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 冲积扇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知识 - 海洋地理

[复制链接]
" ]5 b3 ?2 D% H# U4 U5 u2 S- e

原标题:高考地理 | 冲积扇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知识

6 w. A+ y. }0 E {- k1 _ 2 r7 d4 g$ c5 s

2 C T$ S, X" H. D7 b1 N2 a

1.成因

- B% l& d8 l* Q7 b/ g

在山区用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摆脱侧向山体约束,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流水携带的泥沙大量在山麓地区(出山口)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 p3 \5 U% m' n+ w* P

2.分类

2 R. d) o! D- V- Y* b, H) s! i; H: ]- Z

, Z5 {6 d/ x- u, O- Q5 U+ c

(1)在形成之初,根据不同的水流状态,可分为冲积扇和洪积扇:

7 l) y. ~+ K& {) H

冲积扇

( i1 f9 ~. k3 n c+ L/ d

由河流冲积而成,沉积物的颗粒一般较细小,分选性好;

9 H2 G4 ]- d' Y$ X( R1 u

洪积扇

0 G. A& b3 ^) q& B! ?7 }, a V: G

由突发的、季节性山洪作用而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地表多碎屑物发育;降水量不大,但多暴雨,山洪短暂而猛烈,水流的携带能力强,沉积物颗粒一般较大(如砾石),磨圆度差、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扇面上水系不多。

& m" o4 t8 W7 q* A

(2)已经形成之后,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可分为湿扇和旱扇湿扇:

7 c. W5 D g1 C! J! O' H

$ C% E) E- T& k/ S9 }5 w* H

湿扇受常流河的堆积作用,面积一般较大,多见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旱扇发育旱扇的水系,时令河较多,堆积作用较小,发育面积较小,多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 X! P" L1 [3 r

! B; M$ s0 }: A$ J; G

3.特征

. A# ]2 Q+ T; N0 |) [7 u

' z0 J' A% {$ M

冲积扇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

! Z' k/ t3 ~- Q6 k

①从土壤条件来说,扇缘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发育条件较好;

% O5 r( t+ Y: v; h. u

②流水沉积物具有典型的分选性的特征,即大颗粒先沉积,小颗粒后沉积。从扇顶至扇缘,沉积颗粒物逐渐变小,颗粒之间的孔隙逐渐变小,透水性变差,保(蓄)水性越好。

7 o k, L' y: p+ h5 S

③从水分条件来说,扇缘地下水埋藏浅,可能出露地表,水分条件较好;

5 O, {2 k' ]) l! H

④干旱地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同时会有大量渗入地下,由于扇顶颗粒物较大,孔隙度高,地表水容易下渗,转化为地下水。扇顶的地下水埋藏较深,当地下水流到扇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埋藏较浅,容易自然出露。(地表水转成地下水,再出露成泉)

% H. q! `/ \. p1 U

由此可知,扇缘地区水土俱佳,往往成为早期农业生产的选址地。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就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的扇缘。

* S4 q8 i. J) c( ?8 W5 I# C4 i

4.对人类活动影响

$ _9 L# n9 ~! [7 B% \$ s

' u0 G ]( L. R% K% X

(1)冲积扇之上的山地,地形较陡,原生林木较多,不应开垦,可以种植生态或用材林。

5 q% \& Y4 q( @$ ^. d5 l

(2)冲积扇顶部,土层瘠薄,十分干燥,含大量砾石粗砂,连乔木都难以生长,人们一般不会在此经营种植业,而是任由原生的耐旱灌木,野草生长。

?1 Y. \9 k/ k( S1 r

(3)冲积扇中上部,比较干燥,庄稼难以成活,但却是杏、枣苹果等果树茁壮生长的果园。

9 O2 V. \% K5 i( `4 A# m1 O

(4)冲积扇中下部,土质较细,适宜营造建筑,而且地势较低,人们还能免予攀登,是山麓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的主要所在地。在有灌溉的情况下可以种植玉米莜麦等作物。

! ?+ ~- S( s9 [( @- e2 h; a6 a

(5)冲积扇扇缘地区,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适宜种植瓜果,甚至水稻都可以在这里生长。

