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迁徙 -海洋生物迁徙距离最长的是

[复制链接]
% k: \8 n: o$ E' y4 t$ `

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 `+ p y3 \% o0 C" ~. P0 S1 y

4 c2 i, J0 [/ R0 i/ E

毯子章鱼

* |9 p% y0 @+ o, ^: Q

七腕章鱼

6 W; h. a, g6 s. [, y

正在进食的水母

A. Y9 l. E, r9 H. Z4 B, A

菱鳍乌贼

- Q: c6 ^$ H2 b+ L ]

深海鱿鱼

# v, Z+ M5 N, u8 h

浩瀚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无数的生物。每当夜幕降临,海底生物就会上演一场华丽的垂直迁徙,深不可测的海洋仿佛连接了星空,极其梦幻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名黑水摄影师,张帆多年来致力于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现海平面下美轮美奂的世界。对于张帆来说,永远能探索未知,是黑水摄影最大的魅力。

+ \6 J$ K n1 g, `- K

近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张帆说:“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将这些如梦似幻的摄影作品展现给更多热爱海洋、热爱潜水、热爱摄影的人,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蓝色星球里的水下世界,也希望这种热爱能够让更多的力量聚集起来,保护这片蔚蓝世界。”

6 H7 T( V( D2 f4 U

1、小时候立志做海洋学家 因一本画册痴迷水下摄影

& r8 B+ B! U d) \

1985年出生的张帆,从小生活在海南,喜欢在海边捡贝壳,大海里生活的各种各样的鱼类让他非常着迷。在海边长大的他,对于大海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小时候,张帆非常喜欢画画,绘画的主题通常与海洋生物有关。“小学毕业时,我在同学录上填写的梦想是‘做一名海洋学家’,期待有一天能够探索大海的奥秘。”张帆说。

0 ~- b( R' E9 J% ~, r

大学填报志愿,张帆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插图艺术和书籍装帧专业。专业的学习对张帆的审美建立、构图和光影的运用、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老师一直教导我,很多绘画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多去观察人类社会。”于是,张帆开始学习摄影,并且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无意中,张帆接触到一本关于水下摄影的画册,这让他爱不释手,从此便对水下摄影心生向往。大学期间,他收集了无数关于海洋生物和水下摄影的画册。

* c' C( U4 U, t6 n

“那时候没有条件进行水下拍摄,我会去野外拍摄花鸟鱼虫。这些经历都为我后来从事水下摄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张帆对记者说。

# X: ^; _! n R3 w1 s7 t

2、专注于黑水摄影 拍摄到极难见到的海洋生物

; `+ _2 S3 q+ H6 I2 E- h I7 D! }

2010年,张帆决心成为一名水下摄影师。“我开始学习潜水后,发现自己身体的适应性很好,经过一番努力,顺利取得了潜水证,这样我能有更大的空间去拍摄更好的照片。”张帆说。当时,国内水下摄影还处于起步阶段,张帆更多的是靠自己探索。

& T' r5 ^. L+ d' j2 `7 {

2016年,张帆开始专注于黑水摄影。黑水摄影主要是指潜水员夜间在深不见底的海洋表层通过灯诱的方式寻找浮游生物,并进行拍摄记录。“黑水摄影能够给人带来发现的快乐,它既有科学探索的乐趣,又有摄影艺术的吸引,是跨越科学和艺术界限的、充满吸引力的领域。”

8 a- |0 ]; A8 D# ^. f

“我通过灯诱的方式,把深水区的一些生物吸引到浅层水域,大概二三十米的深度,这样我就能经常拍摄到许多平时很难见到的海洋生物。”张帆说,如今水下世界是自己生活的主场,他的镜头记录着这些海洋生物生存、捕食、繁衍的场景。“我年轻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医生叮嘱我要远离潮湿。所以我想趁着我身体还好,把最想做的事情尽可能不遗余力地做出来。”张帆说,常年在湿冷的地方工作,有很大可能会加剧病情,平时只能靠消炎药和止痛药缓解。

% t) e; @2 Q& m, A7 e+ R

张帆告诉记者,每次进行水下拍摄,他都需要携带沉重的潜水设备和水下摄影器材。“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晚上七八点钟去拍摄,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回来。每天都很兴奋,有太多东西没有见过,太多东西想要去记录。”

