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R' T! e, M
图片来源:ocean cencus
1 ]1 { ~; \1 z9 `3 H. l 本文共计2100字,阅读约7分钟
! t. B8 ~( e! J) A1 y7 C8 s) N 近日,“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注意到CNN等媒体报道,一项雄心勃勃的全球计划旨在发现和记录藏匿在世界海洋中的生命正在进行中。这项名为“海洋普查计划”(Ocean Census)的项目,希望在未来十年内能确定10万个未知物种
, x# V; \6 d7 h' ~. c1 W0 P# @ ,以便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深海生态系统。 我们人类对海洋深处的了解仍存在巨大的空白。根据普查,
! h% f7 I5 @4 Z. n* R, k2 X4 U# k4 |* [ 地球海洋中预计存在220万个物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只有24万个被科学家描述过
0 ?; O4 J( b, I" u* O+ P9 @2 q 。 “海洋普查计划”基于过去的项目,如2010年结束的海洋生物普查
9 ]+ |9 ?# ]; L, A3 D& b8 I (Census of Marine Life),那个计划确定了6000个可能的新海洋物种。新技术的进步包括高分辨率的水下成像、机器学习和测序含在海水中的DNA。
: s$ V7 q+ g0 G 该创新将有助于加速发现新生物种的速度和规模,该项目的科学主任、英国牛津大学的保护生物学教授Alex Rogers表示,他希望在10年后,我们能够发现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发现,甚至发现完全新的生态系统。 : I; W; }% V" E) m
7 q$ \; Q$ | h! [$ T4 F , b }* @7 o! Y7 |& b: q
上图:ocean cencus ' a! C, @6 Q$ l) g
通常情况下,科学家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来确定新物种,但新技术正在使研究海洋生物在其自然栖息地中变得更加容易。这些工具包括可以扫描如水母等难以在陆地上研究的凝胶生物的水下激光扫描。 & Z' q( v* a5 U6 [6 v3 K8 x2 B" C" c/ h
该计划将使用新的、可获得的技术来采样水中的DNA以便探测和追踪物种。虽然许多发现的物种可能是较小的,但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施密特海洋研究所执行主任Jyotika Virmani也指出,也可能有大个儿的。就在前不久的2020年,澳大利亚西部海岸发现了世界上最长的海洋生物——一种被称为虹吸管的150英尺长的弦状动物。
1 I; ^' k3 X6 t 海洋普查计划还将有助于确定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危机的响应,并评估海洋生物如何适应更温暖的气候。 ; H# V9 y1 z: Z7 B& E0 G
( r! s- K" K9 L6 z& A 图片来源:Ocean Census的启动会议。来源:该计划 0 Z. D, M% V- Y% H0 R, D
该计划由英国海洋科学与保护研究所Nekton领导,并由日本非营利基金会Nippon Foundation资助。在未来十年中,数十次探险活动将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寻找新物种,包括潜水员、潜水艇和深海机器人。该项目还希望吸引私人船只和个人的参与。
9 ?. _: }( i, @$ w% M+ n 海洋普查计划(2023)一个合作开放网络
# n* p- A0 }% F( k+ E9 W! \ “海洋普查计划”是一个开放合作的网络,旨在将慈善事业、政府、企业、科学界、媒体和民间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该计划由日本的Nippon Foundation和英国的Nekton公司共同创立和协调。2023年4月启动的海洋普查总部设在英国牛津,并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设立了第一个海洋普查生物多样性中心。
& }% Q0 k$ m4 K' y$ u9 k' _5 Y “为了地球的生存,海洋必须保持生机勃勃。我们的使命是保护海洋,为了我们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和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生存取决于海洋的健康。 " }7 m5 f- o: N6 N* x* G Q9 M, f
”该机构官网显示。 / V# k/ p0 Y8 E, B9 d
! J5 j6 p* d+ [7 u' q0 c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 |( B( m- u8 E8 a5 Y
图片来源:海洋普查计划的官网。 AKMA3北极的巴伦支海启航7 L# _" r1 ] }( [ O! g
2023年4月29日~5月10日,位于北极的巴伦支海将迎来首次海洋普查探险活动。该探险活动名为“AKMA3”,由挪威北极大学(University of Tromsø)和REV Ocean合作领导。我们的分类学家将参与其中,以发现生活在海底,包括深度在100米至500米的富含甲烷的冷泉附近的生物。 I2 {1 E7 P- n+ k
物种的发现将集中在软珊瑚、玻璃海绵、海鞭、海葵、海胆、多毛类、腕足动物、甲壳类、线虫和桡足类等生物上。
4 C6 f; g* S- @9 \* K1 b( I* [! }, b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7 b2 R3 v0 Y$ k* {3 o9 J
上图:AKMA3。来源:海洋普查计划 “海洋生物普查”(2010)多学科的十年国际海洋研究* }) A# @" X% N2 p2 J& |5 n6 \# u3 M
十年前的“海洋生物普查”也是成果丰硕。该长达十年的国际合作计划,旨在评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和丰度。来自80多个国家的约2700名科学家在全球海洋中搜索了更多的物种,从蓝鲸到浮游动物或微生物这么大和这么小的物种都被研究了。他们在全球最冷的地区到温暖的热带,从深海热液喷口到沿海生态系统采样。他们追踪鱼类的移动,并挖掘过去的研究,了解在人类影响之前海洋的情况。 . V% i6 ]# _2 C8 S$ S
