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3日,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徒步穿越南极的壮举!1 ?+ L9 x9 X% o9 ?- \
a1 e+ d. D+ ] ~* {7 n
这场历时220天,长达5984公里的危险旅途,6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凭着双脚一步步艰难走过,终于把各自祖国的国旗插在了南极大陆。' z0 r. P* i3 j; H- S1 N `9 ^
/ j1 C$ Y6 {: o0 ?2 u" u
& A$ @4 K+ D& x6 \' [4 ~5 O
6 E& l" o( V5 A; c9 k- Z; }/ d3 T3 D. z" k* W: ~/ |% [: t
6 x6 ~* Q" V0 ^$ r+ a6 e
# m' F5 F, @4 z/ m4 c) h) B) W( l迎风飘扬的国旗中最为鲜艳的,就是五星红旗。
) u- ]: J2 A/ c+ H9 i1 F6 U
8 T9 o; A3 ~% _# V$ `亲手插上五星红旗的人就是秦大河。
) d2 x g4 h( A
; H9 T$ a; n* t1 c0 U( c# X5 }4 Z( \7 A$ {4 u8 Q& W; c
6 s& N( }3 T# ^9 q0 a7 R2 u
% n# n7 T2 k4 o2 S1 w8 A秦大河 6 h; E( O$ G; B
中国科学院 院士 ; M; y% ?0 y9 |' J# U1 v5 w
& e- ^5 P+ Y/ D/ x, l# E0 Q( c'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w" E3 M7 z$ w5 C( w. h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4 r% J. w6 z) w: k" f; _6 e& m3 S' n$ J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 ~; ?" p* d! @亚洲地理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 I2 U# o. c+ h s: I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 , n0 v" _% {* x4 o) C+ j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g+ G4 w. c3 z9 {9 i0 l$ \: g0 r) v# F
% w: {$ G$ z1 S$ Z2 n ; u7 a1 @$ W" {8 Y; H! i
一次拔10颗牙- e6 Z! k5 |7 j" h y5 _6 b
7 V: L3 s. O, ^! K+ ~% x0 z' n% m, T
! U; W% E! I: Q3 b% k# d/ ~7 i5 _1989年7月,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选派秦大河参加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队,从西南极洲的海豹岩出发,开始按最长路径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
" [5 `' ?% { L9 P# |# h % p, ]- K7 p$ @/ w
秦大河并非横穿南极第一人选。当第一人选无法参加时,时任中国南极长城站越冬队队长秦大河提出申请。
( s% x4 v5 s" a! P " O1 q$ }' V2 {
获准参加后,秦大河开始各种准备,身体是重要一项。他在1989年2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为1990年横穿南极考察胜利,今天拔牙10颗,牺牲牙齿,为南极考察顺利!”
; \: G& C$ x- X9 z+ s- w
3 T& M. O0 o/ g面对南极内陆饮食对牙齿的特殊要求,来自其他国家的队友也要一起拔牙,但唯有秦大河一次要拔掉10颗。
4 I6 z z: v# Y0 W# H# Q0 D7 S% F* q) _2 ^/ h7 e, s
! _" W% `& b1 F# K& m: W6 D
, j: A( L! S0 B2 m- P; x1 K
4 R9 v# `. p5 M J4 O' n
* ]6 E8 R. l' t+ | I( G
& ?- z/ \$ R2 ~/ l& j5 c5 N2 ^9 F& }* W6 z. u- R, e9 X
秦大河在医院检查牙齿 # C/ H0 h+ U- ~; D x7 V
9 ~* V% W! f$ [$ j& N8 P1 `
. |1 g8 ~. X" \ i# ~: _
用一杯水“洗脚”$ v; V. z- `* K7 T8 x/ d
& Q f& g' j9 ]9 B' E
1989年9月24日下午,与秦大河同住一帐篷的队友杰夫在“洗脚”,即“用他吃饭的碗,用一小块布不停地擦拭自己的脚,然后换了新袜子”。两天后秦大河如法炮制。他写道:“下午,我用牙缸和小手帕洗了脚,这是两个月来第一次‘洗脚’,剪了脚指甲,换了新袜子,感觉十分舒适。”( A) v6 J6 }. e( P
u d( B* u: C# L7 \9 G# O) x5 |生活上的困难需要解决,路途上的艰险更需克服。秦大河在1989年8月24日写道:“中午时分,杰夫和我的狗队中的头狗之一汉克突然掉入冰裂隙,这个冰裂隙较大,但从表面上看仅30-40厘米,实际为70-100厘米宽,且较深。汉克落入约15英尺深处,全身发抖,乖乖地趴在那里等候援救……一个多小时,才将汉克救上来。”
, f6 t9 L; v7 @4 e2 f
4 U# R! S" k. F# h* h% ?9 K8 }- c+ u
* g) x0 k9 u7 e. Z5 p' f& ^% t
* X3 y7 [; B4 u
; A* v+ r* e* a, N' C1 H抢救掉入冰裂隙中的狗 R/ F) {( F& ~. `
' V- j# C/ X* p+ Q& ~" I冰裂隙只是南极大陆致命的危险之一,暴风雪、白化天、高原反应、极度寒冷等,时刻威胁着秦大河与队友还有雪橇犬的安全。/ \) {$ F3 P* ^) p/ p' ^9 I4 K. M
+ `% |0 v- t+ m5 Y+ Z5 m( P1 K% ]/ a% Y1 t
8 k2 |+ S: y V' r" s0 @8 u0 C采样瓶不能丢
( T2 o* A. b' K
$ `- Y" `/ p2 v9 P1 W m2 b" C' g" `
9 t5 O9 C' X% J6 V2 B0 ?, X$ ^“今天上午的会议产生了下列几个重要决定:轻装前进,决定精简一切不必要的衣物、燃料等……(下午)每个人都开始整理东西,凡不用的、暂时不用的统统扔掉。我和杰夫已无东西可减……唯一的‘秘密’是我将所有随身带的空样品瓶,再次包好后装入睡袋内当枕头。什么都可精简,唯我的样瓶精简不得。”(1989年9月26日)
$ P n9 c4 H9 g4 [) K9 B : D- o$ x& o% {7 f7 w0 ?