/ B7 Y9 r4 r- i8 q: j1 K% B; ~

5 .自然灾害

+ c* U! N1 w3 u7 r

/ w7 I6 p {3 n9 E( t. ~

(1)危害

+ q, O/ V0 \' N( L

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冲积扇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的环境问题。

$ j6 I/ S& L7 d: P# f; Q

②在坡度陡,岩石裸露的山区沟谷,因流量大,流速快,携带的物质颗粒大,易出现泥石流,形成泥石扇。

7 E' g4 L$ j" n+ H$ l# j

(2)措施

& s3 g8 Q( N p8 W

①限制开荒面积;②加强水利工程建设;③减少水资源损失等。

; f" `& C" q' l8 {5 L& ^$ V

+ N, |0 B5 a7 r4 j) U

1.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有什么区别?

3 g2 K3 F9 u& z. |% a* p8 o9 m Z

冲积扇、洪积扇等都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但形成的位置、形成过程存在着差异:

7 m/ ^8 b/ C# O4 W: m# l

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由于坡度骤减,河流的流速减慢,因此从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沉积,形成扇形地貌(常年流水,沉积物较为细小)。

1 o$ L$ e: e, V4 d3 M( D2 B# m

②洪积扇:位于山前地区。洪水流出山谷,由于坡度骤减,河流的流速减慢,并且不再受两侧山谷的束缚,因此呈放射状展开,河流流速进一步降低,砾石和泥沙逐渐沉积,在山前形成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水,沉积物有较大的砾石)。

6 t _4 E, k7 e% J8 k! b! o4 q

③冲积平原:位于河流的下游。河流下游的流速较缓,泥沙逐渐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流两岸逐渐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 x r; Y' |4 E" I6 ]* p/ o/ `# A

2.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的颗粒粗细及厚度有什么分布规律?成因?

5 {2 m3 ] X4 J* G3 X- e$ N3 V' O

- d& Z4 C" s& K: |& [

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由粗到细,厚度由大到小,地势由高到低。

9 V. w4 i! {5 a$ {

原因: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降低,河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颗粒粗、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下来。

. Q6 {# |: ^: c8 m3 M7 p

3.指出冲积扇地形剖面图与地下水位关系。

7 W. K" l& r+ @! \

, W7 d* |+ U( r/ A# a: b

扇柄处,地下水位埋藏深

u7 V- u) H( f+ j$ n' _8 A

原因:来水时,扇柄处颗粒大,下渗快,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大 ;扇缘处颗粒小,下渗慢,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小。

6 G& y' _. }. x

3.和农作物关系:扇柄长杂草,植被稀疏,不能种植农作物。原因?

! |; i9 C; u$ c! F+ d

原因:

; p* q5 H/ N2 [* l* M

①土壤颗粒大,土壤贫瘠,土层薄;

* l1 Y0 \0 o$ {% Y

②距地下水位远(埋藏深);

3 U; {/ B0 i$ l$ f0 w+ r

③地形坡度大

5 V& Y/ y5 S4 k

扇缘处:①黏土土层厚,保水能力强 ②距地下水位近,利于种植农作物

6 f2 Z! a3 _( ~7 O( z5 R

1、海上生命线:

2 N2 q9 O& P. `# K

. Q- T/ g4 K9 S% d$ E3 j

①“西方海上生命线”------好望角航线: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

7 D3 V& C* ]2 t

②日本“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

' K1 M) f B$ F m7 U7 G

2、盐度最高的是红海的原因:

9 t6 l) U: v& R+ @1 _: N

" B9 T. u# S9 ]6 o9 Z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P; E! z3 g4 f1 i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 c- D6 T8 d5 i7 z! r v

③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海区交换少。

# j4 M6 }# s- ^

3、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的原因:

+ p" O5 G" E0 y

& m; K$ `( Q1 R" Y/ V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4 u8 s# y; ]/ b) {/ T* ]+ ?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大量淡水注入。

l1 \# [; M, M6 E6 z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5 e6 t- j4 e% G! L P: p

, `7 F; q' v1 U3 y7 D, q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 Q) x! m0 u6 ^4 ^, p; K1 P: X7 K) h

