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g7 o, ]" g$ J( ^ IPCC Report Abstract
" t* B4 b" _$ }3 O" |1 c( A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着眼于与气候危机相关的影响性、适应性和脆弱性。270位书写这份报告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当中三位为我们概括了这份文件关于当前全球变暖1.1摄氏度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的全新发现。他们表示,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我们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7 e' F& Q0 u- ~. k1 _7 d; v6 @
以下是提炼的五个要点: ( c2 Z1 `2 N/ r, v# V
01 如果不对变暖加以遏制,风险将被放大
( ?* B \6 i1 w) F8 R5 y8 ]8 N3 M" r 自IPCC上一份(2014年)关于影响和适应的报告发布以来,热浪、干旱、野火和其他极端情况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远远超出正常的自然变化。这些危害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的生态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还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如物种的消失。人类社会也会遭到大自然的破坏,对食物和水的不安全感加剧,大量的食源性、水源性和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以及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对全球变暖听之任之,这些气候灾害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全球气温的每一次上升都会加剧由此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A# |0 e C& P
02 “适应”正在达到极限 3 M' B. z: b+ J: \7 K& R8 s# d
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许多的气候适应措施并不一定有效。事实上气候适应措施有“硬性”和“软性”的限制。在自然系统中,严格的限制意味着再多的人为干预(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不能起作用。例如,如果海洋温度继续升高,暖水珊瑚礁可能会完全消失--暖水珊瑚礁不能简单地“适应”气候变化。在人类系统中,软性限制包括资金不足和规划不良等障碍,这些障碍可以通过更具包容性的治理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一些硬性的限制,比如小岛屿上的水资源会变得更加有限,因为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可能意味着海水污染淡水。一旦我们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一个岛屿,再多的“适应”措施也无法使这个岛屿恢复。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还认为,“适应”措施并不能防止所有损失,同时损害造成的赔偿金,在世界范围内其实是分布不均的。
4 ]& C/ [! b+ y* a1 _" s3 ~ 03 “适应不良”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 ?/ N- b9 h4 u/ L- v7 j 报告引用了人们“适应”行动的证据,这些行动会进一步加深现有的社会不平等并导致不利的结果——所谓的“不适应”现象。一个例子是,修建海堤是为了保护定居点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但是它阻止了雨水排干,从而导致潜在的洪水隐患。不幸的是,有大量证据表明“不适应”效应会影响到边缘化和弱势人群。与之前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不同,这份报告试图涉及土著知识。这显然是包容性的体现,但仍需要开展大量工作以确保土著口述历史等知识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中占有一席之地。 , n+ I) B( }$ w, v# F: a
04 对于城市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5 b+ i% I, d5 Z$ ]; P 报告称,10多亿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面临着海平面上升、海岸下沉或涨潮时的洪水等危险,而3.5亿城市居民生活在缺水的威胁之中。极端气温等气候变化影响也加剧了城市中持续存在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然而,城市也是机遇之地,报告描绘了城市适应的广泛选择。这些措施包括阻止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物理屏障,或其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在上游植树以减缓过多的河流流量和在热浪中遮荫房屋,或恢复红树林以保护社区免受沿海洪水的侵袭。
/ r( A8 c2 A) v. y& r P (图源网络,若侵删) + o i& t7 D {8 `/ J/ r- O
05 机会之窗也正在迅速关闭 4 c# B B9 z7 X
新报告强调需要将适应措施与温室气体减排结合起来,以实现"具有气候抗御力的发展"。这将需要充足的资金、包容性治理、决策的透明度以及广泛的个人和团队的参与。然而,全球正走在未来十年内升温超过1.5 ℃的道路上。目前加速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政策实际上增加了气候适应不良的风险,扩大了社会不平等。为了紧急改变集体的路线,从1.5 ℃的变暖和更长远的方向发展,该报告绘制了政策制定者可以应用的气候弹性发展的路径,所有这些都降低了气候风险,同时改善了生活,特别是那些最容易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人的生活。然而,能实现这些改变的时间也不多了。 , W+ f0 E' |+ Q+ e& p
部分图源来源网络;若侵删 8 p7 C+ Z7 W" E2 B$ h! U* q
原文链接 , R0 q1 H' ?7 @; B/ v2 |2 g ^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ive-key-points-in-the-ipcc-report-on-climate-change-impacts-and-adaptation-178195 1 C; G7 b! Y1 _, p4 n
编辑:潘嘉骏
/ S& U3 P- a% P/ h# X9 ^ 排版:陈欣忆
( G, ]6 J4 ~' y, d 审核:韩艾曦 【往期精选】《自然·通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电力资产搁浅问题2015年中国城市人为甲烷排放量估算仅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即可用完1.5°C排放配额
# {( Y' I1 s0 W$ {: N* K( ~+ ? 欢 ' C9 N8 D" N- p
迎
2 m ^0 g" a. H 加 5 j4 a' Q6 P) v" U
入
# h- ?6 Y& R# G$ f* S+ M& `' y 我们建立了微信群:
- S1 W4 D; _' w. [2 ^( v 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 9 r1 P( w4 u& l8 g" \! I* S
感兴趣的伙伴请加微信号:
4 r9 X# _/ i r5 o climate_economics : u5 _) a x2 o( m% U" P M% ?: e
备注“姓名-单位-职称/职位/学生”。
* P8 |) t7 y! t( A5 z3 E6 d
) A0 A( P7 U" [! E- Y2 u4 r P) V1 I0 k: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