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海洋专家称深圳湾170年后可能消失

[复制链接]
        
; d; P* w. Q/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 u8 m6 i5 ^$ a
深圳湾大面积填海导致河床提高。深圳商报记者 朱锐 摄
( Q! B/ e; h- @7 x' w& H& B

+ P- ^5 d5 t8 {) u
: t% g4 f* E# ?9 X; X: R
3 i, K  {9 o& E" z$ }# }6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 E/ q- Q$ `3 g* U* }
6 O: V( i) w4 X+ V/ F8 j/ O
环境日趋恶化,令美丽的深圳湾在低泣。 深圳商报记者 朱锐 摄
# V( ^! p9 _5 g9 [

: x! S, H/ u% t: ?( y; @2 P1 r' ~

3 ?- A$ H: u' R- Z“170年后,深圳湾将彻底消失;加上大面积的填海,这一天会来得更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海洋专家的科学预测。”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政协委员赵杰的一份发言,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深圳湾:环境的日趋恶化,令美丽的深圳湾在低泣。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多次前往深圳湾畔,寻找深圳湾低泣的声音。
, ~1 p0 U  ~5 `3 W( q' Y, k* |退潮一直退到航道上( p2 R% ]6 I( \: n9 A. O+ j
“看到远处的那个航标灯塔了吗?有时退潮就一直退到那个位置,甚至更远一些。”在深圳湾红树林海滨公园巡逻了7年的武警战士指着远处的航标灯塔,这样向记者描绘深圳湾的退潮:“退潮后,这片海湾露出厚厚的淤泥,飘着难闻的腥臭味。平时来游玩的游客不一定有机会看到,但我们看到了深圳湾不美的一面。”连续一周来,记者三赴深圳湾,想拍下武警战士口中深圳湾“不美的一面”,但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科长周凯根据潮汐规律推算,深圳湾的大潮期在6月13日前后,当天下午4时左右潮水退到最低,那时就能看到大面积海床裸露的情形。2 L; t& u( e4 J5 H" c. M* ~
上午7时多,在红树林海滨公园晨练的人不多,但来的都一定是“常客”。住在附近的秦阿姨几乎每天来这里打太极,她会沿着海边往东走,挑靠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最东头,这里的红树林比较成规模,环境好。秦阿姨告诉记者:“来这里也是图个清静,其实空气并不怎么好,有时一阵风吹过来,总带着若有若无的臭味。”记者沿着海边往西走,越往西走,红树变得越发稀疏;走到最西边,隔着几十米才能看到一两棵“发育不良”的红树,孤零零地竖在水中;沿路走来,总是摆脱不了淤泥沉积散发出的腐臭味;向西边望去,是一片堆满乱石的工地。武警战士告诉记者:“那边在修海滨长廊,你看,突出来的那一大片,都是刚刚填海填出来的,以前只到护栏那里。”
, E: a3 l/ l5 n1 b: n6 W* F7 G填海导致深圳湾河床抬高
2 z/ P5 v, Y2 F7 j; N今年两会上,民盟市委科技委员会再次呼吁人们关注深圳湾的环境状态。民盟市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周凯的另一个身份是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科长,他对深圳湾的环境状态关注已久,忧心忡忡。他告诉记者,深圳湾目前面临最为严重、最为紧迫的问题是河床抬高。“深圳湾在明显变浅。”周凯向记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次“意外”:“去年夏天,我和同事在深圳湾进行水质监测工作,返程时,遭遇退潮。退潮后,将近一半的水域露出海床,船只搁浅在淤泥上动弹不得。”那一次意外,令周凯和同事们被困5个小时,他们用竹竿“探底”,海床上沉积着厚厚的淤泥超过2米深。* a. f5 x( R' ]  g5 T* T* y7 y
周凯解释,大规模填海导致深圳湾的自然淤积速度显著上升,近10年深圳湾以平均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而1991年以前,每年的沉积速度只有1毫米甚至更少。目前的深圳湾面积比1977年减少了近25平方公里,纳潮量减少了20.3%,原先每天都可以轮换一遍的海水现今需要5~6天才能循环一遍;湿地面积减少约50%。目前深圳湾的水深平均只有2.9m,而理论上自然淤积强度为1.9cm/a,以此推算,170年后深圳湾就会消失,甚至更快。2 L# ]+ w% I$ c* L1 \
呼吁科学地退陆还海. N/ o: T$ _7 T4 e6 m
大面积的填海不但导致深圳湾淤积严重,而且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几乎都被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几乎消失殆尽,资源承载力逐年下降。“深圳湾曾经是600万深圳人梦想起锚的地方,如今却日渐萎缩,变成臭湾,甚至面临消失的危机。”
3 T+ p- S) F& e0 r为了深圳湾的未来,为了深圳湾畔红树林的未来,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原局长王勇军鼎力相争,为深圳湾争哪怕一寸之“海”。深圳湾寄托着深圳人的滨海城市梦,早在数年前,深圳便出台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总体规划。
& }8 u: X/ O. l3 K在王勇军们的争取下,滨海休闲带的规划方案从以城市景观优化和营造为主,转变为突出生态修复;最初方案提出填海300多公顷,最后压缩到49余公顷。生态专家的意见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采纳。然而,王勇军最担心的,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最终填海面积会远远大于规划面积。) g9 u- h2 [# s
“深圳湾已经很脆弱,不能再填海了!如果可能,在经过科学论证,适当地退陆还海,拯救深圳湾。”作为一名海洋专家,周凯深知深圳湾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希望深圳湾的现状和令人堪忧的未来能引起多方重视,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深圳湾综合整治机构,依靠科技力量,全面开展深圳湾综合整治的研究工作,实施海陆统筹的科学利用规划,预留充裕的海湾资源空间;并开展海湾生态修复,促进海洋环境的根本改善。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5yrov48733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