①赤道地区较低: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y( c0 |- w' x

②副热带海区最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s, ~) X/ F( I3 h+ ^

5、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 g J- x. \% X6 }+ {/ l

# |6 ]7 u* K0 }: T- E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p6 F& e. c4 }. d, {; T# C, L' W+ T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 ~' u D t+ ], p* g" \. W

6、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B K* B/ u6 ?3 A: z

+ S5 l e+ g4 G3 j8 a1 Q, d: p$ J. Q+ w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1 L- H, L. Z" M- k( ?) o0 G( e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8 f2 S- M, g6 |3 U: v9 b3 g1 ?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 t) n( {; g) [; E, l3 y9 Z

7、盐场区位选择:

+ b$ Y/ ]+ h2 D1 U3 k4 u; R

+ t) J# d2 S: [* i$ }! Y

长芦盐场(天津)、布袋盐场(台湾西部)、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

+ }% L4 n/ U5 i5 y; U1 U# G

①沿海地形平坦,海滩广阔,便于海盐晒制;

( d: ]2 U" }. Q) |* p6 ~2 x2 B

②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

+ _2 Q8 Q* F+ k1 M/ Y( L6 t# b

例:红海沿岸盐田的优越自然条件:

% ^/ t) }4 M# r0 B3 @

①沿海地形平坦,便于海盐晒制;

( s7 _' g3 T, i: W8 O! U

②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天气炎热干燥,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适于晒盐的天气;

% Z. |- P4 ?% ?3 _5 q

③临近红海,便于就近获取高盐度海水,原料丰富。

" p6 M' l2 e0 [" d+ A; `) c$ w

8、舟山渔场

2 ]$ x; ^1 H# x4 `3 J

$ A& F2 {8 {6 z. I

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两个鱼汛的成因:

' A z: o) Q3 r7 s% t5 K7 N' c7 K- c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0 ^' Y( o0 k5 e6 A+ _$ K

②长江、钱塘江等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 `' X; n! \- }/ d6 p

③大陆架宽而浅,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 `: D+ |& l2 | x) u! S- W# v

④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 O$ q/ [" L7 ?

9、世界四大渔场成因:

2 m9 F, k& U7 _7 F$ G& R

, X% ?9 l, W# {8 R

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

* Z! N6 a, g5 x4 ^9 P: @0 S

②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5 p* q/ {* Z" K7 L" Q

③北大西洋暖流与沿岸冷水流交汇,形成北海渔场;

7 @4 M1 b) @8 g4 }2 \

④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 e: g; k4 x$ T b [0 L+ k

10、海洋环境保护

5 Z. k. `* U9 R( V

7 }! B; S. ^& D- ]6 V

A、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2 K! g& s C. V+ u+ ?* y

①海洋环境污染: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工业生产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6 w0 P" c: w1 K A: ~ v

另外,海岸活动(如港口工程建设)和海上航线或钻井平台石油泄露等也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K ^4 }( Q, \. n3 t, |

②海洋生态破坏:人类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和海洋污染,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 J W2 S! Q& X9 ^& y

B、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 }2 I0 {* y: O5 T p! k

①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治;

. m a2 x5 b$ o9 A. ~

②增强海洋环保意识;

- }" a* Q) t) {/ X, ~ {* ?

③加强海洋污染治理

7 r2 T' ?, j) }+ e

④加强对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陆的科学论证;

, p( N6 ?; Q+ @/ w% |

⑤制订综合的、长远的海洋开发规划。

" C9 _+ T" N" ?" X" ]

11、为什么要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并保护沿海红树林?

2 I$ k9 M! A" _" ?: b3 @9 Y( g

8 g0 `1 `8 N6 E+ J" J7 g- n

①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和损失;

9 L. i) a5 V; P0 P1 \+ @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9 k: c0 a2 u( \7 x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L! R+ h) |; |- a, z3 b8 b& |+ s _( W6 A/ L- ~. J3 ]

责任编辑:

Z, r% j. Y: R( r: Z# I @5 p3 g/ u5 q3 X5 D 7 m1 S2 ~8 e+ m" z. [* J, X8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嗜血战神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