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C* @, g! Q! I. l7 y, k, |* U 小姐姐有话说:
- f( R+ n7 V2 h2 x" E9 @9 P
在日本、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南美洲等环太平洋地区已经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其他的海域则尚未建立,以至于2004年的南亚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 \+ g0 T H; Y9 {" v- ?" i 经过这次教训后,印度洋、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地区都将设立这一系统。
# s; w' {* l7 H
2 n6 j+ a: c% d0 d4 ]7 a6 | 什么是海啸预警系统?
7 b, P6 @5 L3 _6 P* q# z; w
海啸监测系统是通过整合地震和水位观测网,利用海啸预报方法形成的一套能够及时监测海啸,分析判定其影响范围和危险等级,并且具备海啸预警产品发布能力和手段的信号处理系统。
) R5 B4 V4 z4 s3 D5 k9 h
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地震和水位观测子系统、海啸预警分析子系统和海啸预警信息发布子系统。
+ ?) d/ ~$ W* ]9 w4 _" l1 e2 F
3 \, r0 p! p! j& G. Z- l
泰国黄色海啸预警浮标
) X$ y/ b0 _# k+ Z- ]
5 w3 s1 G& X+ ^3 l [
海啸预警系统的最大bug
# E9 o2 H3 s+ v3 L
现阶段海啸预警系统主要依赖地面监测网络,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耗费超过20分钟,才能估算出在地震强度和地震波的影响下涌向沿海地区的海浪高度。
5 e- A# I% t* q/ v) S/ _9 R# D
以2015年智利海啸为例,地震发生16分钟后,政府才向可能遭受海啸影响的某地约100万沿海居民下达疏散命令。
3 d- C6 H# Y1 [% r2 f 在地震31分钟后才估算出海啸高度可能达2.74米。
- w( I2 E2 e6 H9 q 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评估,如果分析GPS系统接收设备所获得的定位信号,以地震时地表移动数据为推算依据,可以在5分钟内获得来袭海啸的海浪高度信息。
2 z6 q. r: U. Z# ? " ~( n9 ?$ o$ ~4 i2 O# `, m
日立造船海啸预警系统
3 Q' A% R1 c/ U3 v 在浮在海面上的浮标最上部搭载GPS天线,利用被称为实时运动学GPS的精密定位技术实时观测海面的变化。在海啸袭击海岸之前可以提前观测预警。
0 M6 M8 A& x$ D6 v' _/ V
日立造船以这种想法为基础,开发了GPS海洋浮标(图1)。该GPS海洋浮标早在2010年就荣获日本全国发明奖(专利第3803177号“海啸预警系统”)。
8 C% L. x; S9 |+ [" @
+ h4 S1 b' G. _' s- F GPS海洋浮标得到的海面变动数据中,超过周期数秒到周期24小时的广泛周期波段的波段重叠在一起。周期数10分钟~数小时的海啸也混杂其中。因此,尽可能早地提取潜藏在实测数据中的海啸波形是很重要的。
0 |3 r4 J* D" {* P
4 o o) L7 i, t2 [4 l! B) e1 K 在除去短周期波浪时使用数字滤波器(有限冲激响应),在除去潮汐等长周期成份时,使用数字滤波器(有限冲激响应),通过应用海洋观测中使用的调和分析技术,日立造船开发了从杂乱混杂的波形中精准、实时(1分钟延迟)提取海啸波形的技术。
* v, L6 ?/ p/ s2 E8 A- h
然而,2011年的时候,悲剧还是发生了。
- t" N! e+ T0 E @7 I4 V2 F+ p
日本海啸预警系统的漏洞与重建
1 c, q e- Z: G, V, d* u
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海啸导致1.9万名日本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6 t& j4 u. G8 N. c7 \
要命的是,当时日本气象局预警的海啸浪高仅为3米多,但实际却达到了40米,这令许多人在猝不及防中失去了生命。
0 F3 V& K/ u% U: d' ^
此后,日本政府痛定思痛,两年来总共投入35亿日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利用地震监测高科技,对最早建立于1941年的海啸预警系统进行大手笔的重建提升,最终打造了史上最强的海啸预警系统。
$ p3 m6 N4 y: |$ D3 R( E# c
, e; D2 z2 |! l( V7 i7 F
新型海啸监测系统如何做到迅速、精准?
