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J& b* ]- |) N, z1 _& r! Y
原标题:我国首次发布海洋化合物数据库 , z; y& p4 V) O2 D/ m6 s+ b2 Z
8 J5 @' b1 x" k: G p7 x
7月3日,在青岛举行的“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发布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海洋化合物数据库。
+ g* y5 J5 x1 E; r# B( ]3 q 管华诗表示,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源宝库,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约3万个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及中国海洋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开发了首个针对海洋天然产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该数据库含有约31000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可直接用于虚拟筛选与智能药物设计,提升海洋药物开发速度与效率。 2 T, [" J4 s& m- J; J, D j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构建了全球首个包含3万余个人类已知的海洋化合物的3D数据库、首次完成170余个美国FDA批准的肿瘤药物靶点对海洋化合物数据库的精确筛选,发现1000余个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药物苗头分子,经过生物学、药理药效学分析,海洋药物筛选准确率由20%以下跃升到70%以上。 % r; U! h! I4 G6 C6 t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创立的“智能超算耦合生物实测”的创新海洋药物筛选体系实现了“快速筛选、高效验证和准确寻靶”的目标,该系统不再依赖于大量的海洋化合物实体,而是利用计算机仿真,将知识层面的海洋化合物转化为虚拟分子数据,并用于药物筛选,解决了创新海洋药物开发的“化合物获取困难”这一最大瓶颈问题。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超级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和药物设计的积累,系统性地对已有的蛋白靶点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成药性潜力评估,这一体系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药物开发事业的发展。
/ f/ ]/ ]- G% m: ?6 g! t' y 国际海洋科普联盟在青岛成立 3 H$ P* U% }# t
国际海洋科普联盟7月3日在青岛市成立并启动运行,搭建全球范围的海洋知识交流、讨论、传播和共享平台,推动海洋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更多民众认识海洋、关心海洋。 ?$ ]/ E9 z+ F' p' R% d
国际海洋科普联盟是在3日至5日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召开的“2018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宣布成立的。 ! I7 m/ y- B1 d0 V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立新介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世界多个海洋研究机构、涉海高等院校和涉海组织等现有的海洋科普资源。目前,其成员单位主要有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东英吉利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马来亚大学海洋与地球研究所、新南威尔士大学、孟加拉达卡大学地球环境科学学院国际海洋治理中心、越南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 m) G+ [! C" Z. x
联盟启动后,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海洋科普活动,让公众更全面了解世界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和最新动态,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弘扬海洋科学精神,激发公众对海洋科技事业的热爱。 : n" B. [9 h: d7 K7 o/ w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d8 i; A, Y/ t% I n+ A
: I1 B* c( u; b) n5 Z 责任编辑:
1 h7 f4 o- R% L8 [
4 s. S: c9 Q4 `" |9 ~( h
/ P; y0 J$ F# e5 K6 ^& t4 l0 Y6 Z$ S6 S+ L
1 {' k- B% v: ?( D( K |