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自然资源部指导沿海各地实施了一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实施成效逐步显现,红树林、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了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从各地报送的25个案例中评选出9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兼具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示范借鉴价值。在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开设此专栏,介绍这些案例。本期介绍“日照退港还海建设美丽‘金海岸’”“江苏省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宁波市梅山湾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案例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案例④:日照退港还海建设美丽“金海岸”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创新兴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战略,按照生态优先、港城融合的总体工作思路,在海龙湾率先实施了港口岸线退港还海项目—海龙湾退港还海项目,下决心把港口生产区搬离城市,将昔日的煤堆场变成了碧海蓝天的黄金岸线,让生态永驻城市,让群众零距离亲海。海龙湾退港还海项目探索出一条港口工业岸线生态修复新路径,创造了优质岸线恢复新模式,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引 言日照因港立市,日照港“因煤而生”。从1982年日照港动工建设至今,日照港石臼港区煤码头及其配套的煤堆场承载了日照港几代人的使命和记忆。它们是日照港业务发展的第一块基石,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外出口的主要码头。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港口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与港口繁荣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2013年以来,日照市抓住瓦日铁路建设的时机,积极推动石臼港区规划调整,明确逐步推动石臼港区东区的煤炭作业区域全部改移至离城市较远的南作业区。2016年以来,在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支持下,日照市通过整体规划、科学论证,在全国率先实施退港还海生态修复工程,修复46万平方米金沙滩、恢复了1882米生态岸线,腾挪出的2000余亩土地用于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商务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问 题
( y2 {, k& A; j* g! S0 q
9 r0 Y; I' O1 T( F ▲ 海龙湾区域煤堆场作业带来粉尘、噪声,区域旅游、生态功能问题亟需解决
. `' R% E; x& k h. P
日照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国家铁矿石运输第一层次港口,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油、液化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粮食、木材进口口岸和焦炭转运中心。然而,日照港原石臼港区煤炭作业区域紧挨风景区,货场在装卸、短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灯塔风景区、万平口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运输铁路穿越人口密集城区,也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商业及旅游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措 施
2 s0 W. U4 j( o1 M. h: i (一)做好科学规划设计,把综合效益的高站位“立”起来。日照市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第一道工序”,坚持生态改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考虑、综合推进。以补齐优美岸线为目标,委托国内著名海洋科研机构、院校参与项目论证和规划设计,确保工程设计科学、方案可行;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尊重历史、市民情感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煤码头工业遗址公园等景点,与灯塔景区、万平口景区连成一片,让群众在家门口赶海踏浪的愿望变为现实;将腾挪出的土地规划打造成高端商务、旅游休闲区,直接带动港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5 I/ A0 d3 X$ M3 ?8 u4 \) E g (二)改革投融资模式,把退港还海的社会资本“撬”起来。日照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寻找“有中出新”的破解路径,在提出海龙湾退港还海项目构想与规划时,充分考虑投资的可持续性、多样性,将岸线生态修复纳入“东煤南移”港口转型工程,进行同规划、同部署,将腾挪出的2000余亩土地交由政府统一规划与开发,政府财政仅投入2.5亿元修复岸线,就带动社会资本及地方投入近40亿元,创新形成了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融资模式。
