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f% q6 @/ _4 ]. U8 f3 p! b6 l' C 前言
+ y- U0 ?1 _. D+ X 今天讨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的常识里面,对候鸟迁徙的概念,是一部分鸟类,随着冬季的到来,会开始从自己的繁殖地向越冬地之间的一场旅行。这场“旅行”有时候跨越的是整个海洋。
# b" T2 W- O& X, _2 t7 E8 @: u
# G# L- n% b5 [# R 那么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些平时生活在陆地上的小候鸟,是怎样做到在飞行的中间没有陆地,无法降落、不能休息的情况下,穿越数百公里距离的海面,完成这场旅行的呢?德国科学家通过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跨海行为研究发现了旅行的秘密。 9 [7 ] [4 X# ]+ r
陆生候鸟穿越海洋的最远距离! }; c& R$ M7 O3 U6 [
陆生的候鸟与习惯在海边生活的海鸥等海鸟是不同,因为它们不能浮在在水面上休息或进食,因此,当这些候鸟需要穿过海洋迁徙时,就要不间断飞行,一次跨过整个海洋。过去,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科学家一般会认为,这些陆生候鸟受到体力限制,只能在不到100公里距离内穿越海洋,或者会尽量选择中间的路线,避免一直在开阔海面飞行。 . M4 h# P A: l4 S" R
随着GPS(全球定位)监测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借助这一技术跟踪了五种大型陆生候鸟的全球迁徙过程。结果显示,这个过程中,许多候鸟通常在大洋上空飞行数百甚至数千公里,这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知道,这些路线上面是茫茫的海洋,并没有连片的岛屿可以停下来歇歇脚。
, D$ V r4 T" T# ]" X % N! f2 q- q' p8 V$ f4 f( @
这让研究人员感到困惑,因为鸟在拍打翅膀的过程中,需要密集的做动作消耗能量,这些又大又重的候鸟,根本没办法在数百公里内持续不间断地拍打翅膀的。过去的研究还有一个观点,这些候鸟是可能利用顺风来维持飞行的,顺风节省了它们许多体力。
7 b. B, o4 I7 M* H+ p2 y 上升气流的重要作用
: h0 L$ c: A, u! k/ S- B& O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了5个不同物种65只候鸟的越洋飞行过程,以最全面地了解它们如何在开阔水域上长时间飞行。 4 b+ L& L& E" k/ W
研究小组对经过九年研究收集的112条越洋路线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为了使这项研究可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贡献出他们各自的追踪数据。
- j+ Q) [. r- A+ J9 e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借助于最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证实了顺风在候鸟实现跨海迁徙飞行方面的重要性,而且还表明,在跨海飞行过程中,通常利用由于海面形成的上升气流来节省体力。适当的抬升意味着阻力更小,使得跨海对体能的要求更低。 + ?0 s F" W: j5 ^. _; Z; a" O
人们可能认为在海面上空的上升流是微弱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但是通过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海面上由于温度分布的不同,存在的明显的上升气流。研究人员发现候鸟在穿越海洋时会改变飞行路线,以寻找最佳的上升气流和风力条件,节约更多的体力。在这些风的帮助下,它们能够维持数百公里的飞行。
( _7 M! w' b( W) Y" J7 Z! i9 s" X, a$ c
/ U4 P$ M; ^' [$ \ 例如,在每年从日本向东南亚迁徙的过程中,东方蜜鹰在东海上空飞行超过700公里的距离。当气流条件理想时,可以进行几乎18小时不间断的海上飞行。这些东方蜜鹰正是利用了海面上升气流来实现的。
9 [1 S' b J4 t" E+ |/ j1 Y
5 c# y# w1 b+ ^( {4 l$ i" D# _( A9 @+ ^; P- w) f
+ E, E* ^# }, k; k. ]
4 r; H# S% Y& d
/ l+ i3 [. H0 I4 J4 Y* N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