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其储量丰富、能量巨大的海洋资源被人们发现,有效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递进式上升,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 Z, t/ P$ }* r8 k3 K; \[color=rgba(0, 0, 0, 0.9)]一、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4 \0 M, M# h; ^; B6 V* C/ A
[color=rgba(0, 0, 0, 0.9)]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已成为主要海洋国家间争夺全球海洋领导地位和话语权的关键领域之一。专家预测,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40%集中在深海。当前,深海大洋资源能源开发、极地科学探索、北极航道通航技术需求等问题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已成为海洋科技竞争的新热点。深海能源开发所需要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张力腿平台、深水多功能半潜式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等各种类型的深水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设施竞争激烈。破冰技术、防冻技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运用技术、冰区勘探、大气观测、海洋考察等科学考察技术装备的升级、采用无人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观测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开采和航行技术、各种科学监测和探测技术、适合极地环境的工程技术、适合冰区航行的造船技术和航行技术、冻土地区和脆弱环境下的资源利用技术,都是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发达国家纷纷建立各种检测网络,持续加强海洋卫星、飞机、潜器、浮标、岸基等相互连接,空天海一体发展成为海洋科技发展的新起点;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发面向未来的前瞻技术己成为海洋高端装备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新亮点。
4 R5 I4 X/ `+ p. J[color=rgba(0, 0, 0, 0.9)]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已从“量的积累”阶段进入到局部领域“质的突破”阶段,总体科技实力正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加强新概念、新原理的前瞻性研究,一批海洋装备核心关键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极地科学技术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在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北极资源勘探与利用技术以及防冻高技术性能船舶问题上的研究能力显著增强;水产增养殖技术继续领先全球,近海“海洋牧场”建设升级跨越,新型现代化渔业与海洋工程加速融合,推动海洋生物产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创新能力;以大型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体系正在形成;海底隧道发展迅速;海岛开发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u/ j0 \+ K! l0 E
[color=rgba(0, 0, 0, 0.9)]二、国际海洋合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1 s) Z2 O/ s+ U9 b! j }3 U
[color=rgba(0, 0, 0, 0.9)]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了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以及经南海到南太平洋两条线路。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要重点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经北冰洋连接欧洲”3条蓝色经济通道。至此,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完成了全球布局,形成了闭环链接,国际海洋经济合作的前景更加方兴未艾。
- P9 e5 ]6 L4 p ~9 v[color=rgba(0, 0, 0, 0.9)]港口建设合作将继续成为海洋经济合作的先行领域。以招商局集团为代表的港口业,积极参与港口合作建设。目前,我国仍在参与建设的国际港口有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阿联酋哈利法港。中国参与的海外港口项目作为中国为全球化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海上通道的便利,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赢。远洋渔业合作亮点纷呈。中国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渔业合作协定。2019年,全国远洋渔业年产量217万吨,远洋渔业成为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航运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截至2020年底,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中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增至70条。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为代表的远洋航运业已实现全球化运营,正在加大航运区块链联盟GSBN在港航业的深度应用,加大5G港口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全球化发展效率。中国的能源合作已实现全球布局,除了传统的能源合作国家和区域外,中俄能源合作将向纵深发展。随着2017年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中国又开启了“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征程。" Y5 @3 g) o Z8 f2 |, q
[color=rgba(0, 0, 0, 0.9)]随着中国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以及蓝色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会更加密切。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的签署,又为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10国之间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可以预见,中国与其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签署经贸和海洋合作协议、构建多边和双边海洋合作机制、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一定会取得重要进展,必将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创造新空间和新机遇。
2 ^6 h- X T- P- }$ j[color=rgba(0, 0, 0, 0.9)]三、生态环境友好型锚定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8 d0 B, w# `( M4 S3 f[color=rgba(0, 0, 0, 0.9)]海洋流动性、联通性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性决定了注重海洋生态保护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只有注重海洋生态保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海洋的潜在价值。生态环境友好型海洋经济就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以蓝色基调为底蕴,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积极主动顺应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尊重科学,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开发保护并重,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有序利用与生态系统的维护。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受到海洋环境保障体系的刚性约束。环境评估系统、清洁能源、海岸带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海洋灾害防范防治、统一联合执法监督机制,以及海岸带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保障体系会更加健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海洋工程的新规范和新变化将适应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趋势,确保绿色低碳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在现有24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是衡量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标准。
6 f- P4 ^! L: i- l+ I$ s% p5 B; L[color=rgba(0, 0, 0, 0.9)]四、陆海统筹赓续海洋经济协调务实发展! a Z% e" v- @# U
[color=rgba(0, 0, 0, 0.9)]以空间资源(土地、海洋、生态等)保护、空间要素统筹、空间结构优化、空间效率提升、空间权利公平等方面为突破口的空间规划体系为陆海统筹、海洋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推进,海陆空立体交通实现组网。陆海统筹的思想已经在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 B* O+ M% m. W' X9 a[color=rgba(0, 0, 0, 0.9)]陆海统筹战略思想是指导和引领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海洋经济要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框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制定好国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导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规划的制定。落实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陆海联动,海陆经济一体化,统筹开展海岸带区域、深远海、港产城联动发展项目。强化法治思维,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海洋经济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通过产业融合互动推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资源要素的高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
9 b8 x& X) ^& l7 }- Y$ ][color=rgba(0, 0, 0, 0.9)]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集成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港口货运吞吐量继续名列前茅,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形成;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和园区得到优先发展,海洋资源要素配置更加科学,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绿色发展。
; ?7 o: V& r4 `' n5 p! f8 t$ t[color=rgba(0, 0, 0, 0.9)]文章来源:节选自《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实践探索及前景展望》,原刊于《海洋经济》2022年第2期" i& O* t# E3 X
[color=rgba(0, 0, 0, 0.9)]作者:刘广东,系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