, ?5 v5 R( R. s/ E' o, s2 E (三)突出技术创新机制,把全程绿色施工的基础“筑”起来。为确保在生态修复中不给生态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日照市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先后研究创新了自动水幕式喷淋装置等新技术、新成果12项。在沙滩形成过程中,首次采用的特制防污屏、超低台车出运沉箱施工等先进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交通部水运工程一级工法,为今后海域岸线生态修复全程绿色施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 H- }& e2 y1 x0 ~) \
h b+ o/ D! m4 j: |# M9 {
▲ 整治后的海龙湾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更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恢复1882米的生态岸线,修复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腾出2000余亩城市发展用地,“黑煤场”重新变回“金海岸”
成 效
0 I+ d, L. C; C" h9 }8 d (一)生态修复成果丰硕
9 l8 _- D8 @% T2 M8 a2 P/ [2 ~ 项目恢复了1882米的砂质岸线,修复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通过生态修复,形成了以“龙山咀”为龙头、以“海龙湾”为龙尾的优质砂质岸线。监测表明,修复的沙滩稳定并且面积不断增长,周围海域水质提升至国家海水二类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控制在30mg/m³以下,细颗粒物含量控制在25mg/m³以下,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海龟、海豚等10余种海洋生物频繁出现在项目周边海域,退港还海、改善生态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2 Q0 K4 r" W" {3 \6 i, s( N8 w! D4 w (二)港城融合成效显著
( o# P3 c7 j4 E$ S0 @5 @
通过项目实施,日照港将煤炭装卸作业区搬迁至远离城区的港口南部区域,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北部散货装卸作业向南区集中,在北作业区布局建设了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作业效率提高15%左右。项目规划建设的煤码头工业遗址公园、海上艺术长廊等景点,与灯塔景区、万平口景区连成一片,满足了周边群众家门口赶海踏浪的愿望;新形成的2000多亩可开发土地,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商务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为港产城融合发展带来新产业空间。
( ~% T9 e: _+ k (三)生态样板全国推广
, p; i" y+ A& n7 q 该项目是陆海统筹发展战略思考框架下涵盖海洋及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综合规划治理、海洋及沿海城市文化功能提升、海岸带生态安全保障、海岸带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一体化总体布局的示范项目,蹚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创新之路。项目经验多次在全国交流推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对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报道,为类似实践提供借鉴。
0 d G, S# L- C. X
山东省海洋局推荐
/ K1 t" g/ g0 \/ v% C$ A 日照市海洋发展局提供案例
案例⑤:江苏省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通过实施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走出了一条既彰显海韵又提振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2016年连岛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2021年成功入选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引 言连岛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东北海域,由东、西二岛并连组成,岛体呈东南至西北走向,长约5860米,宽约1910米,是江苏省第一大基岩海岛。连岛因长期受自然、人为因素破坏亟待整治修复及保护。为建设美丽海洋,打造生态连岛,促进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连云港市全力推进连岛整治修复。通过合理规划、规范管理,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修复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连岛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
问 题$ h3 \5 u9 P0 A5 I u3 D! a' {
1 j0 |) W4 m6 m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一区修复前照片
# P$ v3 K o, s B
C4 E" O$ n: Z% E: U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二区修复前照片
+ e3 G) }6 m( @8 P ) ~4 K! ~2 {3 ?5 C4 Y5 G! N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三区修复前照片
( Q" `6 b+ Y/ B! K! T 2012年以前,由于岸滩演变、山洪冲刷,连岛沙滩资源遭到破坏,大沙湾游乐园的优质沙滩表面大量碎石裸露,原有的自然生态受到损害。同时自然风化以及岛上工程导致岛上山体出现多处滑坡、崩塌,亟需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整治。