9 D1 D1 J4 i5 Y; `1 a2 ]
该计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洋物种信息量,将这些信息整合成数据库,为海洋提供了“电话簿”式的信息。在该计划的十年期间,科学家们发现了超过6,000个可能的新海洋物种,并将这些发现与过去和现在的信息相结合,考虑了海洋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计划的规模空前,激发了作者和艺术家们讲述它的故事。2011年,海洋生物普查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获得了声望显赫的COSMOS奖,以表彰其跨越多个科学学科的十年国际海洋研究。
8 V$ B8 V i6 a' K
. }9 K, R& C' D6 h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q4 A& P: {* Y$ W7 y+ l 关于海洋生物普查计划。来源:smithonian官网。 . d/ x( y* s! j* ?5 Z
本文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转发请标注来源。$ @/ f4 n+ ?1 P3 _2 W
6 A9 K Q7 U) r4 R. T 文 | 王芊佳
5 O% i( O4 r3 |" E
( `; l# p! n- K; o- w, ` 审 | 绿茵
" Q: Q4 {0 I4 Z0 e4 @3 Q# n2 {8 Q7 B0 ~8 W: e* T# n# Z
排版 | 绿叶
5 s6 H) d. f6 n+ @6 f; G. @ 【参考链接】 ) X, q) R. n$ Q7 P! R# }
& s' p3 l9 y, `8 x; p* @& [ https://www.msn.com/en-us/news/other/ocean-census-aims-to-discover-100-000-previously-unknown-marine-species/ar-AA1aro9G
5 v! z6 L: c$ \- K https://oceancensus.org/?utm_source=uniofoxford&utm_medium=partner-comms + s% v; t9 Q3 v* f I; b9 c( h9 J) D
https://schmidtocean.org/new-species-discovered-during-exploration-of-abyssal-deep-sea-canyons-off-ningaloo/ / f. a0 n7 ]5 x/ X. U+ S
https://cdn.nektonmission.org/SCIENCE/Deep-Reefs-Conservation-News-Release-05.12.2022.pdf?mtime=20221205091912 https://ocean.si.edu/ecosystems/census-marine-life/census-marine-life-overview* l3 B$ x5 f$ Z# X( ~. [. R" H
& d |) {3 i* X5 k) Q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海洋与湿地”运行原则
7 j4 H$ n% K- a2 ?4 V ✍ 坚持以优质的前沿内容,来服务海洋、湿地、全球科技治理、全球环境治理等领域的读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公众。 , S+ T, N( ^3 a
✍
4 y; R& F# I7 p" ` 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包括但不限于:CBD, RAMSAR, CMS, CITES, UNFCCC,
& S& [: g7 Q% L, o BBNJ, UNCLOS, UNEA,ITPGRFA,IPCC, IPBES," t, V8 ^$ w+ q' `8 n* l: _
IUCN, ISO,EBP,化学品三公约,以及进展中的塑料条约谈判、DSI治理、科技伦理治理等最新动态。
: _ n7 K- e o j: X* m ✍ 发文原则:无价值的不发;非前沿的不发;在中文世界其他平台已有的内容一般不发;其他微信平台已发的内容坚决不再发。坚持前沿性、创新性。 ✍ 努力服务读者,争取让读者花费的时间不白花,务必读有所获。✍ 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0 H" `) H( R' E) g+ \7 M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e1 r: K5 v1 S7 X. F. M5 M
长按关注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海洋与湿地
3 f2 E! b7 M' C: Y 联系小编: 9 |: P4 {' l7 ~, s4 K0 j1 r
010-88431370, 18910282583 ; y" f. F! e9 K* ~$ E4 c
" ^0 u! g& l0 T, C) t& { B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8 r( [' Y, q# V# ?2 K5 {- \2 M
v25@CBCGDF.org; v66@CBCGDF.org - B! A9 s, S5 T. j, g# E' b- Y
专门报道海洋与湿地等前沿动态, 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服务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 . q: F* ^( d. k$ ~% N, B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9 V( x* c2 l! _- _% f0 v3 H- M$ f6 k1 ~- N! v1 Q
! B5 }! H! x3 U6 Y& o& D0 V
8 W) z) F3 x% g% X9 g, f9 }" L) m$ R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