9 s* E, K: {1 |! F, ~$ r0 [

“当你做了很多年,再去寻找不一样的物种,难度就会成倍上升,经常三四天等不到自己想要的。但在你拍摄到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张帆说。

- y9 }8 B$ j" f+ M" F6 h

3、充分了解水下生物 才能拍出最精彩的瞬间

@1 @; \! Y% P( \, `

“拍摄水下生物最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它们,只有这样才可能拍出它们最精彩的瞬间。”张帆告诉记者,想要拍好一张照片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最后捕捉到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

) D5 n! D* q$ s* T) u; G

这些年,张帆曾去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家拍摄水下浮游生物,致力于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现海平面下美轮美奂的世界。“2019年底,我在菲律宾阿尼洛海域拍摄到一条柳叶鳗,柳叶鳗的幼体眼睛非常亮,头特别小,整个身体看起来非常扁,就像一条宽粉一样。”张帆说,这条柳叶鳗的幼体身长有60厘米以上,尾巴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丝带,这条丝带其实是它的消化腺,散发着迷人光泽。

* D5 l' {( m& {3 u# n) n, x

为了寻找珍稀物种,张帆经常要循着洋流探索,所以黑水摄影需要乘船前往深度在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海域进行拍摄。在拍摄前,需要抛出一个系有30米长绳的浮球,浮球底部吊上铅块,这根绳子上每5米会放置一个探照灯,形成一个灯柱,从水下看就像一根发光的糖葫芦一般,这就是“黑水主灯”。潜水员一般在主灯周围半径30米的范围内活动,一旦因为拍摄过于投入而走远,潜水员需要关闭身上的光源,寻找主灯,并尽快回到安全领域。

4 W2 r/ `8 @, e/ o3 n

4、遇到特殊物种会心跳加快 计划去温带和寒带拍摄

- b* s0 p0 _! D# v1 G0 K8 s. K- N

在拍摄过程中,张帆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2023年2月,张帆前往阿尼洛海域,为了寻找特殊物种。特殊的一天很快就来临了,他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在取景器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活生生的七腕章鱼(异夫蛸)。这是一只较大的未成年个体,体长在20厘米左右,这种远洋深海章鱼所生活的海域最深可达8000米以上,成年后体长可达20多米。在这样的深度尝试拍摄需要格外慎重,这基本上已经逼近了我最近尝试进行拍摄的最大深度,因此当它游向更深处时,我有些犹豫,停留在36米深度,目送它走远。结果它往下游了几米之后停了下来,我重新开始缓慢靠近它。只见它突然间将触手打开,绽放成一朵花的形状!我曾很多次在纪录片中看到深海章鱼摆出类似的姿势,但是从未想过能够在自己的取景器里看到这样的景象。心跳越来越快,我的双手在颤抖,激动地连拍了许多张照片。

$ p% W' d0 [5 v3 C9 F

张帆在水下拍摄时偶尔会被水母蜇,“来自海洋生物的袭击非常少见,绝大多数的问题可能是自身的疏忽。”张帆说,“有时候你特别专注地拍摄,追着生物一路游,结果可能是你周围没灯了,也没人了。如果你心理素质不好的话,会很慌。”

6 g* X* o/ K5 a# H: h5 X8 M

张帆计划去温带、寒带进行黑水拍摄。对于他而言,永远能探索未知,是黑水摄影最大的魅力。

_+ t9 ]/ R, D1 I) B6 }, o' ?

图片素材:受访者提供

f# R9 s- r2 |# e( d2 }4 @
【责任编辑:李丹萍】
8 f2 Q7 q7 [0 P0 S- N# Z/ F! n. g6 J. u$ v4 L% k 7 G: O3 d% p* o' N# B 8 D. h* R! J# O) e' J( ~) p9 ^6 R5 L5 Q9 L6 W4 n& k8 E ' h6 {/ {+ o, d; d% Y! B9 |7 Y5 n 6 u( ]* g& q7 v) b. f" d! J# L- c: o. v+ H 6 L3 d* Z' R8 N" Y2 `; F# Q, Y- _- O2 ~3 D; ]/ T4 a9 f7 k) E7 T 0 h+ A6 E- j+ I' _+ o3 o! a) [! D' K" w & K- ]( L7 L- f1 [- N( i , ~& k2 q7 y" b 7 l6 |. D5 K3 ]1 N8 w" ^" d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双绞线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