- m( [' L3 q' X t0 G( B" r
6 L( d, _1 t/ i* J3 E- h6 o. f7 W, h ▲ 沙滩养护工程沙滩和挡浪墙修复前
3 X' y+ i7 m! s y0 M! c! D( ]
3 _8 f+ \( t2 v ▲ 沙滩养护工程沙滩修复前
措 施针对连岛上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扎实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对连岛进行“诊疗”,并为其开出了专属的生态修复“药方”。“治疗”的首要任务是
消灾减灾。通过清除岛上坠石风险点,严格排查清除出现松动的岩石,并对这些区域进行了加固,确保山体安全,防止滑坡、崩塌现象复发。
$ z; W/ f0 F9 M4 I2 N" h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一区修复后照片
2 ]+ j" L j& K6 [, H: R
4 r+ s5 i& ?2 ^4 }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二区修复后照片
* B% W5 ]& m! d k: _
- u7 |# _7 n* z5 m ▲ 山体滑坡处理工程三区修复后照片
“治疗”的核心举措是
清除梗阻。在修复中打出了清淤疏浚、加固海岸等措施的“组合拳”,高度还原海岛原生属性,有效改善岛体及周边的海洋环境。
* P S& q" b! H2 a# h: R5 z- ^; _
▲ 沙滩养护工程沙滩和挡浪墙修复后
“治疗”的关键环节是
修复岸滩。通过修复挡浪墙、清理沙滩碎石、清淤补沙等一系列措施,修复养护沙滩,修复后的大沙湾沙滩恢复了自然风貌,沙白滩美,为游人提供了大面积的亲海空间。
2 c. U5 w2 r* ? ▲ 沙滩养护工程沙滩修复后
“治疗”的重点工作是
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对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及绿化,乔灌木为季相、色彩搭配栽植,并与岛上原有植被相搭配,达到阻止水土流失及美化海岛的效果。科学设计抚育措施,通过补植、浇水、施肥、扶正等措施因地类、因树种开展抚育管护工作,改善苗木生长环境,确保新栽苗木尽快成林、成景,麻栎、朴树、榔榆等乡土树种已经成为建群树种,森林群落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为目前修复项目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 P- m$ B2 k" x. ]4 U( v7 ~+ w ▲ 整治修复后的连岛
“治疗”的基础工作是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成立了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制度,海域动态监管中心全程监视监测,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项目资金拨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 连岛大沙湾浴场沙滩
% O) i; o m$ M ▲ 连岛大沙湾浴场全景成 效(一)生态修复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助推器项目对连岛约16.34万平方米的沙滩进行清理养护,沙滩平均补沙厚度约为0.22米;对连岛南侧和东侧长度约1219米,面积约3.4万平方米的山体滑坡进行了处理。通过连岛岸线整治工程、岛体边坡修复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多年来连岛长期无序开发的不良状态,修补了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海岛沙滩资源破坏、局部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受损问题,大幅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连岛自然地貌,显著优化了连岛景观面貌,提升了连岛旅游形象,沙滩、岛体和周边海域的自然景观及资源得以良好恢复,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生态理念是践行绿色生活的感应器修复后的连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集林、石、滩、渔等于一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怡人。一方面,项目实施扩大了海岛生态保护政策的宣传影响,提高了公众海岛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让游客在体验美景的同时陶冶情操,从享受良好生态到自觉保护环境,树立起绿色发展意识,从而让自然的绿色浸染成心底的绿色。另一方面,吸引多地海洋主管部门先后来连岛考察学习海岛修复项目实施成效和经验,为全国其他沿海地区基岩海岛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经验做法和良好示范。(三)生态旅游是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换器连岛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优势,通过生态资源与旅游、渔村文化等深度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低碳旅游,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增加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拓宽了连岛居民的增收渠道。既实现了在生态旅游供给中对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又在生态旅游再生产中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多的资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自2016年连岛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丽海岛起,连岛旅游人数连年增加。如今,连岛景区年接待人次已达400余万、年接待收入达8700万元。连岛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使海洋生态环境红利有机转换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找到了一条沿海地区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R6 n0 \% X& s. a% H/ q9 V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推荐