# r9 n4 g) E- y6 B# H
80个点位的宽带传输强震监测网络
5 U3 \3 X' a' q- X+ y1 a" g 据日本专家介绍,新的海啸预警系统重在提高地震发生后预测海啸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其主要依托是,耗资巨大的分布于全日本80个点位的宽带传输强震监测网络。
+ D( |$ D2 }* \5 G7 h2 T 这些设备能够广泛监测地震波,而与之前设备不同的是,它们的敏感度设计得并不那么高,这样就避免了像3·11大地震时数据溢出失效的情况。
6 i2 j3 T0 {$ z6 K) I) U0 |
* a6 P+ f- a, x. G5 q! q5 g. p: o 精密的压力传感装置
p& u7 D& @3 O3 P" O 此外,还在太平洋沿岸海底深处埋设了精密的压力传感装置。这些装置能将海底监测数据发送给海面的浮标,形成对即将到来的海啸的实时掌控。
9 b; D; A: ^7 } 261个地震监测站
3 k" A( o( l/ W; b9 J; `9 U 新的预警系统还包含了分布于日本全国陆地的地震监测站。3-11大地震前全国共有221座监测站,现在已增设到261个,目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 ]# O' s; w& P4 d; @ Y$ W: o$ @
7 @1 m/ V. K. G* `1 V9 {* v 3分钟内预警
$ N5 c7 X6 h5 N8 ]3 |2 z
在难度最大却又最为紧要的预警时效上,新的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过程的优化,确立了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向高危地区居民发出海啸预警的目标。
6 v' |$ O0 h" ~$ X+ l' D; R 为什么是3分钟?
& A& S/ U5 N* J( M- e
一般情况下,地震发生后最迟20分钟、最快不到5分钟海啸就会冲击海岸,3分钟内得到预警将显著增加居民的逃生希望。
8 D" _: a9 Q& j" P3 g
即使不能准确预报海啸浪高,预警系统也将使用“巨大”、“较高”等描述发布警报。
! o) V9 S0 s5 c$ c+ E
, x* J; N; ^) l$ u 参考:日立造船日本官网、百度百科、云中的博客、南海网
; v% y2 n% u% x 声明:头条号“日本制造业内参”所发稿件、图片、视频均用于学习交流:原创文章版权归日本制造业内参所有,日本制造业内参粉丝、友人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原创内容源自网络且标明出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小姐姐联系删除!
( e9 N" i% V3 ~; N* x 最新专栏:
1 P8 l: Z- w4 D" B; Y! n
学习先进工厂,少走AI弯路。
) H/ q# c. J) E: L: T q3 q
戳此链接阅读电子专栏《AI工厂:思维、技术13讲》
1 h! d' e/ h$ c
9 X4 U1 z! n+ ~5 ~0 Q& {: K$ c/ q 为你追踪日本制造业精英在商业新趋势、新机会方面的洞察。
8 s) s" u% Q1 [
戳此链接阅读电子专栏《制造业市场研究第一期》
5 |4 T) |2 x- d P8 E
2 Z' K+ A+ X3 n1 ]- h6 Y
往期文章:
9 \) z, V5 U' e5 s8 W: T% o
日本优越公司:6000平方米,用4台密封风扇代替200台工业电风扇,打造夏日不死机的车间
2 S# ?; M3 z- Z
日本试跑新型高铁:长相丑陋,却是世界第一
5 @) r4 l+ b0 \" O" p
日本新兴企业:那些年,你们看不上的80%的客户,我们要定了
) h1 `, l( ?8 s6 C 日本优越脚轮:“我”能负重跳越50毫米的台阶,不需要你们人类
' x4 f/ x- f3 c x' ` 你所不知道的:让日本本土厂商放弃努力的中国制造
9 j# F9 \: X! N2 K* y9 f
美国CS顾客满足度调查:2019年最耐用汽车车型,居然不是丰田
- P( j- |# Z& W# Q 雅马哈:世界上最不务正业的公司,为啥什么都干,还能干的很好?
8 o, W5 J) M3 u/ w7 f 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与大家分享~
: K$ k$ ]% o/ W7 X9 i% B
你的每一条留言小编都会虚心阅读,小编一直都在:)
; P/ M2 C% R* I, P d' `3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