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9 E8 G; }% |$ w( E( b. k
原标题:全球板块的重建 · 海洋岩石圈年龄区域分布(从2亿年至今)| 北美洲vs太平洋板块,谁是最大的? 7 |1 }1 g7 D6 p, r1 m# y
2 p6 X9 h' i1 q9 M$ F3 k
谁是最大的板块? & S7 Y! O- _& Q' o
我们在哪个板块?
8 l% B* B& O$ d7 z" V( B0 l (我是谁?在哪里?)
_, Q3 ], S- t! m' ]8 W8 R; Z4 y: m# \; S6 Z9 c# r
现今有几个板块? ; n+ [* q' o) E9 c. o: W+ O
啥是板块? / {! q- ^$ `, D" \
(听起来像是面包片,能吃吗?)
( b( `' e% B6 {# U$ a* \1 E5 H/ y) u9 L" S2 |6 a' F5 i
现在的板块就是曾经的板块吗? ) D" q6 R) E4 Q" o; v; d
来自灵魂的拷问 - P" c( \3 j. \, B3 ]
' d- C( {+ P1 I6 M" r3 A. \ F
01 / ^3 S/ l' T" _" E4 {, A# U
什么是板块plate? 9 s& R) b; `. }4 i+ r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 S; x3 a$ Y! c- j 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是建立在对大陆轮廓、古生物、冰川作用以及地质构造研究基础之上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然而,他对大陆漂移的动力学原因未能作出科学的说明。
# K1 v) M1 d- @
2 n: P% |$ |0 s- m2 z# b 霍尔姆斯提出的地幔对流说比较科学地说明了大陆漂移的原因,成为随后的海底扩张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
; T R# t( I: [0 v* B2 J
n; ?5 A! Z. ?; j3 D 霍尔姆斯提出的地幔对流说
& w4 M' q8 G8 A0 Q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底地质考察,包括精确的水深测量、深潜器考察、海底地磁、重力、地震、地热等研究以及海底扩张说提出之后的深海钻探和取样分析、测年等方面工作。 ( S5 z0 q* x+ c5 w8 ^" ?4 u/ n% k
/ h* X' c* F2 H% W1 N 全球海底地貌 , m! G2 K# h& L H8 N2 x) Z) U
随着海底地质知识的不断更新,海底扩张证据的不断积累,板块构造学说便应运而生。它立足于海底,面向全球,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是传统地质学领域中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g b! I# v5 b3 J; w- {. W" t
1 B# M: v9 o- G0 E0 R 板块构造的含义是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巨大块体——板块,它们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
/ i$ u9 J+ U* c 板块边缘便成为地质活动(岩浆、地震、变质、变形、沉积等)最强烈的地带。 ! M, Q. f6 P6 r2 X U
02 ' ~: m3 S V& y7 @% B
现今有几个板块?
6 B& S4 o: f+ T& g% ? 1968年,法国学者勒皮雄(Le Pichon)根据地形、地质、构造、地震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与计算,将全球板块划分为美洲、太平洋、欧亚、非洲、印度一澳大利亚(简称印一澳板块)、南极洲等六大板块。
3 l; c: n( c# t9 \* R+ E7 a0 |1 A1 a" U3 I7 P3 B
上述的每个板块面积都大于1×107km2。除太平洋板块绝大部分是由洋壳组成外,其余5个板块均由洋壳岩石圈与陆壳岩石圈复合而成。 2 y/ G& s: b" Q$ z q
之后,根据震中的集中分布带,学者们又从美洲和欧亚板块划分出若干次级板块。美洲板块被划分为南美、北美、加勒比、可可斯、纳斯卡5个次级板块。从欧亚板块中,单独划分出阿拉伯、菲律宾2个次级板块,成为比较流行的全球板块划分方案。 " z+ P4 K- z6 w: J0 g2 t8 g
板块是指面积大于20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因此,现在流行的七大板块划分方案是:南美洲、北美洲、太平洋、欧亚、非洲、印一澳板块、南极洲等板块。
: ?: H, _4 `6 U! \( D% H* t# r
2 B, ]8 ^; |3 s l" ~ 全球板块分布与边界 6 E( B8 g: H6 M( a; ?7 D8 B9 n0 r
也有将主要板块划分为8个,因为印澳板块有时又细分为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 ! Z5 H- K8 _& O8 a% W9 m4 E0 X/ H- a
有几十个较小的板块,其中最大的七个是阿拉伯(Arabian)、加勒比(Caribbean)、胡安·德·福卡(Juan de Fuca)、科科斯(Cocos)、纳斯卡(Nazca)、菲律宾海(Philippine Sea)和斯科蒂亚(Scotia)。 ' V" t5 h3 x( a K, W
( Y2 I/ f' U" _% }9 q
在全球板块中,各板块相接方式多样,边界类型复杂。其中,太平洋、纳兹卡、南极洲、非洲和印一澳5个板块均以洋中脊为界,而欧亚、菲律宾、太平洋3个板块则以海沟为界。
" d) Y# N0 O4 C4 {6 n0 L 03 ' x5 u) [2 T E8 U0 R# s1 v+ z( X8 ?