- m. m1 [: W( b4 i
4 m% {( R% f9 b) Y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案例
案例⑥:宁波市梅山湾生态保护修复宁波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统筹开展岸线整治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和陆域截污等工程,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滨海盐沼生态功能,发挥岸线生态减灾效益,打造多元化蓝色共富模式。目前,梅山湾已成为长三角近岸的蓝色港湾和“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的生态支撑。
引 言梅山湾,隶属于宁波市北仑区,位于浙江省“三港一湾”重要组成部分——象山港口门处。区域内有海岛、海湾、滨海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具备山体、森林、盐沼、河流水系以及海洋、群岛等多元自然生态要素,对构建“山-城-海-岛”、“观山望湖通海”的生态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是宁波城市海陆生态走廊上的关键节点,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先行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以前的梅山湾海水浑浊、荒滩遍布,如遇台风内涝严重,区域生态环境曾一度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北仑区举全区之力推进了梅山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象山港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治理新模式,使梅山湾从曾经“海水常年混浊,泥路和荒滩遍布”的贫瘠小岛,摇身一变成为“美丽港湾、生态岛礁、绿色海岸”的蓝色海湾。
问 题
3 m7 U$ a9 m! a! x T1 L' a: t 5 J$ y5 R- M+ d8 B" q( y! h& F
▲ 梅山湾干岙湿地修复前
/ z4 }; f4 r+ V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双重胁迫,梅山湾存在海水富营养化、赤潮频发、互花米草入侵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梅山湾原为开放水体,岸线粗糙凌乱,以人工岸线为主,仅起到防潮挡浪作用,功能单一,淤泥滩地裸露,整个岸段及水域不具备海岸生态和景观功能,无法满足人们对滨海生活型城市岸线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们享海、亲海的需求。二是梅山湾“两岸三片”入海径流较多,夹杂着农村生活污水、含有农药化肥成分的农业用水和养殖污水,通过闸(泵)直接排入梅山湾,导致湾内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并导致赤潮频发。三是梅山湾干岙湿地互花米草大量入侵,并向周边扩展,严重侵占本土物种生境,减弱盐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s! F" M; z- M. A7 i {
4 C( t& B& A1 R3 H7 @ ▲ 梅山湾砂质岸线修复前
措 施(一)以“海湾蓝”铺就共同富裕之路底色。2016年起,全面启动实施梅山湾综合整治工程,研究制定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方案,以生态价值提升为核心,架构岸滩整治、生态修复等“1+N”综合治理体系,经过3年生态修复治理,共修复砂质岸线2252米,建成32.4公顷沙滩区域,构建21.5公顷海洋生态缓冲带,形成20.8公顷湿地。注重项目建设保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梅山水道海岸提升工程;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强化生物治理,以植物替代法为主要手段,建立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区;实施生态浮床、贝类增殖等项目,降低重点区域赤潮发生频率;科学调度保持湾内水位和盐度,为湾内生物营造稳定的生存环境。
8 Q/ T6 Y- U1 S4 G" {& u2 u7 V0 _
5 O; b5 p% K& S" W& o3 Z8 y6 x$ d3 b
& s, |% M* L! T ~1 y- Y9 ` ▲ 梅山湾干岙湿地修复后
(二)以“生态绿”检验共同富裕之路成色。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投资5000万元排查整改管网,投资1500万元实施海湾两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开展畜牧环境整治,关停32家畜禽养殖。注重源头管控,组织开展入海污染源排口专项排查,规范入海排口63个;持续推进入海河流整治,投资630万元清淤河道约23公里;有序推进截污减排工程建设,投资4亿元筹建春晓净化水厂,开展梅东片养殖塘退塘还田等工程。强化数字化管理,建设赤潮大数据预警平台,实时发布赤潮预警;科学制定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精准实现水质智能化调度;全面推行湾(滩)长制,推进信息化管理,形成湾滩管控闭环。2022年度梅山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创历史新高。梅山湾内pH、溶解氧、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主要指标均达到Ⅲ类海水水质标准。- c& V" J2 m) j. v