“个人物品,备用帐篷,各种物资,凡不用的或近期不用的,一律扔掉……但我不能扔掉样品和样瓶。”(1989年9月29日): U6 @2 A, j1 C7 W
) O. r/ @1 I: {( Y5 K* V什么都可精简但样瓶不能,再苦再累但雪样不能不采。秦大河在1989年9月5日写道:“昨天行进18.5英里,今天全天感到疲乏,但又行进19.5英里,下午感到十分疲乏。尽管如此,挖雪坑,采雪样,观测剖面,做记录,拍摄自然景观和雪层剖面……这一套冰川学观测和采样工作不可停顿。”( Q( R: z* e8 J: |* T2 @2 T2 s
! j& @; V" w. t
2 q$ W% g1 x4 g- n& w+ S% B3 j. O
* z; _ x; [3 u, S9 w1 k) ?& A3 p7 z! B. R# A E$ k7 y* m" k
0 z* Q2 ]5 {) k6 P" q秦大河在“不可接近地区”雪坑中采集样品
) G3 G5 }* X3 y, C
; k" x( ]1 X0 x7 g+ `3 R' ]
7 \* I( Y! X" Z 3 s0 P3 }8 S5 w) @% b
用汉语读“宣言”
7 B6 D, r5 c. @* V s4 p7 d" |+ O- B" X
6 U) A" ?. ]- Z, o* f6 I4 M9 {1 m
( V4 D, p# ^/ `$ X% T* v+ N0 F+ d
1989年12月12日,约4个半月风雪跋涉后,考察队抵达南极点,秦大河用汉语发表了《南极宣言》:
5 A( w2 i$ `- ` ^5 `
6 p2 `) o7 T$ f" K) R L今天我们站在了南极点。在这整个世界汇集为一点的地方,我要告诉诸位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能够一块生活,一块工作,哪怕是在最困难的环境里。让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这种和平、合作、友谊和藐视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这颗星球变得更加美好。
4 m/ r* ` q' `+ M5 P1 G J; k" c3 I: z 3 F! Z) x" e# M1 p/ z
1990年3月3日,考察队顺利抵达终点——东南极洲的苏联和平站,徒步行进220天,成功按最长路径横穿了南极大陆。秦大河也采集到了横贯南极洲东西最长路线上的表层雪样。胜利完成任务后,于1990年4月6日载誉归来。1 r* _# T! S- b" H
4 h, y7 E+ M+ C4 @* p3 m
30年前,他的名字以及他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的英雄事迹,曾传遍神州大地。如今,他头顶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前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IPCC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无数个头衔。 \! J2 ?% L6 Y; o: O" D' Q7 \
^$ l: H) r3 P- j& {- U4 \3 x8 s然而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地理学家,冰川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 _( {# ~! [# g, n* J# Q4 m
* c( \, H8 [, k( n$ w1 V1 X" t9 K/ C, A2 U1 o& h
8 z/ K' w* b/ `5 J
- r# y* Y. @" h6 a4 b
$ \% V, E4 x& C
; F0 |2 N k$ l( g! V% y. X4 Z9 F$ b( X
: }7 \' o9 x8 `: ` g+ y3 F<hr/>来源:
" R% o. _; h3 e0 ]- ]& }- F1.新华网2019-12-13 作者:刘诗平 《在“雪龙2”号上读<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 ;
% T* e* |( F- _$ N" a2.中国科学院 2018-04-06 作者:陈云峰 《那年,他徒步横穿了南极 | 科学史》;
* W- p' |7 q2 N1 Y0 s% o* b3.世界华人周刊 2019-03-06 《拔牙、断粮、被雪埋……29年前,这个中国人完成人类历史上最危险徒步穿越》;
. e% F+ I. l& z4.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1期 作者:易蓉蓉 刘景时《秦大河:因为冰川在那里》% ] y5 t; O! y0 Z# v
+ @) H/ V. v# G& Z
0 [) m; f, g% U# j3 P5 M* p
* N6 v' @ g' Y. n: v2 L) T& o ! f3 R* T4 p: g3 o3 f
0 z4 t0 ]0 N. y$ K6 O6 m% k
) x% H+ u3 {. d9 ]/ b1 U9 V: [8 ?1 {$ Q! i& |
9 l2 s2 B8 C4 `! P% _/ P)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