这里的非洲板块跟我们通俗说的非洲是一回事吗? : A; ^1 W8 _* @- P# m
如美洲板块是由美洲大陆和西大西洋(大西洋洋脊以西部分)组成的,非洲板块是由非洲大陆和东大西洋组成的。
& Z4 @% w4 ~" ]8 I4 c. V 因此,板块的范围并不与所在的大陆或大洋一致。 ! B8 l# J! y% o
9 n7 T. K* v7 E: U
04 ( }( `" n- B6 l' Y% M# d
现在的板块就是曾经的板块吗?
% `% g' K9 i( g$ D 过个年还不让吃胖咋地?
6 T% F, ^" H( @' G( l8 b4 Y6 }; p+ G2 S
现今的板块也是在地球地质历史时期 P. R% W8 a7 [
变化后形成这个格局的。 . t: K7 L* z' G
那他曾经是什么模样呢?
1 Z C. L4 ^2 ~6 Q0 z 戳开下面这个视频你就全部知道啦! ' @0 I. g0 ?7 H, b+ x- Y4 m
为你讲述:
6 n! u D/ {. k+ ~5 G( C 5分钟还原地球33亿年大陆板块运动全过程 & `; m- p/ d1 j. Q( ?
+ e# l& x0 e. T2 s1 U 超大陆的重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 ?9 m2 Q$ ~' K% J a- T
板块重建越来越深入
- C* \1 B p7 G: X& Z" Z 从单一层圈块体位置变迁和构造运动重建
! S5 `2 `: P7 z& M! l 走向多圈层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 a5 k; k! t u5 |; R. |9 w 过程耦合和循环的重建
! ]! p6 F* H3 y( x4 O 对哥伦比亚(Columbia)、罗迪尼亚(Rodinia)、 ! ?: h5 `3 n. g3 r( J: Q
冈瓦纳(Gondwana)、联合古陆(Pangea)
3 p6 y1 N* C( ?6 P+ @ 和劳亚(Laurasia) ! N& Q! U0 d; g
超大陆的结构和轮廓
9 w/ d; c# `$ P- |0 D8 J6 P& j 逐渐清晰和明朗
" r( z; l2 _. _0 u* Y2 ] 不同学者也依据不同的实验手段 $ r& e( w6 c' T
提出了各自的超大陆重建结果 - C. d9 d# G( V1 G( Q) T6 `
; y D' i* W3 ~9 `' U( R1 b
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与泛大洋
! G3 T# G/ K$ R( O7 i9 b& t- S 以下是M. Seton 科学家在2012年发表文章中 ( a- e5 s/ s, o
从2亿年到今天对全球板块的重建。
% ~" V% j7 H, H6 a! Z# W7 v- _ 图片显示了海洋岩石圈形成时的年龄区域分布。红线表示俯冲带,黑线表示洋中脊和转换断层。棕色多边形表示与地幔柱有关的火山活动。黄色的星星是当今的热点。板块绝对速度矢量用黑色箭头表示。
& `! ~& {: t* c5 R2 V3 }
$ Q8 S# G; V* y" H' p- m- D( k
3 ]* l% k i( Y! B' T& a! p# n6 K# A5 L8 ?- R1 A. t! F3 d
/ |; c. p i4 F# \
1 N( u( E* }; {8 V' Y1 L+ W" t1 }
3 ~5 i- C1 T+ b% J
6 P, d; |3 ^; h/ o
0 H' [' x- e( l5 h. T/ V7 s/ j$ j) i/ F; W) e+ E
! f; Y( B% b' B9 v+ U
& V1 \, M* E$ }5 E4 `
05 4 Z9 O2 o/ y( P8 r& T: `: s' o T2 t4 G
谁是最大的板块? & E8 M0 R0 @/ ]! H' I* a
既然板块的划分就很多种的结果,
! U4 m3 [& s2 p, m" B/ i+ h; {/ Z 那么谁会是最大的那个呢?
