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 -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

[复制链接]

原标题:盘点!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

项目

落地

行业

会议

行业

调研

企业

推广

作者

签约

材料有难题,都找DT新材料!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实验室数量总量保持在 700个左右。

那么,在海洋领域有哪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呢?

截止到2020年,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8个,正在筹建的1个,国家实验室1个。

注:我国重点实验室按照级别高低可以大致分为:校级/所级-->市级-->省/部级-->国家重点-->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领域)

国家实验室(海洋领域)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原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设,1992年建成运行,是我国首批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邱大洪院士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此后 吴有生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盛振邦教授、李润培教授、杨建民教授曾先后任实验室主任, 廖世俊教授为实验室现任主任。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国防科研和民用科研并重,聚焦 船舶工程海洋工程水下工程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引领国际船海工程重大力学问题研究,组织推进 深海无人潜水器新型深海开发装备绿色高性能船舶等研发任务创新攻关,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打造一批船海领域“国之重器”,引领国际船海科技前沿发展,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验收后对国内外开放。先后于1994年、1997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六次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 程亮教授, 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华军院士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 海岸和近海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修复与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是我国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动力环境与流固耦合作用,陆海水域环境与海岸侵蚀防治,海岸与跨海工程及其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工程和海洋工程智慧运维与全寿命安全。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戴民汉教授为现任实验室主任, 吴立新院士为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方向一为 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通量,包括碳生物地球化学、氮生物地球化学、有机物和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方向二为 海洋生态过程与机制,包括微型生物生态过程、浮游生物生态过程;方向三为 海洋生态与毒理效应,包括海洋环境变化生理生态效应、海洋生态毒理效应;方向四为 海洋生态系统观测与整合,包括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响应、海洋观测。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实验室以 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大型科研课题,发表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论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吉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纪兰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大可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立新教授张经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高抒教授为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 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第一个针对南海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推动国家海洋资源利用为己任,聚焦南海海域,开发南海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李建保教授为实验室主任, 张偲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以国家南海战略及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向导,设置了三大研究方向:方向一为 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包括南海经济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南海微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和海洋牧场资源化与环境保护;方向二为 南海海洋矿物资源新材料利用,包括高纯度石英砂及其新材料利用、海洋工程材料和海洋能源技术与相关材料;方向三为 南海海洋信息资源化技术,包括南海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南海海洋信息处理技术与资源化应用和传感器制作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发展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开展海洋信息资源利用研究。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实验室是在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聚集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在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生态环境等传统优势学科的优秀人才。

目前实验室设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大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同时设有四大公共支撑平台,即 国家海洋卫星地面站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计算与大数据共享中心仪器设备共享中心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LTO)在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应运而生,于2011年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2014年7月通过建设验收。

经过一个快速发展周期,目前LTO形成了以 南海环流与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热带海洋-大气过程与气候效应热带海洋动力过程的环境效应三大基础研究方向为主导的研究体系。LTO坚持海洋和大气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及实验相结合,已经在南海环流、热带海洋气候、环境等方向上作出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试点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建成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地、代表国家海洋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主要科技中心。

主要科研方向: 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深 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海洋技术与装备

/微信群/

专业的人聚在一起,1W+行业精英已加入!

END

Carbontech

夯邦

材视

象博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天笃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