案、提供借鉴。论坛上,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年度评价成果正式对外发布。
) A) g- X! h' b: M9 J- V 据介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工作自2020年3月工作启动以来,已连续发布多期年度和专项研究报告,2023年,课题组在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持续拓展指数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着眼城市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入开展了环境健康、健康公共服务、疾病防控等领域的专项研究,并首次推出国际城市健康水平对标。 + M# ~% @- O, q1 m' y. O! u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结果显示,整体看近四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指数2023较去年相比全国城市健康水平上升2.1%,在296个参评城市中有249个城市健康指数出现上升。 3 [! `1 o% o0 T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东部沿海城市健康水平引领全国。此外,健康环境、健康效用的区域格局特征较为明显,健康环境呈现“南优北低”、健康效用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格局。健康环境产生空间差异的主要指标是空气污染防控,尤其是空气重污染天数,北方问题相对突出。健康效用则体现在居民体质合格率指标,东部地区高于西部。 ; S+ X" |- W ~6 H, u( l* I* G
大城市组健康水平四年间稳步提升。四年大城市组指数年均增长1.53%,近半数大城市评价为引领级和优质级,且无追赶级城市。从城市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深圳引领全国,四年来均保持头部城市水平。 ' C: M4 a5 Q( h) h
中小城市组健康水平四年来加速上升,年均增长达到1.65%,追赶级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尚无中小城市达到引领级。威海、衢州、湖州、丽水和通化位列本次中小城市组前五名。
& J! |7 M& \* B+ [3 n M! O 为充分了解分析当前国内城市养老设施服务供给能力,剖析“9073”养老格局的设施支撑水平,本次城市健康指数汇总民政、工商、生活消费、在线地图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了国内首份可动态更新的养老设施清单,尝试摸清实际提供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老年人均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占据优势,但存在设施供给类型存在差异,长三角城市社区支持养老设施数量相对充足,东北城市则是机构入住养老设施数量相对较多。(完) ; y0 y! U, N# p# O
2 \; W l; W- F0 h 举报/反馈
2 }9 h7 @* W; c3 S$ O
' R9 T$ O+ B% m' n1 q$ y
& i4 F/ i; b% r) A
- j6 ?$ U$ O1 r# o
; J+ l2 O! n) [+ x1 u, q, G2 F) I6 G& j" e-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