) F: w* V; a( L4 A4 R: w3 B" h
7 U4 x2 ?+ b* P! K
▲ 梅山湾砂质岸线修复后
(三)以“普惠金”彰显共同富裕之路本色。利用梅山湾丰富的金色沙滩、生态岸线资源,成功打造“万人沙滩”“帆船游艇”等亲水环境,配套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宁波国际赛道等一批实践基地,先后举办世界X-CAT摩托艇锦标赛、国际汽联F4中国锦标赛、“一带一路”全国帆船邀请赛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实现生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和“精品线路”建设,将梅山湾周边的村庄沿溪古居改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民居民宿、农家乐,同步治理村庄水环境问题,实现开发与治理的良性互动,打造11条精品旅游线路,使生态红利转化为富民资本。: a7 N" s( L0 ?" [
▲ 梅山湾水质改善
9 W7 b+ h2 N8 _& m# q4 _6 R- R ▲ 修复后的生物多样性提升
1 I" H4 O2 i6 ?; w t) j ▲ 生态修复后的梅山湾全景图成 效(一)推动了“抵御台风、保障渔业”的减灾新局面通过实施梅山水道抗超级强台风渔业避风锚地工程,在梅山湾的南侧和北侧建设100年一遇的挡潮海堤两条,堤顶路面兼做交通道。建设500吨级双线一级船闸,建设水闸两座,负责纳潮换水、泄洪等。2017年工程建成后,提供了梅山湾平稳水域面积9.63平方千米,成为宁波地区重要的渔业避风锚地,有效提高了梅山湾新城防潮防涝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应急救助能力,对促进现代化港城建设和渔业安全生产和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推动了“碧水蓝天、金沙绿树”的生态新画面通过实施梅山湾生态修复工程,梅山湾近海水质稳中趋好,海域受损岸线修复美化、海湾得到逐步修复,构成了大气壮美的滨海景观。据统计,2016-2021年,梅山湾各项水质参数均有大幅提升。其中,改善最直观的为透明度,年平均值由2017年的1米波动上升至2021年的2.5米。通过对水质调控的长期摸索,梅山湾水体pH、盐度的变化更加趋于稳定,总无机氮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质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8-2021年间水体污染程度有明显减轻,并在多种治理手段下逐步实现赤潮零发生。(三)形成了“科技借力、科学治理”的发展新形态梅山湾内已聚集麻省理工、北京大学、宁波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中科院城环所等多家科研院所,生态保护研究课题立项30余项,建有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3000平米展厅,开展科普讲座等活动70余场次。同时,梅山湾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市荣誉:梅山水道工程北堤获2020-2021年度鲁班奖、南北堤分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以及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等、梅山湾保护修复获2022年度省“两山”实践转化典型案例。(四)形成了“鱼鸥翔集、人水和谐”的经济新效益目前,梅山湾内可探知的鱼、虾、贝、藻以及鸟类等主流生物已增至500余种。2021年冬季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1目19科44种,鸟类数量10206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12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自2017年底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仅梅山湾沙滩公园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超亿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一个集滨海休闲、城市景观、湿地公园、体育竞技、游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蓝色海湾,正成为旅客和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圣地。梅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以创建“独具特色、别样精彩”的蓝色湾区为目标,秉承“民生为源、生态为根、修复为策、保护为本”的理念,形成四大标杆三大引领。一是以源流汇的思想,开展山-城-海-岛的系统治理标杆。二是强大的科研院所本地化服务、数据共建共享,成为科技支撑标杆。三是在港口率先实现智能能源管理、近零碳排放标杆。四是成为潟湖、小海湾、建有人工构筑物的海湾精准施策标杆。旨在引领世界一流强港生态支撑、推动“港产城人文景”协同发展,实现由“单一港区”开发向现代化港城发展的重大突破,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
a7 R% q, t/ H! H. l _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荐
0 X% r" C+ J- @, z x* [! g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提供案例
& W; @# k5 I$ k* H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
) d0 _% g$ O- l( k 新媒体编辑:闫 倩
" [$ {' i/ u8 g' f
初 审:赵 蕾
4 R! ]4 `8 e, F; E
审 核:程秀娟
. F; r! }: t) ~2 i6 ^; f$ B 审 签:汤小俊
8 _2 ~& u( V/ w r- c;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