" c, P$ a0 T {7 w3 `4 h' c 话不多说 " E3 Y4 T* q5 z% S
我们数据说话 / g7 i4 z8 _% n
' P( I2 t0 ~6 v 下面罗列主要板块的近似面积数据:
" o5 M+ M- Q7 L7 c 从大到小排列
2 @ V4 F% m. n) r, v$ r
! h' j; V: H# d* S8 S9 V2 G4 J9 ^* b( _# y9 k0 T2 S; x# C+ `3 f
. M3 W9 w" R5 H, J0 z. w" F Pacific Plate
2 C' W, ^0 M# m6 C$ U" r* i" w2 A 太平洋板块 ; q" [ x- m) M+ k3 H4 z4 L$ Y
2 `" M0 V A) r# M) M/ Y
+ \/ k& d. ]2 q4 z( r+ j! Z( h9 E6 C" h4 B# s
103,300,000 km2
2 }+ v7 s! T! o. V2 A, O5 H* E4 z9 |9 ^
) A6 z% \7 n. b+ j0 X
6 I @0 w5 ], z$ w2 X& e- c5 Z4 {* _4 \! X' |* ^
North American Plate
5 [ P+ a( O2 x# O! |* W& f$ N 北美洲板块 ( Y' J$ B) I5 o8 J2 g
75,900,000km2
2 H- N b7 Y- W9 _* e* ~- n
; s* z& a* }0 y# ~( a$ q) M- q6 H8 W3 g2 T# g$ m
8 y( w) K' c% p( C/ G
+ g8 e/ w+ @" ~9 b7 I3 q8 v Eurasian Plate欧亚板块 " l. r! s. F1 r5 i) V
67,800,000 km2 , o! g! z" d. C e, S. F9 l3 Z
* I, t6 U# G6 A c* m
- }: i1 E. M0 t# X, e
/ m! o0 ~" U% m% h. h
9 z+ s7 T. _4 P) `$ {, O3 V
African Plate非洲板块 1 f8 d7 m+ m/ F5 b/ z7 ]- \, K
61,300,000km2
; X1 s8 h4 e# [8 A+ j1 c
S/ D& @0 G! ~8 V& ^ 南极洲板块Antarctic Plate
6 ? Q0 P# Y" h( V7 }+ E 60,900,000km2 8 B& Q1 g! G9 b* q
Indo-Australian Plate 印-澳板块
L% R9 p2 w9 N. r5 H8 u 58,900,000 km2
; `* F6 a1 a! W1 m- L* y* d+ X4 L; A/ m+ |6 u, q% d& E
4 f% r* z$ }, C
) r7 e; G' R7 o Australian Plate 5 u2 y" D1 Q N! n) G$ [. ?
澳洲板块 ) \3 t1 K+ J% u6 P9 ?6 _; m
47,000,000 km2 4 j8 n1 g) _1 d: d
7 W' D6 e, ]& Q) U% w6 ^
印度板块
! A% \2 g T! i& E8 A ?$ v" Y 11,900,000 km2
3 M9 `* R. F9 t" f f. V
+ v* G) A: \1 ]8 t" p6 O. f* R( G/ F" w. y
, v/ Z6 ~ y" H c0 T8 V South American Plate Y% o- n9 Z9 M' b9 b6 X$ L8 {. b
南美洲板块 & m8 d) F( `2 ?2 S+ b2 j9 O! c
9 s/ W) A4 i: H9 k. B+ c) d3 ~, K- O8 s% R: X5 |6 q: ~$ P5 b$ n6 ^& {
' |9 p. E2 K* J! d) j) J
43,600,000km2 ! I# Y) A6 Q9 ] p
+ d% J% K* {% W! g( l! J5 T4 c9 S
: d' g% x" `2 {- n
R# Z; v- Y: K+ s, K* o1 }: N4 d 06
% {$ ^$ \% r+ H: J( S 我们在哪个板块? % h5 T' E2 `* g4 {$ R1 F5 A- |8 K
额……
8 q" V" f+ _) C8 a 这个问题 4 P7 ]" {. c0 I* x* _
, e- c% J1 K9 {/ @7 A* | 参考文献:
0 l3 O7 C5 D6 Z; j* X; y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第3版.2010;维基百科。
( e* i6 ]6 M' y. i I0 S —END— ; S- l/ T% T# ~' g
信息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3 E+ C2 Y( _6 d9 W! q0 y1 G4 c 大家都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T( j% w4 e/ u B$ g" M1 I. P
8 h5 D) N" D9 q! c+ p' T# I
责任编辑:
& i4 C2 k5 A+ E# S% q6 Y
8 q1 j, d% f" Q1 \
) G3 G- z8 B, `) q5 e% b
* e/ e! @8 R+ E u' Q
# S4 I& c. ~- \2 q#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