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V9 R2 y% L0 O+ O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海洋污染防治。 ' P- i" O$ L( W( ?, _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26日)上午举行的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落实落细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等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
1 Y( i- ^8 B$ Q1 f 张志锋介绍,近年来,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特别是海水水质总体改善,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但沿海及相关地区总体上仍处在污染排放的高峰期,已有的治理成效还不稳固,部分海湾河口出现污染波动反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 X! f2 T) w+ z1 `5 Y* Q" k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的海洋生态环境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近海岸劣四类水质面积同比增加1730万公里。“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张志锋说。 % c( s- s* h+ l! b$ q. t! \) W+ h

! h+ d8 o& F: ]# }; G6 y/ t. K" } 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海湾”上。摄影/章轲
4 _. l" [: n& [ 张志锋介绍,“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将借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成功经验,紧盯水质污染重、易反弹的海湾河口,把牢入海河流和排污口两道主要闸口,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寻根溯源,因地制宜拓展氮磷等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精准实施陆海污染源头治理和联防联控。
; }; a) e6 @* I/ {' h 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态保护扩容,统筹推进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修复,提升近岸海域污染自净能力。 1 d+ J: B2 F0 j9 c
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海湾”上。在回答记者有关“十四五”期间,如何以海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时,张志锋透露,“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部门将着力打造“国家—省—市—海湾”分级的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持以海湾(湾区)为基本单元和行动载体,以突出问题为导向,强化陆海污染协同治理。 1 o+ t! c: y' B2 q$ A+ R
张志锋说,生态环境部门还将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 j+ @3 F h6 N3 R, Q. W4 @6 H
9 e4 N) A! g& q7 H+ @0 ^$ F% ?! o) [0 I* |1 z, C: H6 V- D$ y H
, K' m* k8 [: f
; \$ h' ^) i) d0 v- v5 N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