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z) ?" {; w1 T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6月13日消息(记者 苏桂除)6月13日,琼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梁启峰在琼海市2023年“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六水共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琼海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于2022年开始实施,生态修复总面积21.17km²,建立4个海洋生境修复区,整治沙荖河、龙湾溪入海河口15.1km。目前,沙美内海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玉带滩海岸带修复项目、海洋生境修复项目、沙荖河及龙湾溪入海河口治理项目等各个子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 o, A9 b {2 @' G 沙美内海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全面清理项目区垃圾364.15公顷,通过退塘还湿还林、开挖潮沟,修复红树林188.8公顷,其中包含种植红树林面积102.38公顷,清理外来入侵物种19.51公顷,建设监测系统1套。 目前,涉及约2964亩沙美内海养殖塘已全部签清退协议,并已完成清理有害生物7公顷,平整红树林种植面积约125.1公顷,新增红树林面积约99.5公顷,完成工程进度91.37%。
+ y# f% p \4 Q z8 P
: G8 q: F, {1 F0 L 沙美内海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琼海市资规局供图
" p% A$ w1 I9 J: ~ 玉带滩海岸带修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清理岸滩垃圾,补种海防林20.8公顷,保护修复海岸线长度5200m。目前,已完成原地貌复测、原地表杂草清理,持续实施垃圾运输路线平整,同时种植木麻黄、椰子树、厚藤草、海桐等植被约10.7公顷,完成工程进度73.63%。 9 j' L/ }7 K0 z- M
海洋生境修复项目秉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通过投放人工鱼礁,为珊瑚幼体提供良好的固着基。项目海域生态修复面积16km²,主要内容为建设3处人工鱼礁区和1处珊瑚礁修复区,投礁总面积为76.43 公顷。各类礁体3724个共计16.15万空方,建设人工鱼礁区(珊瑚礁修复区)海底在线可视化监测系统4套及18座海上警示浮标和 2 处陆上标志牌、石碑等。目前已完成1539块人工鱼礁制作,已投放人工鱼礁930块,完成工程进度41.19%。
7 G1 o" |; a" I. f' J 沙荖河及龙湾溪入海河口治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沙荖河主河道清表、清淤 9.2km,主河道护岸生态修复 13600m²,建设生态稳定塘 2 处,排水收集管网 8850 米。龙湾溪主河道清表、清淤 5.9km。主河道护岸生态修复 9200m²,建设生态稳定塘2处,排水收集管网2340 米。目前已完成沙荖河管道清表清杂3.5公里,管道铺设3.05公里,河道清淤清杂5.3公里。正在龙湾溪2号生态稳定塘建设,龙湾溪管道部分清表清杂已完成2.3公里,龙湾溪完成管网铺设1.0km,河道清淤清杂1.8公里,完成工程进度22.5%。 ) p5 g- j5 m; P, p& A y1 K2 z
2 L0 V: G& N1 X7 Q3 k5 T4 {% G4 W4 L$ m8 |. g4 q7 j5 Y8 _
+ \7 g( n5 M. _) k* [: ]
3 N* `8 Y! ?4 }: p) G&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